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概多數人都有這樣的經歷,小時候一直糾結,長大是上清華好,還是北大好?那時大概在我眼裡,中國只有2所大學——清華和北大。
再再後來才知道,哇塞,原來這學校那麼牛逼,雖然早已不在思考範圍內。但還是拼了命地要努力朝名校考。
工作以後才發現,學歷重要但不佔第一,關鍵還是看個人能力。可既然這樣,為什麼幾十年過去了,時代在進步,可是大人和孩子還是不變當年的“名校情結”?
名校是一個篩選機制,
能讓你遇見一樣的人
優質的教育資源必然是稀缺的,這道理大家都懂。現在國內的高校資源分佈非常不均衡,大量優質教育資源被配置在少數幾所名校,和幾個國內的大城市。所以去名校和去普通學校在平臺、機會、選擇、資源等方面都差距很大。
普通的學校發展速度、硬體和師資都相對慢一些。一所好學校能帶給你最大的好處便是,在你想要努力的時候,你會發現身邊擁有如此多的資源和優勢。
在名校,你能與業內知名專家、教授在課堂交流;保研、考研的時候,更加容易被一流名校導師(基本上都是全國性的大師級人物)認可;在身邊更容易找到一批聰明又有想法的同伴;想應聘一流公司時,不會因為學校出身受阻。
名校它本身就是一個平臺,而平臺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東西。一個公認的大平臺能夠給你更多的、潛在的優質資源。
高考就是一個篩選機制,如果你分數高點能進入一所錄取分數線同樣高的學校,有很大機率能遇到更多與自己實力相當的人,從而儘可能地避開中學裡自己所討厭的那種人。
進入名校,你所處的資源帶和人脈圈也會變得不同。不是說差的學校的人畢業之後沒有好前程,但是從篩選方式來看,名校出身的人能夠躋身較好的公司的機率會大。校友的人脈是無窮盡的!
@小狀師張
現在在美國上班,公司裡發一個內部名錄,每個人點開一張照片,一段簡介。
不管你26歲還是62歲,有什麼興趣愛好,特異功能,含著金湯匙出身還是三代貧下中農,這段簡介的格式都是一視同仁的:
某某,出生於xx,xx年加入公司;本科畢業於xxxx,xx屆;最高學歷畢業於xxxx,xx屆。
一個多餘的字沒有。
我一層樓上有80個人。拉一張表,有常春藤學位的56個,畢業於前14法學院的75個。
大家第一次見面講話,how are you啊,nice to meet you啊,三句話裡不問到你在哪裡上的學算我輸。
碰上一個學校的,接下來就該聊你有哪些教授,那個誰還在不在,我們組還有哪幾個校友咱們改天吃飯。如此這般,就算是拜了碼頭入了道。
名校是一種存在感和自信心
上名校不僅僅是虛榮心,是光環,同樣也是對你之前學習的一種肯定,對你之前在學業上的付出或者你出類拔萃的天賦的肯定。
成年人就應該養家餬口,擔起頂樑柱的責任,孩子亦是如此。人在任何時候,都應該努力把你這個年齡和身份應該乾的事情幹好。
你想,一個未成年的孩子,除了好好努力學習,考個名校,他還能幹什麼提升自己的事情?難不成你讓他小小年紀就出來打工?還是去做童養媳?
現在的社會越來越注重學歷,並且注重所有經歷過的學校。一步走錯就好像步步走錯。就連考研複試的時候,如果本科所在的學校很不知名,導師也會多問兩句。
倒不是說第一學歷歧視,但是在你求學的早期所付出的努力,在一定程度上還是存在正向反饋的,在沒有過多時間成本深入瞭解的情況下,用學校的教學和思維模式給你這個人進行素描,也確實是一個高效的方式。
既然我有能力上985,我為什麼要去211?
既然我一畢業就有能力去世界前500強積累經驗,那為什麼要在創業公司打雜?
