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申明,我只完整看過唐三《神印王座》以前的書,此後的書彼此都不適合,也就沒再看了。
而以我看過的那幾本而言,我眼中的唐三大體是分成三個階段的:
第一階段是《鬥羅》前半本書以前的他。那時的唐三稱得上是有想象力、有靈氣,有想法和勇氣去創新、去嘗試新題材,而且創作時也讓人感覺更為肆意和自由。不過,雖然這些書在當年引起了一波波熱潮,但受限於作者的個人實力,作品在水平上的合適受眾還是被限定在了初中及以下文化修養的讀者群體帶腦子看,高中及以上的用眼不用腦看(但事實上這時期唐三小說本本都在搞黃色,內容上按理是不應該給孩紙們看的)。
第二個階段是從《鬥羅》後半部開始,到《神印王座》之前為止,其轉折點就是唐三女兒的出生。當時唐三的單章我已經不記得了,就隱約記得,即使是那年尚在初中的我也從中感受到作者的喜悅、激動和一種似有似無責任感的出現,令人影響深刻。客觀上講,這段時期女兒的出生和當時網文禁令的出現,的確從內外兩方面限制了唐三此前的恣意妄為和自由隨心的創作(琴帝的神結局我能記到自己嗝屁),一個明顯的側面表現就是從此書中h的內容基本都沒了……而主觀上,我覺得女兒出生帶給了唐三一種責任感,讓他從這個時候起試圖並開始嘗試往自己的小說裡注入一些東西,一些“正確的”、“好的”東西……這不能說不好,憑心而論甚至可謂蛻變……但可惜,唐三在創作能力上這些年的確進步不少,但距離承載這些又有些距離……我說得難聽、直球一點,就是一個水平成長了,但也就成長到給高中及以下文化修養的讀者群體帶腦子看的小說裡,作者非要用它來講個什麼大道理,來表現其受眾群體事實上並不能很好理解的所謂愛、責任等等巴拉巴拉“正確”的東西……講真,只會讓這些讀者產生兩種理解,一種是能感覺到唐三書寫的更好看了,但變得沒意思了;另一種則是部分讀者模模糊糊的感覺這本書似乎有了些什麼值得理解的東西,但事實上他不理解作者也講不好,最後只是產生了一個自己拿個畫了蜜蜂的新碗喝同一壺白水,卻感覺自己彷彿喝到蜜水了的錯覺……不過總體上,這一時期唐三的小說雖然不再隨性少了些靈氣,但無疑是更工整了,在節奏把握和起承轉合上較自己之前有了進步。
第三個階段始於《神印王座》……這時候感覺唐三對於所謂的套路寫作這種有利益卻無價值的網文“應試格式”已經駕輕就熟了,倒不是說不好,如果繼續磨練突破自我,相信絕對會在寫作上更進一步……可惜,那時看來作者似乎並不願放棄自己剛剛找準的自我定位——小白供應商,選擇站死在自己越來越熟悉的套路上開始生產加工那些在所謂老讀者看來無價值、無聊無趣、俗套的產品。不過可惜的是,即便是小白文,在中國網路環境日新月異的情況下也是不斷變化前進的,今天稍稍停下一點腳步,明天就多了一半被拋棄的可能……
嗯,不過我本人對現在的唐三和他的書倒也沒什麼惡感——畢竟那個時代的作者,現在還在寫書的人裡,又有幾個還能跟得上潮流?大多說白了也都是躺在功勞簿上啃老本,偶爾挺起身試圖追兩步新潮流的尾浪罷了……那麼再看看唐三的鬥羅234,也就沒什麼好說的了。
先申明,我只完整看過唐三《神印王座》以前的書,此後的書彼此都不適合,也就沒再看了。
而以我看過的那幾本而言,我眼中的唐三大體是分成三個階段的:
第一階段是《鬥羅》前半本書以前的他。那時的唐三稱得上是有想象力、有靈氣,有想法和勇氣去創新、去嘗試新題材,而且創作時也讓人感覺更為肆意和自由。不過,雖然這些書在當年引起了一波波熱潮,但受限於作者的個人實力,作品在水平上的合適受眾還是被限定在了初中及以下文化修養的讀者群體帶腦子看,高中及以上的用眼不用腦看(但事實上這時期唐三小說本本都在搞黃色,內容上按理是不應該給孩紙們看的)。
第二個階段是從《鬥羅》後半部開始,到《神印王座》之前為止,其轉折點就是唐三女兒的出生。當時唐三的單章我已經不記得了,就隱約記得,即使是那年尚在初中的我也從中感受到作者的喜悅、激動和一種似有似無責任感的出現,令人影響深刻。客觀上講,這段時期女兒的出生和當時網文禁令的出現,的確從內外兩方面限制了唐三此前的恣意妄為和自由隨心的創作(琴帝的神結局我能記到自己嗝屁),一個明顯的側面表現就是從此書中h的內容基本都沒了……而主觀上,我覺得女兒出生帶給了唐三一種責任感,讓他從這個時候起試圖並開始嘗試往自己的小說裡注入一些東西,一些“正確的”、“好的”東西……這不能說不好,憑心而論甚至可謂蛻變……但可惜,唐三在創作能力上這些年的確進步不少,但距離承載這些又有些距離……我說得難聽、直球一點,就是一個水平成長了,但也就成長到給高中及以下文化修養的讀者群體帶腦子看的小說裡,作者非要用它來講個什麼大道理,來表現其受眾群體事實上並不能很好理解的所謂愛、責任等等巴拉巴拉“正確”的東西……講真,只會讓這些讀者產生兩種理解,一種是能感覺到唐三書寫的更好看了,但變得沒意思了;另一種則是部分讀者模模糊糊的感覺這本書似乎有了些什麼值得理解的東西,但事實上他不理解作者也講不好,最後只是產生了一個自己拿個畫了蜜蜂的新碗喝同一壺白水,卻感覺自己彷彿喝到蜜水了的錯覺……不過總體上,這一時期唐三的小說雖然不再隨性少了些靈氣,但無疑是更工整了,在節奏把握和起承轉合上較自己之前有了進步。
第三個階段始於《神印王座》……這時候感覺唐三對於所謂的套路寫作這種有利益卻無價值的網文“應試格式”已經駕輕就熟了,倒不是說不好,如果繼續磨練突破自我,相信絕對會在寫作上更進一步……可惜,那時看來作者似乎並不願放棄自己剛剛找準的自我定位——小白供應商,選擇站死在自己越來越熟悉的套路上開始生產加工那些在所謂老讀者看來無價值、無聊無趣、俗套的產品。不過可惜的是,即便是小白文,在中國網路環境日新月異的情況下也是不斷變化前進的,今天稍稍停下一點腳步,明天就多了一半被拋棄的可能……
嗯,不過我本人對現在的唐三和他的書倒也沒什麼惡感——畢竟那個時代的作者,現在還在寫書的人裡,又有幾個還能跟得上潮流?大多說白了也都是躺在功勞簿上啃老本,偶爾挺起身試圖追兩步新潮流的尾浪罷了……那麼再看看唐三的鬥羅234,也就沒什麼好說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