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嶽泰山(1532米),位於山東泰安市。
西嶽華山(1997米),位於陝西華陰市。
南嶽衡山(1512米),位於湖南長沙以南的衡山縣。
北嶽恆山(2017米),位於山西渾源縣。
中嶽嵩山(1440米),位於河南登封市。
東嶽泰山之雄,西嶽華山之險,北嶽恆山之幽,中嶽嵩山之峻,南嶽衡山之秀,早已聞名於世界。
人們常說五嶽歸來不看山,也有“恆山如行,泰山如坐,華山如立,嵩山如臥,唯有南嶽南嶽獨如飛”的說法。
泰山位於山東省的中部。泰山從東平湖東岸向東北延伸至淄博市南和魯山相接,它的主要山峰都在泰安境內,外圍的低山丘陵一直延伸到歷城、長清、肥城和濟南等地,起伏綿延達200多公里,總面積為426平方公里。人們通常把泰安境內的泰山主峰及其鄰近的山地稱為“泰山”,而把泰山及其外圍的低山丘陵總稱為“泰山山區”,它是魯中山地的重要組成部分。按地質構造分類來看,泰山屬於“斷塊山”,它是在中生代,由地殼斷裂上升作用形成的。泰山是中國古老的變質岩系出露的標準地區之一。它的古老巖系包括泰山群的混合變質沉積岩層,以及各種成因型別的花崗岩類,基性侵入岩體和岩脈等,它們統稱為“泰山雜巖”。泰山雜巖是太古代的古老岩石,根據同位素測定,泰山群的年齡在25億年以上,雜巖中的巖體的年齡也在22億年至17億年之間。
泰山主峰海拔1545米。名為“玉皇頂”,又稱“天柱峰”,其相對高度為1391米,是中國東部沿海地帶大陸口的第一高山。它山勢峻拔高挺,素有“泰山天下雄”之譽。
泰山有“麗、幽、妙、奧、曠”五大遊覽區,即山麓的“麗區”、山頂的“妙區”、登山東路為“幽區”、西路為“曠區”,以及分佈在山後的“奧區”。
華山位於位於陝西省華陰縣境內,為五嶽中的西嶽。華山之險居五嶽之首,有“華山自古一條路”的說法。素有“奇險華山天下第一山”之譽!
華山有東、西、南、北、中五峰。東峰是華山的奇峰之一,因峰頂有朝臺可以觀看日出、美景,故又名朝陽峰。北峰也叫雲臺峰,山勢崢嶸,三面絕壁,只有一條山道通往南面山嶺。
華山山路奇險,景色秀麗,沿山路從玉泉院到蒼龍嶺可以看到許多勝景,從華山腳下到青坷坪,一路上風光幽靜,山谷青翠,鳥語花香,流泉垂掛,令人心曠神怡。青柯坪以東才是真正爬山的開始,這裡有一巨大的迴心石,站在石上往上一看是危崖峭壁、突兀凌空的“千尺幢”,膽小的人就在此停住,準備往回走了,只有不畏艱險,勇於攀登的人才有機會領略到華山險峰上更美的風光。千尺幢窄陡的石梯容納一人上下,370多個石級,非鐵索牽挽,難以攀登。
南嶽衡山位於湖南省衡陽市境內,是中國著名的五嶽名山之一。南嶽衡山自然風光秀麗多姿,人文景觀豐富多彩,素有“五嶽獨秀”和“文明奧區”之稱。祝融峰之高,藏經殿之秀,方廣寺之深,水簾洞之奇,古稱南嶽“四絕”。春看花,夏觀雲,秋望日,冬賞雪,為南嶽四季奇觀;飛瀑流泉,茂林修竹,奇峰異石,古樹名木,亦是南嶽佳景。風景區內有24巖、12洞、7潭、8溪、20泉、3瀑布。自晉以來南嶽佛道共存,歷代不衰,為宗教史上所罕見。南嶽山高林密,環境宜人,氣候獨特,是著名的避暑和觀冰賞雪勝地。
南嶽是中國唯一佛道並存的名山,宗教文化源遠流長。有形似故宮的岳廟,有為“六朝古剎、七祖道場”的福嚴寺,還有日本曹洞宗視為祖庭的南臺寺、道家稱為二十二福地的光天觀。
