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我是阿嘛

    共情,我想,如果你對孩子教育非常關心,都是應該知道的。可是,依然有朋友問我,到底應該怎麼做呀,我做的怎麼好像沒有什麼效果?其實,這還是大家沒有完全明白,過多的關注自己“行為”效果,有時候太不自然了。另外,大家也太期望“一招仙”了,我井中月說,大家有時是做的非常好的,只是沒有堅持下來,結果反而前功盡棄了。

      

      我們假設一下,你孩子發脾氣的時候,你會不會先批評教育,耐心講道理,讓孩子明白自己的錯誤?可實際上,這種“教育”效果往往是,孩子並不知錯也不認錯,下次還會再犯,他們對你的“管教”並不服氣,外在的壓力可能暫時平息了孩子的脾氣,但卻加劇了他們內心的衝突與困惑,因為你的道理並沒有讓孩子心服口服,他們不認為自己“錯”了。

      

      那問題出在哪裡呢?在我井中月看來,這是父母沒有站在孩子的角度來理解孩子,加上你往往認為孩子的想法和感受是不成熟的、需要正面引導的。所以,你沒有采用恰當的方式,來表達出對孩子的理解與感受。這就是我要說的“共情”。

      

      共情,也可以說是同感心、同理心、通情達理、設身處地等,是指體驗別人內心世界的能力,同時也是讓孩子的情緒有了宣洩的機會和出口。有時候,孩子跟你傾訴,他們只想要理解和認同,而並不是要你謀劃策或是批評。所以,你要能設身處地地理解孩子,這不僅讓孩子感到自己被理解、悅納、從而會感到愉快、滿足,也促進了孩子的自我表達、自我探索。

      

      當你與孩子溝通的時候,如果缺乏共情,則你的孩子會感到失望和受到傷害,認為對自己不理解、不關心,減少甚至停止自我表達。同時,還會造成你對孩子的自我探索不加註意,影響孩子的自我瞭解。甚至你可能不能真正瞭解孩子的問題與需要,因而做出的反應也常常缺乏針對性。

      

      共情,我井中月告訴你,它包括三方面的含義,即你要同時扮演三種角色:演員角色、觀眾角色、導演角色。只有這樣,你才能真正地與孩子進行共情。但需要說明的是,在日常生活中,不是任何時候都要和孩子共情的。

      

      第一,如何做一個好演員?

      其核心是家長藉助孩子的言行,深入對方內心去體驗他的情感、思維。這也就是說,家長要把自己放在孩子的處境,來嘗試感受孩子的喜怒哀樂。對此感受越準確,越深入,共情的層次就越高。

      

      1、放棄自己的想法,進入孩子的世界中

      要想具備共情,首先要做的是學會關心別人。家長要不時的提醒自己,是否主觀性很強、對孩子完全接納、設身處地站在孩子的立場。這也是我們經常說的換位思考,能從孩子角度為孩子的行為尋找合理性,並以最大限度地理解發孩子。想做好換位思考,我井中月說一個簡單的方法,你可以假設你的孩子總是愛哭,儘可能多角度尋找孩子“哭”背後的原因。

      

      2、共情時,你要善於使用肢體語言

      人際互動中,有65%的資訊是以非言語形式傳遞的。共情的時候,你可以使用大量的非言語行為,如目光、面部表情、身體姿態、動作變化等等,也可以適當使用擁抱、撫摸、親吻孩子。這些非言語行為,有時候不僅比言語表達更簡便而有效,讓孩子感知你的認同和理解,同時還不會干擾孩子的持續表達。

      

      第二,如何做一個好觀眾?

      其核心是家長藉助於知識和經驗,把握孩子的體驗與他的感受,更好地理解問題的實質。真正的理解,包括理解他人的動機和能力,以及對他人觀念的尊重。所以,當一個好觀眾,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1、家長必須學會傾聽

      要想理解別人,先要學會傾聽。傾聽,是你能全身心地聆聽孩子的表達。對於這點,我已經有一篇文章重點說了,請參閱我井中月寫的《良好的親子關係從傾聽開始》,這裡就不再贅述了。

      

      2、家長必須對孩子表達尊重

      你不能憑自己的感情用事,要尊重孩子的個性及能力,同時接納孩子的信念和所作所為,而不是簡單採取排斥的態度。在善意理解他們觀點及行為的基礎上,不做評論或道德判斷。評判最容易影響我們對他人的理解,也容易激起孩子的反感和敵意。想做到這點,我井中月介紹一個想方法,你可以設身處地地為一個你不喜歡的人做的一件事,找出5個以上你能認同這樣做的理由。

      

      3、共情時應該適時適度

      你不宜在溝通中間隨意插入共情,否則容易破壞孩子的情緒。同時,共情的程度應與孩子的問題程度相適應。過度,會讓孩子感到你小題大做。不足,又會讓孩子覺得你理解不夠。這些都是妨礙孩子進行“扮演”的,你也就不是一個好“觀眾”了。大家有必要透過對他人情緒的觀察與體驗,來提高對孩子情緒的敏感。

      

      4、培養自己非言語資訊的觀察敏感

      在人與人的交往中,一個眼神、一聲嘆息、一次嘴角的牽動、一次稍縱即逝的皺眉等,都可能反映出人的需要,所以,我們要觀察孩子的非言語資訊,增加對孩子的瞭解。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汽車油灰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