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經濟之淺談
-
2 # 抄底狂人松果
第一種即為市值-淨利潤標準:市值不少於10億,連續兩年盈利,最近兩年扣非後淨利潤累計不少於5000萬;市值不少於10億,最近一年盈利且營收不少於1億;
第二種是市值-收入-研發投入標準:市值不少於15億,最近一年營收不少於2億,最近三年研發投入合計佔最近三年應收合計比例不低於10%;
第三種則是市值-收入-現金流標準:市值不少於20億,最近一年營收不少於3億,最近三年經營活動現金流淨額累計不少於1億;
第四種為市值-收入標準:市值不少於30億,最近一年營收不少於3億;
第五種則是維度較新也較模糊的一種考量:市值不少於40億,主要產品或市場空間大;經國家有權部門批准,取得階段性成果;獲得知名投資機構一定金額投資;醫藥企業取得至少一項一類新藥二期臨床實驗批件;其他符合科創板定位的企業,需具備明顯技術優勢,符合一定標準。
逐條來看,第一條對標創業板,但要求要低很多;第二條,專門為創業內高科技公司量身定製;第三、四條為創業內初期公司定製;第五條,券商和創投背書明顯!
這裡,我們還需要觀察:
1、配套的退市制度;
2、相關的交易制度;
3、大股東和戰略投資者的退出制度;
4、投資者門檻,千萬別搞什麼50萬,不然就是個夾生飯!
-
3 # 大哥173259280
設計的複雜就能代表認真對待了?要合理才行。而合理的前提、基礎是法規健全、執行有力。大A在對全體投資者(特別是中小)保護做的太差勁,要修改法規,完善賠償制度,加大對違法違規的懲罰力度。這些都不急著做,又整出個板來,還不是在製造矛盾,創造垃圾?我認為不會成功,只能是使問題越積越多。
-
4 # 郭施亮
細則利於規範企業准入標準,為希望登陸科創板市場的企業提供參考標準。不過,從科創板研討細則的方向分析,應該還是注重於科創板高科技的定位,但同時靈活性以及盈利指標、現金流等要求也會更顯靈活,不會過於死板。但,與現行主機板、創業板等市場門檻相比,科創板門檻應該會趨於寬鬆,靈活性更強,對符合條件的高科技企業應該會是一個福音,對處於高速發展的企業提供一個較為靈活的融資平臺。
回覆列表
這基本是對標納斯達克的標準,幾項標準滿足一個就可以。
科創板的目的就是把好企業留下來,在這種制度下,bat都可以在國內上市,這正是高層的意圖所在。不僅有利於企業的發展,同時也增加了以人民幣計價的資產,有助於提高人民幣國際地位。
2019年的熱點一定會是科創板,千萬不能錯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