北嶽恆山位於山西省大同市渾源縣境內。恆山風景名勝區總面積147.51平方公里,所轄功能各異、景色紛呈的旅遊小區恆山十五個,由東北向西南綿延五百里,錦繡一百單八峰,主峰天峰嶺海拔2017米,為北國萬山宗主。
恆山又名玄嶽,集“雄、奇、幽、奧”特色為一體,素以“奇”而著稱,在五嶽中有“泰山如坐、華山如立、衡山如飛、嵩山如臥”之說,而“恆山如行”。中華五千年的文明追溯,恆山歷史悠久,文化燦爛,氣候涼爽,民俗獨特,自然和人文景觀兼勝,素有“人天北柱”、“絕塞名山”、“道教第五洞天”之美譽。
恆山由於綿延五百里,氣勢壯觀,因此古有:“恆山如行”、“泰山如坐”、“華山如立”、“嵩山如臥”、“衡山如飛”之說。
嵩山屬伏牛山脈,其主體在今登封縣境內,東鄰省會鄭州,西鄰九朝古都洛陽。嵩山主要由太室、少室二山組成,山體從東至西橫臥,蜿蜒70公里,故有“華山如立,中嶽如臥”之說。嵩山之頂名曰峻極,海拔1512米,古有“嵩高竣極”和“峻極於天”之說,站在峰頂遠眺,北可望黃河之雄,南可極山川之秀。
中嶽嵩山被稱為萬山之祖,古稱外方、崇高、嵩高等。嵩山西起龍門,東至鄭州,長120公里,綿亙於黃河南岸,自西而東由萬安山、紫雲山、大苦山、當陽山、少室山、太室山、五指嶺(浮戲山)等組成。主體太室山、少室山位於登封市境內,太室山主峰峻極峰海拔1495米,少室山主峰連天峰海拔1512。8米。嵩山位居天中,有“中華民族的文化聖山”、“中華民族的父親山”、“東方的奧林匹斯聖山”等讚譽。
東嶽泰山(1532米),位於山東泰安市。
西嶽華山(1997米),位於陝西華陰市。
南嶽衡山(1512米),位於湖南長沙以南的衡山縣。
北嶽恆山(2017米),位於山西渾源縣。
中嶽嵩山(1440米),位於河南登封市。
東嶽泰山之雄,西嶽華山之險,北嶽恆山之幽,中嶽嵩山之峻,南嶽衡山之秀,早已聞名於世界。
人們常說五嶽歸來不看山,也有“恆山如行,泰山如坐,華山如立,嵩山如臥,唯有南嶽南嶽獨如飛”的說法。
泰山位於山東省的中部。泰山從東平湖東岸向東北延伸至淄博市南和魯山相接,它的主要山峰都在泰安境內,外圍的低山丘陵一直延伸到歷城、長清、肥城和濟南等地,起伏綿延達200多公里,總面積為426平方公里。人們通常把泰安境內的泰山主峰及其鄰近的山地稱為“泰山”,而把泰山及其外圍的低山丘陵總稱為“泰山山區”,它是魯中山地的重要組成部分。按地質構造分類來看,泰山屬於“斷塊山”,它是在中生代,由地殼斷裂上升作用形成的。泰山是中國古老的變質岩系出露的標準地區之一。它的古老巖系包括泰山群的混合變質沉積岩層,以及各種成因型別的花崗岩類,基性侵入岩體和岩脈等,它們統稱為“泰山雜巖”。泰山雜巖是太古代的古老岩石,根據同位素測定,泰山群的年齡在25億年以上,雜巖中的巖體的年齡也在22億年至17億年之間。
泰山主峰海拔1545米。名為“玉皇頂”,又稱“天柱峰”,其相對高度為1391米,是中國東部沿海地帶大陸口的第一高山。它山勢峻拔高挺,素有“泰山天下雄”之譽。
泰山有“麗、幽、妙、奧、曠”五大遊覽區,即山麓的“麗區”、山頂的“妙區”、登山東路為“幽區”、西路為“曠區”,以及分佈在山後的“奧區”。
華山位於位於陝西省華陰縣境內,為五嶽中的西嶽。華山之險居五嶽之首,有“華山自古一條路”的說法。素有“奇險華山天下第一山”之譽!
