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縱橫戰略

    2001年一部非常精彩的狙擊手對決電影《兵臨城下》,電影裡的很多武器都是來自真實的二戰東部戰線武器。

    從電影釋出以來就成為了二戰題材的經典電影,影片圍繞著東部戰線的斯大林格勒戰役而拍攝,其中兩名狙擊手的對戰更是此片最經典的部分;蘇聯的瓦西里·扎伊採夫(裘德·洛)和德國軍隊的埃爾溫·科尼格(Ed Harris)進行遠距離決鬥,當看到這一部分無數軍迷們都熱血噴張。

    電影精彩的不止是劇情,片中的武器才是槍謎們最想看到的,那麼我們今天就來看看這一部號稱“蘇德武器盛宴”的電影中究竟有哪些蘇聯武器?

    莫辛納甘1891/30栓動步槍

    毫無疑問,莫辛納甘1891/30是蘇聯有史以來最“出名”的步槍之一,根據記載,莫辛納甘M91-30自推出以來生產數量超過了370萬支,成為了全世界生產量最大的步槍之一。

    這支步槍是“謝爾蓋·伊萬諾維奇·莫辛”和比利時設計師“李昂·納甘”兩種步槍的集合體,該槍使用的是7.62×54mmR的子彈,有一個5發的彈倉容量,通常情況下使用彈夾或者手動填裝子彈。

    莫辛納甘1891/30步槍在使用了長達39年後已經不能滿足蘇聯軍隊的要求,後來經過一系列改進,比如:延長的瞄具的底座,並將瞄具中的arshins改為米,原來的槍管也被縮短了3英寸。

    由裘德洛飾演的瓦西里·扎伊採夫和由羅恩·帕爾曼扮演的庫利沃夫是電影中兩位主要的狙擊手,他們使用的正是莫辛納甘1891/30步槍,配備了PU瞄準鏡,而歷史中這個瞄具是在斯大林格勒戰役結束一年之後才使用的,在電影出現有點不合時宜,如果想要還原的更真實,那麼莫辛納甘1891/30步槍應該裝配的是PEM瞄準鏡才最合適。

    莫辛納甘M38 栓動卡賓槍

    莫辛納甘M38和莫辛納甘1891使用相同的口徑彈藥,《兵臨城下》電影中雷切爾威斯飾演的Tania Chernova攜帶的正是莫辛納甘M38卡賓槍。該槍其實就是一支短管的1891/30步槍,它的槍管縮短到了8.5英寸,主要目的是為了士兵能在前線戰鬥中方便攜帶。

    託卡列夫TT-33半自動手槍

    託卡列夫TT-33半自動手槍的設計初衷是為了取代M1895左輪手槍,雖然,TT-33半自動手槍未能完全取代M1895手槍,但不可否認這是一支非常優秀武器,而且它還是中國54式手槍的前身。

    託卡列夫TT-33半自動手槍使用的是7.62x25mm子彈,不僅尺寸非常緊湊,而且根據子彈的重量,它的初速也可以達到1200和1600 fps之間。

    託卡列夫TT-33手槍的第一個版本是基於勃朗寧FN M1903和M1911手槍而設計的,經過改進後第二個版本的TT-33手槍也就是我們在電影中看到的那一支,也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中使用最廣泛的手槍之一。

    後翹鋸齒(在下愚鈍,不知道具體名字)是辨別TT-33手槍是在1947年之前還是之後最直觀的方式;1947年之前的TT-33手槍鋸齒高低參差不齊,而那些大小均勻高低一樣的鋸齒都是在1947年之後製造的,在電影《兵臨城下》中兩個版本的TT-33手槍都有出現過。

    納甘 M1895左輪手槍

    納甘M1895是一款非常獨特的左輪手槍,該槍的彈巢可以容納7發7.62×38mmR子彈,納甘M1895採用氣體密封式設計,在射擊完後自動封閉槍管和彈倉之間的間隙,這樣的設計不僅增加了手槍的威力也提高了子彈的初速。

    PPSh-41(波波沙)衝鋒槍

    蘇聯的PPSh-41衝鋒槍是1941年推出,目的是取代PPD衝鋒槍。PPD衝鋒槍由機加工零件製成,這些零件非常耗時而且生產成本很高。蘇聯當時急需製造成本低、速度快的武器,所以就有了Georgy Shpagin製造的PPSh-41衝鋒槍。

    該槍仍然使用相同的7.62x25mm託卡列夫手槍彈藥,由於該槍已經使用衝壓金屬部件製成,所有蘇聯在戰時可以更快的製造很多輕武器,且只需要使用相同口徑的彈藥,這樣能更快的為前線部隊提供武器支援。

    捷格加廖夫DP-27或DPM輕機槍

    俄羅斯工程師捷格加廖夫在20世紀20年代發明了DP-27機槍,該槍使用和莫辛納甘步槍相同的7.62x54mmR彈,彈匣在扳機的上方,由於像一個“大盤子”所有被很多吃雞玩家戲稱為“大盤雞”。

    後來進行改進的版本為DPM機槍,它修復了DP-27的一些缺點,比如:容易受損的兩支腳架,並且增強了槍內的反衝彈簧,以防止機槍過熱導致啞火。

    即使進行了諸多改進,該槍的效率仍然沒有提高,因為它使用了一個“盤式彈匣”要比德國的MG34和MG42慢很多。DPM的射速為每分鐘550發,而德國MG的射速為每分鐘800-1200發。

    如上述所說,反衝彈簧改進後需要在槍身新增一個握把,但是在電影《兵臨城下》中並沒有看到任何握把的存在,所以電影中出現的應該是DP-27機槍而非DPM。

    馬克沁M1910 / 30重機槍

    勒姆·史蒂文斯·馬克沁發明了“馬克沁重機槍”於1910年被蘇聯軍方所採用,它發射7.62x54mmR的蘇聯標準彈藥。1930年蘇聯對該槍進行了一系列升級,其中最明顯的就是在槍管重增加了水冷擋板。

    馬克沁重機槍安裝在輪式支架上,便於移動,有些地方甚至使用升降式支架,除了方便射擊以外還擁有更堅固的底部支撐。

    1941年馬克沁重機槍再次被改進,它使用了來自拖拉機的散熱片,所以被人們稱為“拖拉機蓋”。

    重型火炮

    電影中我們看到很多大型的種武器,但是它們大多數都是固定的,而且在影片中也幾乎是一閃而過,沒有太多的鏡頭讓我們體驗到它們的威力。

    DShK重機槍發射了一個12.7×108毫米的彈藥,於1938年進入蘇聯服役,正是由上文所提到的Vasily Degtyarev和Georgy Shpagin共同設計,在電影中可以看到DShK重機槍安裝在蘇聯的火車上。

    M1940式25毫米防空炮安裝在一個4輪的支架上,從1941年12月開始該炮被安裝在裝甲列車上當作防禦武器使用,電影中M1940 25毫米防空炮也是以相同的方式使用。

    M1942型76毫米加農炮於1940年開始生產,該炮使用57毫米的反坦克炮支架和76毫米的加農炮炮管,每分鐘可以發射25發,有效射程超過8英里。

    M1939式85毫米防空炮,M1939式一般用於射擊中空高度目標或者特殊情況下當作是反坦克武器使用。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煤炭裡,有金色的東西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