一個人的存在感、心氣、自我滿足感,有時就是靠一點點的成就來填補的。考上名校,top的gpa,買iPhone,買豪車,買一線城市的房……這些等到以後,都能夠成為給孩子講述“老孃當年事”炫耀的資本。
華人喜歡名校,有情節,這也是一種傳統。
想想哪次同學聚會,逢年過節親朋好友,七大姑八大姨聚餐不談到孩子?問問多大了還在上學嗎?不出三句就要問是哪個學校了?不考個好學校,感覺年夜飯都別想吃好。
就連給朋友介紹物件,都要說說是哪個學校畢業的,問問薪水。如果薪水不太多,也要加兩句,哎呀他是XX學校畢業的,一定不會太差,以後發展前景應該不錯的。
總而言之,說得難聽點,只要你能上名校,就算以後掙不到錢,連窮都能窮得比人家有尊嚴點。
只有上了名校,才有資格談“不重要”
的確,工作了之後很多人會發現,學歷不是唯一的決定因素。工作能力,人脈,交際能力,甚至酒量之類的稀奇古怪的因素都會影響你的工作。
名校它充其量不過是我們身上的一個標籤,把這個標籤撕掉後,我們幾斤幾兩取決於我們自身的能力和價值有多大。就好像進了門以後,鑰匙的重要性就相對下降了。
可那是之後的事情了。學歷畢竟是塊敲門磚。在沒有進門之前,你的簡歷上顯示的,只有你是top2,你是C9,你是985,你是211,你是一本,你是本科,你是大專。
只有考上名校,才能在未來競爭中不因為沒有上名校而被篩選,到那時候才輪的上談學歷重不重要。
可以看不起名校,可以不在乎學歷,但是不能以這個為藉口就不好好讀書。也許因為教育資源分配不均,又或者“一考定終身”這種“不合理”的制度,使得一次發揮失常,並沒有進入理想的學校,可是一定不要忘記人生需要努力。
三本院校一樣也會出精英,但那些在三本學校裡整天拿“考高分有毛用”、“考清北還不是打工”安慰自己的學生,肯定成不了精英。
有人說,中國這種階級分層很可笑,人們對這個世界人的階級分層就是你高考考了多少分。再往後推10年,大家會發現,高考的作用並沒有那麼大。是的,也正因為時間不能直接穿越到“之後的10年”。在那個年紀,上一個好的小學、中學、和大學,才顯得更加重要。
每一次重要的考試都顯示了你的學習能力,決定了你以後站在怎樣的高度。
名校之所以能被稱為名校,也同樣是有它自己的道理的。
好的學校誰都想上,但不管要糾結著,上清華好,還是北大好。都要記得:
如果你不爽,想懟回去,可以看看之前小七寫的:【名校情結】考不上好的學校,人生就失去希望了嗎?
大概多數人都有這樣的經歷,小時候一直糾結,長大是上清華好,還是北大好?那時大概在我眼裡,中國只有2所大學——清華和北大。
再再後來才知道,哇塞,原來這學校那麼牛逼,雖然早已不在思考範圍內。但還是拼了命地要努力朝名校考。
工作以後才發現,學歷重要但不佔第一,關鍵還是看個人能力。可既然這樣,為什麼幾十年過去了,時代在進步,可是大人和孩子還是不變當年的“名校情結”?
名校是一個篩選機制,
能讓你遇見一樣的人
優質的教育資源必然是稀缺的,這道理大家都懂。現在國內的高校資源分佈非常不均衡,大量優質教育資源被配置在少數幾所名校,和幾個國內的大城市。所以去名校和去普通學校在平臺、機會、選擇、資源等方面都差距很大。
普通的學校發展速度、硬體和師資都相對慢一些。一所好學校能帶給你最大的好處便是,在你想要努力的時候,你會發現身邊擁有如此多的資源和優勢。
在名校,你能與業內知名專家、教授在課堂交流;保研、考研的時候,更加容易被一流名校導師(基本上都是全國性的大師級人物)認可;在身邊更容易找到一批聰明又有想法的同伴;想應聘一流公司時,不會因為學校出身受阻。
名校它本身就是一個平臺,而平臺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東西。一個公認的大平臺能夠給你更多的、潛在的優質資源。
高考就是一個篩選機制,如果你分數高點能進入一所錄取分數線同樣高的學校,有很大機率能遇到更多與自己實力相當的人,從而儘可能地避開中學裡自己所討厭的那種人。
進入名校,你所處的資源帶和人脈圈也會變得不同。不是說差的學校的人畢業之後沒有好前程,但是從篩選方式來看,名校出身的人能夠躋身較好的公司的機率會大。校友的人脈是無窮盡的!
