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SeaArm
-
2 # 老衲侃春秋
明代政治一個很重要的特點,就是輿論權和政治權的分離獨立。
在當時的輿論看來,一個官員敢於堅持自身原則、不怕強權、敢於與皇帝對抗,那是顯見文人風骨的高尚行為。所以他們就算因此而受到懲處也在所不惜。
這種思潮的興起,其實是有其思想基礎的。
發軔自宋朝的程朱理學,到了明朝達到一個頂峰。程朱理學強調人的社會感和歷史責任感。教化士人應該憂國憂民、心懷天下,甚至於為國捐軀、為民請命。
他強調人的主觀意志力量,注重氣節與品德修養。把愛國憂君、誅亂討賊、大一統等忠孝信義的道德規範,納入程朱理學的理論框架,成為應該遵循的行為準則和理想信念。
明朝不論是言官還是其他文官,都以頂撞皇上為榮,頂撞的越厲害名聲越大,大家越認為你是個好官,越尊重你,而不是看你做了什麼成績。
朱元璋當年對付文人,發明了一種懲罰,就是當廷“廷仗”——也就是俗話所說的當眾打屁股。
廷杖,即是在朝廷上以荊條或竹板打人,是對朝中的官吏實行的一種懲罰,最早有廷杖紀錄的是隋朝,到了明代便逐漸形成制度,成為皇帝常用的懲罰朝臣的手段。
在大堂的眾目睽睽下打屁股,是一種很有辱斯文的事情。其實朱元璋目的也就是對這些文人進行人格羞辱,讓他們知難而退。
但是卻事與願違,文官們認為自己說的做的都是符合傳統禮儀,是合乎天下大義的。
所以他們寧願被皇帝打屁股,甚至處死,他們也堅決不會改變自己的想法,就是因為他們心中有堅定的理想和信念。
“至明之廷杖雖酷,然正人被杖,天下以為至榮,終身傾慕,此猶太祖以來,與臣下爭意氣不與臣下爭是非所養成之美俗。”(孟森)
“有的人卻正好把這危險看成表現自己剛毅正直的大好機會,即使因此而犧牲,也可以博得捨生取義的美名而流芳百世。”(黃仁宇)
如果被廷杖就說明著他敢於保持自己的獨立人格。因此他們認為如果因此而死是最光榮,最榮耀的,也是最能體現自己身份特徵和氣節的。
所以不但沒有制止住文人的這股風氣,反而越演越烈,到最後竟達到前赴後繼、趨之若鶩。
一次因為承天門發生災禍,明英宗覺得這是自己的過失引起的。於是讓嶽正草一篇文章,好“敕諭廷臣”。皇帝的意思不過是讓他代筆,寫一篇《罪己詔》,應付一下,走走過場就行了。
但是這個嶽正真個是膽大包天,他在這篇文章裡用皇帝的第一人稱的語氣,極盡誇張聳人聽聞之能事,把明英宗的統治罵了狗血噴頭,面無人色,好象在明英宗統治理下國家真的暗無天日一樣。
“善惡不分,用舍乖歟?曲直不辨,刑獄冤歟? ……此皆傷和致災之由,而朕有所未明也。今朕省愆思咎,怵惕是存。” (《明史·列傳·卷六十四》)
這篇文章一出來,頓時成為奇觀,舉朝傳誦這篇皇帝自己罵自己,自己抹黑自己的文章。
明英宗自己看了之後,當時氣得七竅生煙,火冒三丈。
他先把嶽正調出內閣, 後來又把他遣返回鄉。
皇上氣成那樣,沒有找理由蒐證據將嶽正“繩之以法”,可見明朝的大部分皇帝還是很大度和開明的。
嘉靖初年,楊廷和、毛澄等朝中德高望重的大臣,當時為了“大禮議”的事情,和嘉靖皇帝開展了一場曠日持久的鬥爭。
皇帝下的旨意三番五次的被內閣駁回,強行下旨行不通,就只好來軟的。
