回覆列表
  • 1 # 西府趙王爺

    崖山之後無中華,崖山一戰是南宋王朝最後的掙扎,十萬軍民,以死報國,其悲壯,可歌可泣!

    南宋作為一個有名的“長腿”國家,其跑路的能力是響噹噹的,畢竟這是宋高宗就傳下來的看家本領。不過到了其滅亡前夕,流落在海上的南宋朝廷逃無可逃,最終全員跳海,涯門海灣,浮起屍十萬。

    為什麼不去臺灣呢?當南宋經歷了長時間的“流動政府”生活以後,到了崖山這個地方再也逃不下去了。這場海戰也算是南宋最後一次體現“硬脊樑”,等到後期作戰失敗以後,為了不讓幼小的君主遭受侮辱,宰相揹著他跳入大海。

    隨後近十萬軍民追隨君主同時跳海殉國,這樣的慘烈滅國可以說非常罕見,可當時的南宋的後方還有臺灣,就算那個地方配不上君主臨幸,但最起碼也可以保命啊?

    其實南宋也不傻,他們不去臺灣還是有原因的。 首先是南宋並沒有對臺灣的實際控制權。臺灣歸於中國的時期在一千七百多年以前的三國之時,在此後的這段時間裡,大陸的民眾因為戰亂逼迫,有很大一部分慢慢向著澎湖島以及臺灣這邊遷移,這個孤島上的人口也一時間增加不少。

    等到了南宋時期,這個島嶼因為地理位置偏遠,中央朝廷也沒有對他進行實際的控制,只是象徵性的把這片區域劃給了福建地區管轄,而後者則允許島上裝備自己的武裝。經過一段時間的發展以後,島上基本上變成了一個土著王國。

    南宋要真是到那裡去了,估計人家還不願意待見呢。

    雖然說南宋可以用暴力拿下島嶼,但是自己這邊被追的沒地方去,哪裡還有心情主動進攻別人?所以臺灣就這樣被忽略了。

    其次是後期如何發展的因素。南宋當時的逃亡路線是杭州、福建、最後到了廣東。如果把地圖展開,我們會發現南宋時刻都沒有放棄重新回來的想法。這些逃跑的據點基本都有輻射很多區域的地理位置。

    就算是後來他們逃到了福建和廣東這樣偏遠一些的地方,但後方的很多地盤元軍並沒有徹底站穩,憑藉著自身的政治影響力,南宋中央一直都有翻盤的想法。所以就算是進行逃跑,他們也要在自己地盤上進行迂迴策略。

    如果直接退到了臺灣,那人家元軍不就能好好收拾地盤了?等到人家安頓好以後,照樣能來滅了自己。所以與其這樣,還不如就放棄退到臺灣的想法。

    所以南宋不退向臺灣還是有深層次考慮的,面對那樣的絕境,南宋的抵抗信心也出現了下滑,對於這個命數將盡的王朝,或許沒有什麼方案能讓他實現“翻盤”。

  • 2 # 士說新語

    臺灣在歷史上是一個很神奇的地方,有文字記載的臺灣歷史可追溯到公元230年,即三國時期,孫權派將軍衛溫、諸葛直率一支一萬餘名的軍士、三十多艘船組成的船隊到達夷洲(臺灣),當時東吳太守沈瑩在《臨海水土誌》中,詳細記載了當時臺灣的生產和生活形態。

    此後由於中原戰亂,接近500多年的時間裡,大陸都沒有怎麼跟海外聯絡,曾經在東漢、三國時代朝見的日本也斷了聯絡,一直到隋唐時期,統一的中央帝國才開始跟海外諸國聯絡了起來。

    到了宋元時期,已經有相當數量的漢人來到澎湖,並且開始向臺灣發展,到12世紀中葉時期,南宋將澎湖劃歸福建路晉江縣管轄,並派兵戍守,大陸和臺灣的聯絡日漸頻繁。

    回顧這段歷史,我們能夠很清晰的發現,臺灣在很早的時期,已經被大陸發現了,只是,還沒有廣泛的開展探索。

    既然南宋時期,已經有漢人到了澎湖定居,那麼為什麼南宋流亡朝廷不逃亡去臺灣呢?其實,別說臺灣,就是已經設州立縣的海南,都不是流亡朝廷考慮的目標。

    之所以出現這種情況,即筆者分析,主要有以下幾種原因:

    其一,臺灣對於宋人而言,太過偏僻了。雖然臺灣在宋時已經被發現了,以當時的航海技術,是完全可以度過海峽,抵達臺灣的。但是當時的臺灣島上,根本沒有任何文明基礎,完全還是原始部落狀態。

    沒有城池可以依託,沒有成熟的農業生產,沒有手工業技術,二十幾萬人去了那裡,能幹啥?宋代雖然文明成就很高,生產技術成熟,但是要一群沒有任何物資供給的人,貿貿然跑到原始狀態的海島上,是很難生存的。

    並不是這群人到了島上,就能立即開展種田,然後苟住悶頭髮展,在缺衣少食的情況下,他們只能跟原始部落一樣,從頭開始,除了要面臨臺灣原住民的威脅,元朝的軍隊也不會放過他們,依然可以渡海而來,在沒有城池依託,沒有穩定的後勤補給的情況下,最終也得涼涼。

    明末時,臺灣的開發,是經過了長達50餘年不斷的遷徙漢民,與土著作戰,跟荷蘭殖民者對峙,才有了明鄭政權苟延殘喘的機會,在宋時,要達到鄭成功流亡朝廷的水平,在大陸全面淪陷的情況下,是不可能有長達20餘年時間遷移漢民的。(顏思齊盡20多年一直往臺灣遷移漢人。)

    所以,對於流亡朝廷而言,失去大陸,逃到臺灣,滅亡也不過幾年光景。

    其二,大陸人安土重遷的思想.海南從隋唐時期就開始設定行政機構管理,然而到了明朝時期,依然是一個流放罪官的地方,可見,這些脫離大陸的地區,人煙稀少,開放困難,是沒有人願意去的。

    而造成這種原因,主要是漢人農耕傳家,安土重遷的思想所造成的。離開大陸,所面對的風險是相當高的,流亡朝廷即便能夠帶著20幾萬軍隊和老百姓到了臺灣,必定會因為氣候生存條件的惡劣,最終分崩離析。開荒這種事情,沒有幾代人經營,是根本不可能有成效的。流亡朝廷如果渡海而去,他們是無法實現對這些人的統治,同時也會為了解決生存問題,最終垮臺的。

    古代社會,開放一個新的區域,是需要一個強大的帝國做後盾的,比如秦時經營百越之地,真正完全把南方開發出來,是到了隋朝才卓有成效的。這不是穿越小說,隨隨便便幾千人帶著大量現代物資裝備能夠在短期內在一個荒蠻的地方,初步實現自給自足的何況還有元朝這個強大的敵人。

    從1620年五月花號離開英國抵達北美,到美國十三州獨立組建合眾國,也是經過了長達150年的發展的呀,並且這150年時間裡,外部環境相對是和諧的,且有一個當時正一步步走向世界第一的國家帶領。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誰有qq卡屏程式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