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純鈞LHGR

    二胡曲《睡蓮》是二胡演奏家賈鵬芳作曲。不是《睡蓮》像《風居住的街道》,而是《風居住的街道》像《睡蓮》,因為《睡蓮》誕生的時間更早。

    兩首曲子不論節奏、配器乃至旋律,的確有很多非常相似之處,由於《睡蓮》在前,《風居住的街道》在後,自然不可能是《睡蓮》有什麼問題。

    問題在於《風居住的街道》,若說它一點都沒有“借鑑”《睡蓮》,可能性也不是完全沒有,這種情況在音樂界稱為【撞旋律】。

    【撞旋律】這碼事,說不清楚。兩首音樂,只要主調相同,短旋律部分的確有很大的重合的可能。

    對此,曾有人評價說,過去的音樂人都是感性培養出來的,現在的音樂人都是理性量產出來的,兩個不同的人,即使經歷相同的事情,也很容產生兩種感悟,所以過去的音樂人不大撞旋律。

    而現在的音樂人,都是音樂學院量產製造的,學習的都是同樣的東西,積累方面都一樣。他們沒什麼感性可言,類似的經歷,就像是考卷上的題目,作品就像是答案。這樣的話,同一個題目解出相同的答案有什麼好奇怪,既然數學可以,音樂也可以,本質都是一樣的,算不得抄襲,只能說【撞】。

    故而,包括音樂在內的整個藝術界,都哭著喊著“去除程式化”的口號。程式化的教育培養下,製造出的“藝術家”作品當然容易類似。畢竟都是同一條流水線上量產出來的同樣規格的產品嘛。

    只是,【撞旋律】可以承認,而【借鑑】甚至是【抄襲】,你覺得作者會承認嗎?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什麼是外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