皇帝派太監去和內閣大臣進行溝通,太監自然知道事情不好辦,要是再拿派頭,恐怕事與願違,況且事辦不好回去也不好交差呀!於是一來就低三下四的向毛澄長跪磕頭,苦苦哀求。
在求爺爺告奶奶的同時,還拿出金子來行賄。真是可憐無比,稍有惻隱之心的人見了這樣的情形恐怕也是要回心轉意的。
誰知這位毛澄也真是茅坑裡的石頭又臭又硬,就是一副鐵石心腸,堅決不同意皇帝的要求。
“ 帝欲推尊所生,嘗遣中官諭意,至長跪稽首。澄駭愕,急扶之起。其人曰:‘上意也。上言‘人孰無父母,奈何使我不獲伸‘,必祈公易議。‘因出囊金畀澄。澄奮然曰:‘老臣悖耄,不能隳典禮。獨有一去,不與議已耳。‘抗疏引疾至五六上,帝輒慰留不允”。
在大禮議的事情上,明朝的文官集團也確實把嘉靖皇帝逼的太過,嘉靖軟硬皆施,陪盡笑臉,說盡好話,可以說做到了一個皇帝所能做到的低三下四程度的極致,卻還是碰的頭破血流。
“以君主的身份,以金賄賂大臣,用近乎哀求的語氣懇求大臣同意自己的要求”,這在中國歷史上也算是隻有明朝才能出現的奇觀了!
明朝以後,文人卻再也不敢輕易放肆。
是啊,清朝建立以後,再也不給文人這樣“恣意妄為”的生存空間了。尤其從康熙到雍正到乾隆,共130年連續的高壓統治,大興文字獄。
這時候的政治風氣,有點風吹草動,動輒腰斬,或者抄家。殺來殺去,把文人的根系都砍斷了,還哪有過去那種“文死諫”的生存環境?
所以這時的文人墨客多寄情于山水或者推行所謂的考據之風。官員也徹底成為皇帝的奴才,跪受筆錄,聽候聖意。
從清朝中期開始,大清的綜合國力已全面落後於世界,但這時井底之蛙的朝廷還認為自己是世界的中心呢。
太平天國一個亂哄哄的農民暴亂,清政府先後派李星沅、賽尚阿、徐廣縉、向榮等多位將帥前往廣西鎮壓,大出清軍意料之外的是,軍事武備廢弛已久的八旗軍一碰太平軍,一觸即潰。
面對這來勢洶湧的義軍,咸豐皇帝只能把希望寄託於各省鄉勇。
就這樣的朝廷,怎能和裝備精良的洋鬼子爭一日之長短。所以說,清朝的滅亡是早晚的事。
早死早託生。如果不是武昌首義的一聲槍響,宣告一個腐朽朝廷的倒臺,華人不知還要經受多少苦難的煎熬呢。
參考資料:
《明史》清·張廷玉
《清史稿》趙爾巽
《萬曆十五年》黃仁宇
回覆列表
明朝文官中後期是出現文官與皇帝抬槓的情況。我覺得主要是由“政治制度的節制“和“皇帝個人的榮辱觀”所造成的。
政治制度的節制:明朝政治中央廢除丞相,六部直接對皇帝負責,後來設定內閣;地方上由承宣布政使司、提刑按察使司、都指揮使司分掌權力,加強地方管理。仁宗、宣宗之後,文官治國的思想逐漸濃厚,行政權向內閣和六部轉移。明代中晚期文官集團的集體意見足以與皇帝抗衡,在遇到事情決斷兩相僵持不下時,也容易產生一種類似於“憲法危機”的情況,因此“名義上他是天子,實際上他受制於廷臣。”
皇帝個人的榮辱觀:明朝皇權受制於廷臣主要是基於道德上而非法理上,因為明朝當時風氣普遍注重名節,受儒家教育的皇帝往往要避免受到“昏君”之名。皇帝隨時可以任意動用皇權,例如明世宗“大禮議”事件最後以廷杖朝臣多人的方式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