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純鈞LHGR

    杏林,源於東漢末年“建安三神醫”的董奉。當然了,故事基本上半真半假。

    董奉,字君異,出生於公元169年,東漢末年東吳侯官(今福建長樂)人,公元204年離家出道行醫,經過幾年醫學實踐,名聲大振。晉永嘉元年(公元307年)誥封為“太乙真人”,號“碧虛上監”。宋宣和二年(1120年)誥封為升元真人。

    裴松之注《三國志》記載:【神仙傳曰:燮嘗病死,已三日,仙人董奉以一丸藥與服,以水含之,捧其頭搖(捎)之,食頃,即開目動手,顏色漸復,半日能起坐,四日復能語,遂復常。】

    公元207年左右,董奉在江西廬山隱居,因其隱居處有一片杏林園,此後,人們以“杏林”代稱醫家。此源於晉代慧遠法師《廬山記》對董奉草堂的記載。

    葛洪《神仙傳》中也說,董奉行善舉【杏果成熟,以杏貨谷,旋以賑救貧乏,供給行旅不逮者。】因此善行,也被神化為道教神祗之一。

    至於這些故事的真實性,則很難說。

    《廬山志》上說,【董奉……夫神仙之說,本屬渺茫。其時代、年齡、居址似不必拘泥求之,加以考證……但察其事蹟有利於人群,則存之可耳。】

    換句話說,董奉的故事半真半假。至於“杏林”,不僅廬山有,福建也有,安徽也有。你就知道這故事的可信度怎麼樣了。

    “杏林”的形成和流傳,也靠了文人推波助瀾。

    比如李白的《送二季之江東》,【禹穴藏書地,匡山種杏田。】

    杜甫的《大覺高僧蘭若<和尚去冬往湖南>》,【香爐峰色隱晴湖,種杏仙家近白榆。】

    王維的《送張舍人佐江州同薛璩十韻》,【董奉杏成林,陶潛菊盈把。】

    當然也有其他的故事,比如“虎撐”,“虎守杏林”等。

    但不管怎麼說,流傳當中的故事真實與否已經並不重要,重要的是這些故事反映的都是古代醫家美好傳說,寄託著中國百姓對醫生各種美德的希望,體現了民眾祈福治病的心理,同時也促進社會安定、和諧的氛圍。

    用“杏林妙手”讚譽良醫,也是如此。

  • 2 # 智仁健康

    杏林是中醫學界的代稱。故址在今安徽省鳳陽縣境內,據《神仙傳》卷十記載:“君異居山間,為人治病,不取錢物,使人重病癒者,使栽杏五株,輕者一株,如此十年,計得十萬餘株,鬱然成林……”根據董奉的傳說,人們用“杏林”稱頌醫生。

    據傳,三國時東吳名醫董奉,精通醫道,有妙手回春之術。他晚年居住廬山腳下,為貧民百姓治病不收診費,也不取藥錢。但要求病人痊癒後,到其房後山坡上栽種杏樹,以遺惠後人。他規定,重病治癒後植三五株,小病治癒後植一株,名為“康樂杏”,不到幾年工夫,“康樂杏”遍佈嶺前嶺後,鬱鬱蔥蔥。據說現在廬山的杏樹,就是當年董奉的遺惠。

    後來,董奉離開鍾離(鳳陽)到了廬山定居,不數年,在他的住處又種植了十多萬株杏樹,所以在廬山也有杏林遺蹟,但最早的杏林在鳳陽。

    山南般若峰下今歸宗寺、淵明醉石間有董奉居住過的杏林草堂,稱為董奉館,又稱董真人升壇,後在此處又曾建杏壇庵,清代名為香泉寺。

    董奉去世後,“杏林”的故事一直流傳了下來,明代名醫郭東就模仿董奉,居山下,種杏千餘株。蘇州的鄭欽諭,庭院也設杏圃,病人饋贈的東西,也多去接濟貧民。元代的書畫家趙孟俯病危,當時的名醫嚴子成給他治好了,他特意畫了一幅《杏林圖》送給嚴子成。有關“杏林”的佳話,成為歷代醫家激勵、鞭策自己要努力提高醫技,解除病人痛苦的典範,“杏林”也成了醫學界的代名詞。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現在世面上吃的食物,大都有防腐劑,對於今後的飲食安全和健康,你怎麼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