華山有東、西、南、北、中五峰。東峰是華山的奇峰之一,因峰頂有朝臺可以觀看日出、美景,故又名朝陽峰。北峰也叫雲臺峰,山勢崢嶸,三面絕壁,只有一條山道通往南面山嶺。
華山山路奇險,景色秀麗,沿山路從玉泉院到蒼龍嶺可以看到許多勝景,從華山腳下到青坷坪,一路上風光幽靜,山谷青翠,鳥語花香,流泉垂掛,令人心曠神怡。青柯坪以東才是真正爬山的開始,這裡有一巨大的迴心石,站在石上往上一看是危崖峭壁、突兀凌空的“千尺幢”,膽小的人就在此停住,準備往回走了,只有不畏艱險,勇於攀登的人才有機會領略到華山險峰上更美的風光。千尺幢窄陡的石梯容納一人上下,370多個石級,非鐵索牽挽,難以攀登。
南嶽衡山位於湖南省衡陽市境內,是中國著名的五嶽名山之一。南嶽衡山自然風光秀麗多姿,人文景觀豐富多彩,素有“五嶽獨秀”和“文明奧區”之稱。祝融峰之高,藏經殿之秀,方廣寺之深,水簾洞之奇,古稱南嶽“四絕”。春看花,夏觀雲,秋望日,冬賞雪,為南嶽四季奇觀;飛瀑流泉,茂林修竹,奇峰異石,古樹名木,亦是南嶽佳景。風景區內有24巖、12洞、7潭、8溪、20泉、3瀑布。自晉以來南嶽佛道共存,歷代不衰,為宗教史上所罕見。南嶽山高林密,環境宜人,氣候獨特,是著名的避暑和觀冰賞雪勝地。
南嶽是中國唯一佛道並存的名山,宗教文化源遠流長。有形似故宮的岳廟,有為“六朝古剎、七祖道場”的福嚴寺,還有日本曹洞宗視為祖庭的南臺寺、道家稱為二十二福地的光天觀。
北嶽恆山位於山西省大同市渾源縣境內。恆山風景名勝區總面積147.51平方公里,所轄功能各異、景色紛呈的旅遊小區恆山十五個,由東北向西南綿延五百里,錦繡一百單八峰,主峰天峰嶺海拔2017米,為北國萬山宗主。
恆山又名玄嶽,集“雄、奇、幽、奧”特色為一體,素以“奇”而著稱,在五嶽中有“泰山如坐、華山如立、衡山如飛、嵩山如臥”之說,而“恆山如行”。中華五千年的文明追溯,恆山歷史悠久,文化燦爛,氣候涼爽,民俗獨特,自然和人文景觀兼勝,素有“人天北柱”、“絕塞名山”、“道教第五洞天”之美譽。
恆山由於綿延五百里,氣勢壯觀,因此古有:“恆山如行”、“泰山如坐”、“華山如立”、“嵩山如臥”、“衡山如飛”之說。
嵩山屬伏牛山脈,其主體在今登封縣境內,東鄰省會鄭州,西鄰九朝古都洛陽。嵩山主要由太室、少室二山組成,山體從東至西橫臥,蜿蜒70公里,故有“華山如立,中嶽如臥”之說。嵩山之頂名曰峻極,海拔1512米,古有“嵩高竣極”和“峻極於天”之說,站在峰頂遠眺,北可望黃河之雄,南可極山川之秀。
中嶽嵩山被稱為萬山之祖,古稱外方、崇高、嵩高等。嵩山西起龍門,東至鄭州,長120公里,綿亙於黃河南岸,自西而東由萬安山、紫雲山、大苦山、當陽山、少室山、太室山、五指嶺(浮戲山)等組成。主體太室山、少室山位於登封市境內,太室山主峰峻極峰海拔1495米,少室山主峰連天峰海拔1512。8米。嵩山位居天中,有“中華民族的文化聖山”、“中華民族的父親山”、“東方的奧林匹斯聖山”等讚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