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1220686403821

    眾志成城(zhòngzhìchéngchéng)

    解釋:萬眾一心,象堅固的城牆一樣不可摧毀。比喻團結一致,力量無比強大。

    出處:《國語·周語下》:“眾心成城,眾口鑠金。”

    用法:主謂式;作謂語、定語;含褒義

    示例:段祺瑞既得國務員同情,便以為~,正可一戰。(《民國演義》第八十八回)

    近義詞:眾擎易舉、萬眾一心、戮力同心

    反義詞:一盤散沙、四分五裂、同床異夢

    典故:春秋末年,周景王突然廢止小錢而造大錢,搜刮百姓的財產,他把從民間搜刮來的銅鑄成大鐘,大臣都反對,司樂官州鳩也不能勸阻他。一年後大鐘造成,拍馬的人都說聲音好聽,州鳩認為要天下百姓擁護才行,告誡說眾心成城,眾口鑠金

    “眾志成城”這個成語取自民間諺語,最早出現於《國語·周語下》。據載,東周的第十二代天子周景王姬貴,在他在位的第二十一年(公元前524年)和二十三年(公元前522年)時,做了兩件不得民心的事情:一件是鑄大錢,一件是鑄大鐘。大錢就是幣值高的錢。景王試圖以鑄行大錢的方式來收繳民間的小錢。大鐘即編鐘。景王準備鑄造兩組巨型編鐘,一組是無射(讀yì),一組是大林。他打算把這兩組編鐘上下懸掛在一起配合著演奏。

      景王身邊的大臣單穆公對此很擔憂,極力加以勸阻。他認為鑄大錢不利於流通,是“絕民用以實王府”,是對平民百姓的殘酷掠奪;而鑄大鐘更是勞民傷財,既得不到悅耳的美的享受(鍾過大耳朵承受不了),又加重了百姓的負擔。所以這樣做將會使百姓離心,國家危險。但景王聽不進去。

      司樂大夫伶州鳩也勸阻說,編鐘的聲律強調和諧,如果百姓怨恨,那就沒有和諧了。他引用民諺“眾心成城,眾口鑠金”來表明自己的觀點:老百姓共同喜歡的東西,很少不實現的;而他們共同厭惡的東西,也很少不廢滅的。但景王還是不聽。三年間,既鑄了大錢,也造了大鐘。結果是,景王在第二年就死於心疾,周王朝也隨即爆發了長達五年之久的內亂。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您是由喜歡其它藝術品、收藏品轉而喜歡奇石,還是直接喜歡奇石的?為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