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回憶深處影音

    影片以回憶對比的手法描述了戰爭帶給一代人的災難故事。

    五位女戰士都很年輕,正直人生中的大好年華。可是,她們為了抵抗法西斯,不惜一切代價,流了血,流過汗,最後甚至還付出了她們寶貴的生命,她們把自己的青春獻給了國家,獻給了革命事業。她們雖為女流之輩,但卻像男人們一樣,拿槍、射擊、抵抗敵人,但卻從未抱怨,真稱得上是女中豪傑。 她們付出了生命,可是這件事情又有多少人知道呢?這讓我不禁想起了中國在二戰時期,那些為祖國而犧牲的3萬5000人,他們每一個都付出了慘痛的代價,可是又有多少人會為他們去感到可惜、悲傷呢?他們的生命難道就這麼不值錢嗎? 在抵抗希特勒的道路上,每一個軍人都付出了代價,現在的這份和平是他們用鮮血換來的,所以我們應該珍惜和平,阻止戰爭再一次爆發。我們永遠不能忘記戰爭給人們帶來的痛苦。

  • 2 # 喵先生音樂

    故事發生於蘇聯衛國戰爭時期,在鄰近車站的一個村莊中,所有年輕男人都在戰爭中身亡或上了前線。守衛的車站計程車兵,往往被村中的豪放女請去家中飲酒作樂。這讓統領這群士兵的准尉瓦斯科夫很抓狂,他幾次三番寫信給上校,要求派既不喝酒又不跟女人睡覺計程車兵前來守衛車站。結果,他等來了的是兩個高射機槍班的女兵。

    這些女兵個性鮮明,她們嘰嘰喳喳,讓這個原本因戰爭創傷而死寂的村莊瞬間活了起來。冷麵刻板的中士基里亞諾娃、堅強沉靜的下士麗達、熱愛文學的索妮婭、淳樸莽撞的裡莎……後來,熱情美豔的熱妮亞又加入其中。作為女兵的直接上司,瓦斯科夫在姑娘們面前顯得呆板而笨拙;而作為村子裡唯一的年輕男人,他又不可避免地成為被談論的焦點。這樣一種奇怪的格局,為影片平添了趣味。

    在電影中,幾乎每個角色都揹負著戰爭所帶來的苦難。作為男主角的瓦斯科夫,一反傳統“高大英俊”的形象,而是卑微木訥。他在戰場上成了英雄,卻因分離太久,回家時妻子與人私奔。麗達的丈夫死於德國坦克的炮火中,幼小的兒子牽掛她的心。熱妮亞全家被德華人打死,他喜歡的英雄也早有家室。索妮婭是莫斯科大學的大二學生,家鄉淪陷,家人又都是猶太人,影片穿插講述每個人的故事,每個角色都是時代的切片,展現出戰爭所造成全方位的破壞。

    姑娘們終究是一群戰士。當德華人的飛機來村中掃射時,女兵迅速進入陣地,有人犧牲了,麗達則擊落了敵機。淚水與歡呼中,瓦斯科夫對她們刮目相看。他們也真正開始了並肩戰鬥的日子。

    在影片中,森林阻擊戰被著重處理。麗達發現了兩名德國空降兵,瓦斯科夫率5名女兵組成的小分隊前去搜尋。然而,當他們布好陣勢準備擒獲德軍時,發現對方根本不是兩個人,接下來也就成為一場敵我力量懸殊的阻擊戰。瓦斯科夫率領女兵與德軍鬥智鬥勇,艱難搏命。為了迷惑敵人,熱妮亞在十幾米外德軍的槍口之下,跳到湖中游泳,這一幕電影表現得極為精彩。她那美麗而富有彈性的身體,平靜地在水中游弋,高生呼喊著虛構出來的情人名字。雖然故作輕鬆,但心中緊張到極致,她的手顫抖著,到水邊幾乎雙腿都動不了。所謂“從刀尖上跳舞”,還有比這更好的演繹嗎?

    這些可愛的少女,一個一個香消玉殞。索妮婭,她還根本不懂得戰鬥,隨身攜帶的《普希金文集》終於沒能拯救她,她被匕首刺死。熱妮亞為掩護戰友,引走敵人,藐視對方黑壓壓的槍口,至死眼睛都不眨一下。麗達重傷之後,舉槍自戕。裡莎則被沼澤吞沒,死在了求援兵的半路上。最後,瓦斯科夫憑著一口氣,奇蹟般地取得了勝利,那些女兵卻永遠地沉睡於森林之中...

    我們應該銘記那些戰火與苦難,那些小夥子和少女們血流如注、如光、如雨,在通往和平的荊棘之路的兩旁,是他們用鮮血所澆灌出來的植物。植物常綠給世人永久之提醒,也是人類世世代代之憂傷。一如熱妮亞所唱的那首歌:

      一條小路曲曲彎彎細又長,

      一直通向迷霧的遠方,

      我要沿著這條細長的小路,

      跟隨我的愛人上戰場......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五原縣嚴厲打擊“二呲牙”等多名病殘吸販毒人員, 你怎麼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