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晨曦在雲端看悟空

    適當獎勵就好,孩子一切表現都與金錢掛鉤不可取。家長要跟孩子說明為什麼這麼做,不做金錢的奴隸,要做金錢為我用!

  • 2 # 米媽談教育

    這種方法可以用,但不能全部用。比如說,如果事事都用這種方法,那麼當沒有獎勵的時候孩子還會不會主動做?

    適當用可以對孩子起到激勵作用,但如果氾濫,反而會養成孩子的惰性,過於功利心。我們除了用物質獎勵,還應該結合語言激勵。

    無論是寫作業、學習還是做家務,都應該讓孩子認識到這是一份責任。學習是對自己負責任,對自己的人生,對自己的未來負責任;做家務是對家庭對家人負責任,做家務是每個家庭成員都應該有的行為。而價值感,就是透過負起這些責任,而所得的收穫。

    正如卡爾威特所說,應該“從小培養孩子的責任感和價值感”。

    一個沒有責任感和價值感的孩子,因為找不到自己在社會生活中的地位與重要性,便會感到迷茫,從而失去創造成就的動力,容易被浮躁的物質世界吸引並沉溺其中。

    因此,作為家長,要儘可能的運用語言、行動鼓勵激勵自己的孩子,讓孩子明白努力做好自己該做的事,能做的事對自己的意義是什麼。

  • 3 # 思思陽陽媽講真話

    我們給孩子獎勵的目的就是讓孩子有一個積極主動的完成好自己該做的事情。孩子為了獎勵而去做的話,那麼孩子是不享受做事情的經過,那麼這個獎勵就沒有任何的意義。

    根據我孩子學校的一個獎勵來看他是這樣子的:孩子們在課堂上抄寫詞語,老師批改之後,看看能獲得多少個A星,10個A星的話就可以去老師那兌換一支筆,我就覺得這個獎勵特別好。

    我個人認為獎勵要在小孩積極主動的一個情況下去獎勵。比如說我兩孩子在上學期的一個期末考試的時候,他們都考得相對來說還可以。但是在考之前,我從來沒有說考得好要獎勵他們,考完之後我主動獎勵他們一人100塊錢。給他們一個驚喜!並對他們說:媽媽獎勵你們100塊錢,不是因為你們真的考得很好,而是獎勵你們這一個學期你們有用心在聽課,所以取得了這個你們自己滿意的成績。你們可以犒勞一下,自己去買點好吃的。

    對於考試考得好,做家務做得好,做作業做得好,當然要有獎勵啊,這樣孩子才更加積極的去做,他得到了認可,那我覺得確實是調動了他們的一個積極性。獎勵孩子並不一定需要用金錢去獎勵,可以有很多獎勵的方法,每個家庭都有每個家庭的方法,適合孩子的獎勵就好!

  • 4 # 硬核影片

    孩子考好有獎勵,這是一種激勵行為,就是用孩子喜歡的東西或者想做的事情來作為誘餌去刺激孩子,和孩子的考試分數做交換,就是隻要孩子考試考的好,就可以獲得相應的物質獎勵!也就是隻有孩子取得了父母心儀的成績,相應的分數,才有可能滿足心願,獲得自己心愛的禮物。

    學習原本是孩子自己的事情,可是父母用物質獎勵,讓孩子誤以為學習是為了得到獎勵,是為了父母學的。我認為孩子考好有獎勵應該應該適當的獎勵,不應該長期的進行獎勵,在適當的時候應該減少獎勵直到獎勵沒有讓孩子養成一個良好的習慣。

    做家務有酬勞,屬於物質獎勵,物質獎勵也是一種激勵行為,我們是處在物質社會中,基本都是按老取酬的。孩子做家務,父母適當給些錢,讓孩子更有參加勞動的激情,因為他們透過勞動會得到相應的報酬,可以充分享受勞動的收穫。這樣一來,孩子也會常常向父母要求做些簡單力行的勞動了,其實也是父母讓孩子可以長期擁有參與勞動的願望的一個必不可少的方法之一。

