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9450977780495

    孫權守成作得好,他和劉備都是一怒而發大兵對打,其中劉備是被動的,也是因情變被逼成必需要作的“工作"。偉什麼的不提只說劉備相對好點,為何這裡說劉備好點呢,除前原由生變外,劉備由無到有到失去又拿回來,百般曲折然後改變態度,最終以一往直前把戰果擴大到西川,漢中等地,遙指涼州。都體現著政策和策略的。像三國志評說好似當年劉邦與項羽(曹操)之爭。打個比方當年曹操改變進攻方向去打孫權,只魯肅一說合,劉備便積極響應,最先投入戰場,就看出了他隨時應變效力,比一邊觀望,或將來若再投劉璋強得多。之後打跑曹操槍先站據四郡,也比孫吳高捷。曹操哪?郭嘉已死,步驟全亂了,關健時忘記了主攻主敵即當時最弱的劉備,以致後來後悔中有了那句懷郭嘉的話″若奉孝在........"。

  • 2 # 豹眼看歷史

    是不是最偉大不好說,但在孫劉曹三人中唯一稱得上戰略家的就只有曹操一人。

    孫劉遠遠不是。

    劉備(161年-223年6月10日),字玄德,東漢末年幽州涿郡涿縣(今河北省保定市涿州市)人,三國時期蜀漢開國皇帝,諡號昭烈皇帝,史家又稱為先主。

    這是史學家對劉備的評價。

    劉備忙活了一生,硬生生把一個益州牧變成了蜀漢的皇帝。

    把一個不足百萬人口的益州,安排了四萬名官吏,設定了齊全的官僚體系。

    許多人是升了官,卻沒發財。

    因為官職不小,沒有那麼多俸祿哦。

    不管老羅如何給蜀漢擦脂抹粉,也僅僅是改變一下在普通民眾心裡的形象。

    但改變不了劉備的歷史功績和歷史地位。

    劉備在政治上打拼一生,連一個政治家的名分也沒有;

    軍事上,戎馬一生,連個軍事家也沒給;

    更不要說戰略家。

    拋開劉備仁德之君的真假不說,畢竟歷史評價還是靠成就說話。

    吳太祖大皇帝孫權(182年-252年5月21日),字仲謀,吳郡富春(今浙江富陽)人,生於下邳(今江蘇徐州市邳州)。三國時代東吳的建立者。

    孫權的情況跟劉備差不多,歷史的定位也僅僅是東吳的建立者。

    但孫權比劉備厲害多了。

    建安五年(200年),孫策被刺身亡,年僅十九歲的孫權繼承了父兄的基業,佔據江東,成為一方諸侯。

    都說孫權就靠父兄那點基礎,沒啥大的作為。

    但從孫策被刺,就看出江東的局勢有多麼嚴峻。

    年輕的孫權能夠穩定局勢並有所發展,是具有非凡能力和成就的。

    在穩定父兄基業的基礎上,進而把勢力擴充套件到荊州,佔據交州,也很了不起。

    只是沒人替他鼓吹罷了。

    以曹魏為正統的《三國志》宣揚曹魏;

    以蜀漢為正統的《三國演義》宣揚劉備;

    就是沒有把東吳作為華夏文明的重要主體之一,公正的對待,自然孫權也沒得到應有的評價。

    對於戰略家如何定義,那是史學家的事。

    孫權雖然沒有得到戰略家的稱號,但政治家還是稱得上的。

    222年曹丕稱帝,但在229年孫權才稱帝。

    這就是戰略的考慮,是政治家戒急用忍的策略。

    孫權稱帝后,設定農官,實行屯田,設定郡縣,繼續剿撫山越,促進了江南經濟的發展。

    同時期的周瑜,雖然沒有稱作軍事家,但位列唐武廟六十四將、宋武廟七十二將之一。

    也稱得上著名戰將。

    魯肅被稱作漢末傑出的戰略家、外交家。

    陸遜被稱為三國時期政治家、軍事家。

    周瑜、魯肅、陸遜都是在孫權主政時期,做出的重大成就。

    作為東吳集團最主要的負責人,孫權起碼稱得上是政治家。

    再給一個軍事家也不為過。

    孫權是三國時代壽命最長的主政者,也是主政時間最長的。

    儘管晚年在繼承人問題上犯渾,反覆無常,但其統治力、掌控力是不該懷疑的。

    把他放在三國時期所有諸侯群體中,孫權能夠堅守江東並有所發展,其能力、成就不可低估。

    最有意思的是劉備跟劉表吹牛,說“如果我有這麼一塊地盤,就能成就霸業。”

    劉表因此對劉備疑懼,不敢放手重用他。

    劉備自己忘了,他也曾經擁有徐州。

    徐州牧陶謙臨死之前,把整個徐州託付給他,這可是個不小的地盤。

    沒幾個回合,劉備就把它整丟了。

    這就說,劉備連一個陶謙也不如。

    劉表不是病逝的話,跟曹操幹一架,結果還不好說。

    就算曹操戰敗劉表,控制了南郡,劉表退居江南,繼續佔據南四郡也很有可能。

    那麼,即便是三國鼎立,也沒劉備啥事。

    因而,無論能力還是成就,劉備與孫權相比,還有距離。

    諸葛亮是傑出的政治家、軍事家、外交家,但仔細閱讀他的經歷,幾乎所有的成就還是在劉備病逝以後。

    劉備在世時,幾乎看不到諸葛亮有多麼突出的表現。

    一定意義上說,劉備才是扶不起的劉阿斗。

    如果劉備不死,劉禪換作是劉備的話,恐怕蜀漢滅亡的更快。

    諸葛亮大權獨攬,乾綱獨斷,才維繫了蜀漢的苟延殘喘。

    不是諸葛亮一人之力,蜀漢早就玩完了。

    劉備一生,總在惦記別人的地盤,也一直在防備別人惦記他的地盤。

    這也是劉備在世時,他的屬下沒有更大作為的根本原因。

    劉備對自己的掌控力沒有信心,不敢放手讓他們去作為。

    別人不說,就說馬超,他一直想打回老家去,可劉備就不放手。

    他寧肯不要西涼,也不會容忍馬超成為西涼王。

    由此得知,劉備稱不上政治家、軍事家,也不是戰略家。

    孫權名氣雖不大,但稱一下政治家、軍事家、戰略家,也不為過。

    真正的政治家、軍事家、戰略家是曹操,當之無愧。

    “挾天子以令諸侯”,“唯才是舉”,屯田制,興修水利,嚴法薄俗,制定軍事法令,注重文化建設等等一系列舉措,無不體現出他的戰略眼光。

    曹操屢屢在非常時期的非常節點上,都能做出關鍵的、正確的抉擇,這是傑出的戰略家必備的素養和能力。

    孫權在赤壁之戰的關鍵節點上,能夠力排眾議,採納周瑜、魯肅的建議,決意抗曹,也是極具戰略眼光的。

    赤壁之戰,雖說是孫劉聯盟,其實劉備就是打醬油的。

    無論從聯合抗曹的倡議,還是在赤壁之戰中的具體作為,劉備就是敲邊鼓,捧捧場而已,基本沒有作為。

    如果從善於渾水摸魚這個角度來看,劉備也夠得上是一個戰略家,僅此而已。

    除此之外,乏善可陳。

    總之,就曹操一人可以稱得上是真正的戰略家,孫權還勉強夠的上邊,劉備就不必說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老媽迷信入骨,稍有不順或者有點不舒服就去找神婆之類的,不信醫生醫院怎麼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