@小狀師張
現在在美國上班,公司裡發一個內部名錄,每個人點開一張照片,一段簡介。
不管你26歲還是62歲,有什麼興趣愛好,特異功能,含著金湯匙出身還是三代貧下中農,這段簡介的格式都是一視同仁的:
某某,出生於xx,xx年加入公司;本科畢業於xxxx,xx屆;最高學歷畢業於xxxx,xx屆。
一個多餘的字沒有。
我一層樓上有80個人。拉一張表,有常春藤學位的56個,畢業於前14法學院的75個。
大家第一次見面講話,how are you啊,nice to meet you啊,三句話裡不問到你在哪裡上的學算我輸。
碰上一個學校的,接下來就該聊你有哪些教授,那個誰還在不在,我們組還有哪幾個校友咱們改天吃飯。如此這般,就算是拜了碼頭入了道。
名校是一種存在感和自信心
上名校不僅僅是虛榮心,是光環,同樣也是對你之前學習的一種肯定,對你之前在學業上的付出或者你出類拔萃的天賦的肯定。
成年人就應該養家餬口,擔起頂樑柱的責任,孩子亦是如此。人在任何時候,都應該努力把你這個年齡和身份應該乾的事情幹好。
你想,一個未成年的孩子,除了好好努力學習,考個名校,他還能幹什麼提升自己的事情?難不成你讓他小小年紀就出來打工?還是去做童養媳?
現在的社會越來越注重學歷,並且注重所有經歷過的學校。一步走錯就好像步步走錯。就連考研複試的時候,如果本科所在的學校很不知名,導師也會多問兩句。
倒不是說第一學歷歧視,但是在你求學的早期所付出的努力,在一定程度上還是存在正向反饋的,在沒有過多時間成本深入瞭解的情況下,用學校的教學和思維模式給你這個人進行素描,也確實是一個高效的方式。
既然我有能力上985,我為什麼要去211?
既然我一畢業就有能力去世界前500強積累經驗,那為什麼要在創業公司打雜?
一個人的存在感、心氣、自我滿足感,有時就是靠一點點的成就來填補的。考上名校,top的gpa,買iPhone,買豪車,買一線城市的房……這些等到以後,都能夠成為給孩子講述“老孃當年事”炫耀的資本。
華人喜歡名校,有情節,這也是一種傳統。
想想哪次同學聚會,逢年過節親朋好友,七大姑八大姨聚餐不談到孩子?問問多大了還在上學嗎?不出三句就要問是哪個學校了?不考個好學校,感覺年夜飯都別想吃好。
就連給朋友介紹物件,都要說說是哪個學校畢業的,問問薪水。如果薪水不太多,也要加兩句,哎呀他是XX學校畢業的,一定不會太差,以後發展前景應該不錯的。
總而言之,說得難聽點,只要你能上名校,就算以後掙不到錢,連窮都能窮得比人家有尊嚴點。
只有上了名校,才有資格談“不重要”
的確,工作了之後很多人會發現,學歷不是唯一的決定因素。工作能力,人脈,交際能力,甚至酒量之類的稀奇古怪的因素都會影響你的工作。
名校它充其量不過是我們身上的一個標籤,把這個標籤撕掉後,我們幾斤幾兩取決於我們自身的能力和價值有多大。就好像進了門以後,鑰匙的重要性就相對下降了。
可那是之後的事情了。學歷畢竟是塊敲門磚。在沒有進門之前,你的簡歷上顯示的,只有你是top2,你是C9,你是985,你是211,你是一本,你是本科,你是大專。
只有考上名校,才能在未來競爭中不因為沒有上名校而被篩選,到那時候才輪的上談學歷重不重要。
可以看不起名校,可以不在乎學歷,但是不能以這個為藉口就不好好讀書。也許因為教育資源分配不均,又或者“一考定終身”這種“不合理”的制度,使得一次發揮失常,並沒有進入理想的學校,可是一定不要忘記人生需要努力。
三本院校一樣也會出精英,但那些在三本學校裡整天拿“考高分有毛用”、“考清北還不是打工”安慰自己的學生,肯定成不了精英。
有人說,中國這種階級分層很可笑,人們對這個世界人的階級分層就是你高考考了多少分。再往後推10年,大家會發現,高考的作用並沒有那麼大。是的,也正因為時間不能直接穿越到“之後的10年”。在那個年紀,上一個好的小學、中學、和大學,才顯得更加重要。
每一次重要的考試都顯示了你的學習能力,決定了你以後站在怎樣的高度。
名校之所以能被稱為名校,也同樣是有它自己的道理的。
好的學校誰都想上,但不管要糾結著,上清華好,還是北大好。都要記得:
如果你不爽,想懟回去,可以看看之前小七寫的:【名校情結】考不上好的學校,人生就失去希望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