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聞魯生

    中華傳統文化之美,美在中華民族的博大胸懷,擁有無窮無盡的是非心、善惡感、惻隱情、辭讓風、敬畏痕。

    尤為痛心疾首,十年探索遺患無窮 —— 痴迷偶像崇拜,追求階級鬥爭,熱衷虛無形式,慣於告密舉報,沉浸空話套話,可嘆可嘆,於今愈演愈烈。

    很清楚,審美之意趣,既在呵護有加,更在守望有成。

  • 2 # 申愚人

    中華傳統文化,具有五千年的文明史,一著傳承至今。是世界上“四大文明古國”之一。在世界歷史的長河中,是唯一的一條能夠貫穿古今的東方民族歷史長河。其完整性,獨一無二,是世界上任何一個國家的歷史都不可比擬的,體現了歷史的完整美。

    傳統文化的底蘊是農耕文化。農耕文化體現了什那樣的文化思想?即:講的是隻有團結,合作,才會進行農事耕作。有了團結,合作的耕作,最後一定會收穫成果。成果如何分配?肯定是合作勞動,共同分享。下面具體解釋其中關鍵詞,所產生的觀念,思想。

    團結合作。就是國家觀念的最早雛形,因為團結合作就是巨大的力量,有諸多的好處,可以對付較大的天災人禍,外來的侵犯。到孔子時代,是孔子首先提出了天下觀國家這個概念,以後逐步形成。國家這個觀念是華夏孔子最早提出的,也是最早形成的,可謂天下先。因此!國家這個觀念,對華夏人來說,十分清晰。所以!華夏子民都表現的非常愛國,就是因為深深懂得:團結就是力量,可以對付天災人禍,戰勝外來侵略,以圖自保,得以生存這個道理。

    成果共享。成果是大夥一齊合作創造的,合理平均分配,人人有份,內容核心產生的是“公平正義”的思想。公平正義的思想說明了什麼?說明的是:符合天道。天道是什麼?一體二元世界,都在相對公平狀態中執行(表現為常態),是自然的規律。否則!就會出現不公平,事物就會頃斜到一個極端,帶來的是顛覆性的後果。因此!華夏民族從來不使用“弱肉強食,適者生存”的叢林法則。歷來提倡公平正義,和諧共存的思想理念。

    總而言之,華夏民族早在遠古農耕時期就已經奠定了我們中華文明的基礎,並且已滲入到人民的基因裡。之後!華夏子民一貫堅持奉行“團結合作”的觀念,堅持奉行“公平正義,和諧共存”的思想觀念。從有史開始,一著走了五千年,還將一如既往地走下去。

    中華傳統文化之美,到底美在哪兒?美在文化本身的思想觀念的正確上(暗合天道)。

  • 3 # 真相很簡單

    我覺得以下幾點很重要——

    1.我們談美的時候,會講真善美,這是人類文明的追求,也是美的追求。而中國傳統文化,有著對真善美孜孜不倦的追求,這個非常打動人。

    2.我們傳統文化對美的追求,並不止於世俗,而是有著很高的境界。且學無止境,藝無止境,因此,面對中國文化,總有博大高遠,提升心靈境界的感受。

    3.中國傳統文化對世俗的超越,還體現在對自由的嚮往與追求上。自由可能是人類現實生存的最高嚮往,這一點中國傳統文化表現得非常充分。

    總體而言,中國傳統文化關照現實生命,充滿溫暖,同時也探討更高的哲學命題,且能用很形象的意境呈現,是形象思維,極具表現力、親和力與感染力。

  • 4 # 藍色楊宗海

    這個題目有點大。中國傳統文化包羅永珍,如同夜晚的星河,熠熠生輝。美在哪?我說哪兒都美。

    我只說說我們每天都要接觸的漢字吧。

    傳說漢字乃倉頡所造,倉頡“生而四目有德,見靈龜負圖,書丹甲青文,遂窮天地之變,仰視奎星圓曲之變,俯察龜文、鳥羽、山川,指掌而創文字,文字既成,天為雨粟,鬼為夜哭,龍為潛藏。”這說明,文字的出現確實是一件驚天動地的大事。

    漢字美表現在什麼地方?表現在書法藝術上。自甲骨文始,中國漢字書法代有大家,璞玉渾金,字字珠璣,璀璨奪目。漢字的書法藝術之精妙和獨特的東方美學內涵,乃世界各民族文字中獨一無二。作為中華民族的文化瑰寶,散發著靚麗的光彩,其歷史文化價值不可替代。

    下面我們不妨先欣賞幾帖代表作,從中領略中國書法的無窮之美:

    1、先秦·石鼓文:

    陳倉石鼓,共十隻,中國九大鎮國之寶之一,每個石鼓上面都鐫刻 “石鼓文”(大篆),是中國現存最早的刻石文字。其書傳為史籀手筆,體態堂皇大度、圓活奔放,氣質雄渾,剛柔相濟,古茂遒樸而有逸氣。橫平豎直,嚴謹工整,善用中鋒,筆劃粗細基本一致,有的結體對稱平正,有的字則參差錯落,近於小篆而又沒有小篆的拘謹。章法佈局,字字獨立,上下左右之間又又偃仰向背關係、筆力極為強勁。在古文字書法中,是堪稱別具奇彩和獨具風神的。康有為稱其“如金鈿委地,芝草團雲,不煩整我,自有奇採。”

    2、晉·王獻之《中秋帖》:

    傳為東晉書法家王獻之創作的草書書法作品,紙本手卷,現藏於北京故宮博物院。其字形大小正斜組合,行草相雜,書法古厚,墨彩鮮潤,字距佈置緊密,執行流利,連斷往復。整幅字守中線,行間透氣,齊頭平腳,氣韻貫通,雄渾奔放,氣吞萬里。

    3、唐·顏真卿《祭侄文稿》:

    文稿追敘了常山太守顏杲卿父子一門在安祿山叛亂時,挺身而出,堅決抵抗,以致“父陷子死,巢傾卵覆”、取義成仁之事。通篇用筆之間情如潮湧,書法氣勢磅礴,縱筆豪放,一氣呵成。且此稿是在極度悲憤的情緒下書寫,字隨書家情緒起伏,純是精神和平時工力的自然流露。

    4、唐·懷素《自敘帖》:

    有“天下第一草書”之譽。通篇為狂草,筆筆中鋒,如錐劃沙盤,縱橫斜直,無往不收,為草書藝術的極致表現。

    5、宋·蘇軾《寒食帖》:

    蘇軾行書的代表作,被稱為“天下第三行書”。這首詩作抒發的是蘇軾被貶黃州第三年的寒食節所發的人生之嘆,蒼涼多情,表達了蘇軾此時惆悵孤獨的心情。此詩的書法也正是在這種心情和境況下有感而出的。通篇書法起伏跌宕,光彩照人,氣勢奔放,而無荒率之筆。

    6、宋·米芾《研山銘》:

    米芾書法精品中的代表作,也是米芾大字作品中罕見珍品。據說米芾晚年得到靈璧石,如獲至寶,這塊石頭的形狀呈山形,剛好可做墨池來研墨。米芾對其愛不釋手,揮毫潑墨,便留下《研山銘》。《研山銘》共分三段:第一段為米芾用南唐澄心堂紙書寫的三十九個行書大字;第二段為繪製的《研山圖》;第三段為米芾之子米友仁、米芾外甥金代王庭筠和清代書畫家陳浩的題跋。

    每一帖都美輪美奐。

    所以,中華文化處處美。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飄飄搖搖的詞語解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