    如果長期進行的話,會養成一種沒有報酬就不幹活的思想,長期造成孩子慵懶散漫,做事討價還價的思想,認為只要勞動就要有報酬的思想,時間久了孩子和父母就會變成經濟關係。你認為這種關係可以維持多久那。

    父母給了孩子獎勵,孩子就去乖乖地寫作業去了父母就放心了,我一直思考,為什麼孩子不願意寫作業給孩子一點誘惑孩子就去寫了,孩子寫作業到底是為了自己還是想得到自己想得到的東西?如今很多孩子做作業都是帶著目的去的,根本沒有意識到做作業是在幫助自己,為自己好,一部分人是為了完成老師佈置的任務,另一部分人是為了獲得父母的獎勵,比如父母答應的玩具。更有甚至直接拿寫作業來要挾父母,對父母說寫完作業要爸爸媽媽要怎麼怎麼樣,而大多數父母都會選擇妥協。

    寫作業有獎勵,寫作業該不該獎勵?恐怕這個才是大家糾結的問題所在,我認為寫作業也是學習裡內容裡面的一部分,不需要進行獎勵而是需要透過鼓勵,讓孩子養成放學自行完成作業的好習慣,這才是父母應該做的。

  • 5 # 莫妮卡親子Vlog

    不久前在地鐵上聽到一個在外工作的爸爸給孩子打電話,大概內容是女兒給他報喜期中考全班前三,要成績KPI兌現,老爸喜出望外,這個爸爸和孩子電話中還談論了一下到底給1000還是2000,最後決定給2000讓孩子去買雙期待已久的運動鞋。當時我覺得很詫異,考得好自然是件高興的事,可用成績找父母換錢,不太苟同。但我又在想,自己現在的做法會不會把孩子也推向這個方向呢?

    有時候我們為了激勵孩子完成短期的目標,難免會答應孩子的一些條件。比如:如果你這週上幼兒園不哭鬧,爸爸媽媽週末就帶你去遊樂園玩……如果你每天自己整理書包,就送你一套樂高玩具……看似無傷大雅但這其實就是一種交易。

  • 6 # 道客曉冬

    獎勵和報酬的目的是激勵孩子學習,但一味這樣的“獎勵”實則會給孩子一種誤導:我是在為家長“學習”。

    1.孩子要的不是“獎勵”而是鼓勵。

    2.多肯定讚美認同,少用物質“獎勵”。

    3.培養孩子興趣和獨立自主,不把孩子當成自己的“附屬品”。

  • 7 # 微公考123

    這種獎勵性質的激勵行為有利有弊,在實行過程中要注意限度,否則就會變成阻力。

    利:激發孩子的動力。弊:孩子不是主動作為,缺乏永續性;扭曲孩子學習、勞動動機,不利於正確價值觀的形成。

    有一位同事,他家小孩數學成績很差,於是他就和孩子達成協議,如果這個學期他的數學成績有進步就答應放假帶他去遊樂場玩。果不其然,孩子的數學成績有了進步,父母和孩子都高興。在以後的學習中經常以給孩子獎勵的方式進行激勵,後來他覺得獎勵過於頻繁決定減少次數,但減少之後孩子的學習成績直線下降。

    在對孩子的教育過程中,家長要善用獎勵行為,要明白獎勵要有限度,只起到輔助作用。首先,對於孩子的優點,家長要經常鼓勵,讓孩子從內心認可他的行為。其次,對於孩子的缺點,家長要以身作則,循循善誘,讓孩子從內心認識到這樣是不對的。只有讓孩子形成正確的認知和價值觀,孩子才能主動作為。

  • 8 # 青澀蘋果L9

    我覺得孩子考試好與父母素質有很大的關係,父母的素質高,哪麼孩子的素質也就比一般家庭孩子的素質高這是成正比的,比如父母非常愛讀書和學習,很少看電視玩手機,孩子也就相應的看書學習的。考試一考好,家長就用物質刺激孩子,這樣的做法我不贊成,要表揚表揚孩子就完全可以了。要順其自然。

  • 9 # 牛眼觀世

    從管理角度來講它是積極行為,從教育角度來講它是收穫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一座雕像是一頭大象,大象上坐一猴子猴子上面是兔子,兔子上面是鳥,這個是什麼寓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