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A往事如煙A

    這是他小時候父母保護的太好了,沒讓孩子形成獨立的機會,他也慢慢認為有父母在不用擔心什麼,時間久了就沒有了壓力了,和父母有一定關係;現在要讓他知道父母不是靠一輩子的,必須透過他自己的努力才可以養活自己;

  • 2 # 薛國遊俠

    在現實社會中,已經三十歲了,還在啃老。每天吃好的喝好的,就是不工作,沉迷於電腦遊戲,影片網站上,然而父母每天都要拼命掙錢幹活,吃苦受累省吃儉用,把省下來的錢想辦法留下了給孩子結婚用,這樣的事見多不怪了,都是因為溺愛造成的。 天下的父母都愛孩子,但是你不能愛的太深,你把他們當祖宗供著,他們什麼都不會,三十歲什麼都不幹,你還不敢說一聲,任由孩子墜落下去,這樣你的好意就毀了他的一生,你每天要下地幹活,不辭辛苦為了什麼,想想真的讓人心疼,我們老家就有這樣的,老爸老媽把掙得錢都給孩子,自己不捨得花錢,吃最便宜的菜,孩子天天抽好煙,下館子講排場,到現在還沒有結婚,主要就是懶什麼活都不想幹,天天玩,村裡的人都說他,他一生氣還罵人,現在都沒有理他了。真是好可憐,他的父母也是最可憐的,都說養兒能養老,這不是現在到養了。 現在的社會,就是平等的社會,你只要付出就有回報,你可能是腦力勞動者,也可能是體力勞動者。用自己的智慧和體力掙出想要的東西,那不好嗎?勞動光榮,我們已經不小了父母年齡也大了,我們有義務孝敬父母,讓她們少受累讓她們多高興,這也是一件人生的好事,杜絕懶惰,辛勤勞動幸福的生活才會有。古語云:浪子回頭金不換,現在就開始改掉壞習慣,好好工作,才有好的生活。

  • 3 # 心理諮詢師周敏明

    啃老是孩子社會化障礙的表現,青少年長大過程就是不斷自立的過程,三十歲還無法工作養活自己,需要父母養,這類現象在我們藍泓心理諮詢中心較多。主要是從環境和引導孩子自立方面培養不夠。客觀沒有從小養成讓孩子做他該做的事情,替代他做了許多應該讓他做的事情,以致他沒有能力和心態對自己負責。所以此時重要是改進孩子環境狀態。用鼓勵、引導以的方法讓孩子做事情,可以從基本生活獨立開始,用耐心加鼓勵加指導方法,切不可代替做決定和事情。

  • 4 # 宇宙飛天太保

    怎麼辦?多怎把老頭老太太啃死了事。“養不教父之過”老頭老太太

    溺愛兒女,寵著慣著,抱著怕摔了,含著怕化了。上班怕累著,手不能提籃,肩不能擔擔!為國家養了一個超級大廢物,為自己養了一個超級“大負擔”!

  • 5 # 龍抬頭666

    怎麼辦?你帶他去醫院呆幾天,他肯定會改變!這種事情在我的朋友圈中,真還有一個。我朋友是雙職工己退休,現兩口子每月拿著退休金近6千元,三人生活足也。因是獨生子,從小就是嬌生慣養,到6歲時大人還端著個碗,像獵人追兔子一樣去餵飯。從小學一直到大學,都是過著優越的生活。大學畢業後,去廣東工作工資高,母親認為太遠啦,每年只能回來春節那麼幾天,捨不得;在衡陽本地工作,雖然近,但那2千多元的工資,還真看不上眼。由於大人的溺愛,小孩的懶惰,重點是家裡也不缺錢。所以這個孩子現近3O歲,一直在家“衣來伸手,飯來張口”,過著“超人”的生活。

