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亮仔學史
-
2 # 愛三國的軟小妹
因為劉禪無能。
不過,諸葛孔明的北伐大業正是為劉備報仇,為皇室報仇。可惜出師未捷身先死!劉備死了以後,幾乎全靠諸葛維持,劉禪只事事聽從,到也不錯。
諸葛都上了《出師表》“親賢臣,遠小人。此先漢之所興隆也。親小人,遠賢臣,此後漢所以傾頹也。先帝在時,每與臣論此事,未嘗不嘆息痛恨於桓,靈也”
諸葛都跟劉禪明白的說了,要親賢臣,遠小人。可諸葛一死,立馬黃皓當政,成為親小人,遠賢臣的皇帝。你說他不無能!
可劉禪又不是太無能,猶豫是否投降時,兒子出來極力反對,他,對兒子說:“要是憑著血氣之勇,暫不投降,那流血的不止你我,而是滿城的百姓啊!”
所以這個回答就不大好說了,“無能”其實並不是十分確切,但是恕我孤陋寡聞,沒找到更合適的詞。
-
3 # 碧波壹線1
第一當時的形式是魏強而吳、蜀弱,如若兩國拼個你死我活,正好魏國坐收漁翁之利。第二諸葛亮及眾多大臣在劉備伐吳時即極力反對,劉備去世後諸葛亮主張聯吳伐魏,即使劉禪有伐吳之心以諸葛亮為首的眾大臣自然不會同意,會處於無人支援的尷尬境地。第三,荊州地處長江上游,伐吳最有利的地理要地,但是早已被吳國奪回,蜀國伐吳已無地利之優這也是劉備伐吳失敗的原因之一。第四,諸葛亮去世後蜀國政治形式以及國力一日不如一日,即使這時後主有伐吳之心,已無伐吳之力,自保都有些費勁哪有閒心去伐吳,招致吳國與魏國兩面夾擊無疑會死的更快。
-
4 # 荻公
三國鼎立時期,蜀漢政權的實力是最弱小的。因此“聯吳抗曹”一直以來是蜀國的基本國策,但隨著關羽大意失荊州後,劉備不聽任何人勸阻起傾國之兵發動夷陵之戰,兩國交惡。劉備不久之後憂憤而亡,此時的蜀漢面臨內憂外患的局面,漢嘉太守黃元造反,隨後益州土著又鼓動三個郡反叛,叛軍呼應東吳,而曹魏正對蜀漢虎視眈眈,伺機而動。此時的蜀漢就是一副瀕臨亡國的爛攤子。當時年僅十幾歲的劉禪就是在這種局面下被動的走上了歷史的前臺。 劉備死之前白帝城託孤,蜀漢的軍政大權都由諸葛亮掌握,此時的劉禪雖貴為皇帝,但他只是一個十幾歲的毛孩子,沒有一點實權,而且沒有一點根基。縱然殺父之仇不共戴天,他想伐吳為劉備報仇,可他自己說了能算嗎?諸葛亮掌權後便立即遣使赴武昌與東吳結好,重新構建吳蜀聯盟,並在隨後的幾年間隱忍不發,專注發展本國內政,修養生息。像伐吳這樣的事是根本不可能發生的。 公元234年,諸葛亮病死五丈原前線,按常理來說劉禪可以親政了,但是他卻把權利交給了諸葛亮指定的接班人蔣琬。蔣琬接班後除了沒有伐魏,基本上貫徹了諸葛亮的政策。內修文武,外結東吳,於是蜀漢又平穩的度過了十年時間。他的繼任者費禕也是蕭規曹隨,按照以往的基本國策繼續治理蜀國,這樣又過了九年,直到費被刺身亡,蜀漢再無獨當一面的大臣了,劉禪也就開始真正意義上的親政了。可是此時的劉禪已經46歲了,年近半百,毫無雄心大志,內外交困的他能夠守住這點可憐的基業已經不錯了,那還有為劉備報仇的能力,他自己比誰都明白,如果貿然伐吳無異於自取滅亡。公元263年,魏國大將鄧艾從平陰小道攻入成都,劉禪出降,魏王封其為安樂公,食邑萬戶,從此劉禪便過起了樂不思蜀的苟且生活,別說為父報仇了,能夠保住自己的小命和當前的安樂生活就是萬幸了。綜上所述,劉禪雖然在位長達41年時間,可是現實情況卻不允許他有為劉備報仇的想法,即使有那個想法也只能是想想而已,根本沒有付諸行動的可能性存在。
-
5 # 開心笑客
劉禪能活這麼久也是他並不怎麼對權利有慾望的性格!
本來作為一個皇帝,看到手下有這麼一個臣子。軍政一把抓,自己父親也說,自己不行,就讓他替代!
試問,平庸的他敢表露出來對政事,軍事的渴望嗎?
劉備託孤的時候也說過,和諸葛亮一同參與政事,可是最後,諸葛亮大小事一把抓!
索性,劉禪覺得,只要不影響我坐這個位子就行,之後就這樣平淡的到滅國,已經算是很不錯了!
回覆列表
劉禪在位四十一年,在劉備征討東吳失敗後登上皇位,前期由諸葛亮輔政,大事小事不用他操心,但諸葛亮死後,他親掌國政,面對當年自己的父親征討東吳時抱恨而亡,他為何不選擇復仇?
政治輿論在劉備征討東吳之前,以諸葛亮為首的眾多大臣就極力反對,但劉備為弟關羽報仇心切,什麼話都聽不進去,最終遭受夷陵慘敗,託孤於白帝城。
劉禪登基後,以諸葛亮為首的文臣還是認為劉備此舉過於魯莽,整個朝廷上下的輿論就是當年劉備是錯誤的,要劉禪汲取教訓,不能重蹈覆轍。
政治形勢三國雖呈鼎足之勢,但魏強而蜀吳弱是不爭的事實。任何一個國家單獨於魏國較量都不是對手。蜀吳兩國只有攜起手來才能共同抵抗曹魏,如果在相互攻打,無疑給曹魏可乘之機,兩國都不會有好下場。
這也是諸葛亮六出祁山,北伐曹魏的原因。雖然北伐摻雜諸葛亮個人意志較多,想報先帝知遇之恩,匡扶漢室,但諸葛亮一生比肩管仲、樂毅,要想有所成就也只能不斷建立軍功,聯吳伐魏也是他唯一建立功名的時機。
政治人物雖然現在有不少為劉禪洗白者,但劉禪的昏庸無能卻始終無法被抹去,他並不是一位合格的政治家。在位期間,只圖自身享樂,寵信宦官,親小人遠賢臣,這也是蜀漢滅亡的根本原因。我想,在後宮中尋歡作樂的時候,可能早把劉備創業的艱難和抱恨而亡給拋諸腦後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