    他的父親看著兒子的德性,心裡急啊,小孩的同學都巳結婚生子,孩子還是個老光棍,如強行趕他走,其媽又捨不得,怎麼辦?由於其父年齡己上花甲之年,身體越來越差。有一次因嚴重感冒而住了醫院,當看到醫院有個癌症病人,每天上萬的醫療費,其子女那種焦急,悲痛的情景。這個“老東西”心生一計,何不以此來訓誡自巳的兒子,他和醫師講了家庭及兒子的情況,要求再住院幾天。當老妻帶著兒子來醫院探視時,有意帶著兒子多次去了隔壁患癌者的病房。那個醫師也有意談了老人的病痛,並有意誇大了醫療費用,明確指出,金錢可以緩解病人痛苦,可延緩病人死亡。

    “樹怕剝皮,人怕生病”,當這小子在陪護父親的幾天中,看到那些高齡病人,活的進來,死的離去。想到自已正當人生最旺際,卻還在啃老,如父母生病怎麼辦?特別是那每天上萬的醫療費,還有農村來的病人,因無錢醫治而抬回家去等死。自已又是一個獨生子,今後的一切都要靠自巳唯一的肩膀去承受。他不覺心頭一震,如父母生病怎麼辦?如父母離世後,我去啃誰啊?想著想著都覺得後怕。第二天,他說服老媽,說自已必須要去工作,否則自巳還是個男人嗎?老父和醫師由衷地笑啦,老媽雖然不捨,但看到醫院的一切,流著淚終於答應啦。這小子回家後,像徹底變了一個人,在第三天,他毅然去了廣東…

  • 6 # 陪寶寶寫日記

    看過一個新聞,從小是學霸的孩子,在成年後因為工作辛苦,而不願意去工作,蝸居在家裡十幾年,父母哭訴著求救救他孩子。

    原來父母在孩子小的時候只抓學習,一切生活自理都幫孩子搞定,告訴孩子只管學習,學習好的就行,得到了好成績就有獎勵。孩子也很爭氣,一路學霸到大學,然而大學需要自己住校時孩子出現了問題,之後就和家裡商量,父母一方到校陪讀。大學畢業後,正式到外工作時,孩子就嫌棄外面的工作倖苦,一個工作做不到一個星期,在頻繁更換後,孩子乾脆不在去工作了,一蝸居就是很多年。開始時父母以為孩子只是暫時在家休息,卻不知孩子就不在願意去工作了。

    可以看出這孩子從小都是在父母的羽翼的保護下成長的,在遇到一點幸苦時,就求助父母,父母很快就答應幫助了。沒有在孩子小的時候教會孩子吃苦付出,只有得到,以至於孩子在享受時心安理得,毫無愧疚。

    在這樣的教育成長下,他也沒有學會感恩,沒有學會應對困難的能力,只願意享受,不願意吃苦,這樣的孩子受挫折能力就很差了,一遇到困難就逃避現實。

    可以看出你朋友的孩子也是在逃避現實,不願意面對生活的挑戰,捲縮在自己的世界裡。那麼就要了解清楚有這種表現的人,是不是是受了什麼刺激,或者是在和外界聯絡時受到了傷害。

    那麼要是孩子有這個逃避現實的問題時該怎麼辦呢?

    1.首先我們應該反省自己,是否在孩子的早期教育上做得太多了,沒有教會孩子感恩,讓孩子在我們的羽翼保護下,失去了承擔挫折的能力,才會一遇到困難就往回縮。

    2.其次在找出孩子逃避的原因,分析下孩子是因為什麼逃避的,為什麼要逃避,找到原因就好解決問題了。

    3.然後在制定計劃,制定一個合理的計劃幫助孩子走出自己的世界,看看這個世界,瞭解到這個世界不止有傷害,還有愛和美好。

    4.在孩子已經有逃避現實時,就表明孩子已經對生活失去了信心,那麼我們親人呢要做的孩子就是給孩子信心,幫助孩子找到生活的希望,開啟心結融入社會。

    一切問題都有根源,只有找到根源才能有限的解決問題。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有哪些思鄉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