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楊醫生講健康

    中國有1.2億糖尿病人,更為可怕的是,還有2.4億糖尿病患者的後備軍,正在昂首闊步向糖尿病高歌猛進。原來我們認為糖尿病是中老年人的專利,現在越來越多的青年人加入到糖尿病的行列中來。無論是哪一種糖尿病,只要沾上了,便跟你成為不解之緣,揮之不去,棄之不掉。更為可怕的是,洶湧的糖尿病併發症如眼底疾病、糖尿病足、糖尿病心臟病、糖尿病腎病等將使你的身體備受折磨,生活生命質量嚴重下降。

    所以預防糖尿病就成為重中之重,對於以下人群尤其要小心,注意改變生活方式,做好預防工作。

    第一,有遺傳家庭史的病人,當父母有糖尿病時,孩子就有一定的遺傳性。

    第二、飲食不規律飢一頓飽一頓、暴飲暴食、高油高蛋白飲食、主食吃太多的人。

    第三、抽菸的人、酗酒的人。

    第四、生活不規律,經常熬夜的人。

    第五,工作壓力大的人,尤其是年輕人。

    第六,身體肥胖的人。

    第七、高血壓高血脂的人。

    第八、久坐不動和活動過少的人。

    以上幾類人,要注意改變不良生活方式,及時應對自身異常狀況,做好預防。

  • 2 # 北大醫學博士

    跟隨醫學博士,以傳說故事學習健康妙招。

    曾經看過一篇

    閱讀量早在幾年前就超過10萬+的文章,裡面解讀了為什麼中國成了第一糖尿病大國——

    糖尿病患病率,華人不信,美國卻猜中了

    想當初,比如說上個世紀80年代,那個絕大多數華人僅僅有飯吃的日子,很多地方的糖尿病患病率都低於1%時,就連當時比較富有的大慶人的糖尿病患病率也在2%時。

    想說兩個故事——

    故事一:官員寫信質疑中國糖尿病患病率

    2007年,中日醫院的楊文英教授在全國做過一個調查報告,並把調查的結果公佈到了著名的醫學雜誌《新英格蘭》上,說中國糖尿病的患病率已經達到了9.7%,總人數達九千多萬人。

    有意思的是這兩個數字讓當時還是衛生部的某些官員很難接受,認為根本沒這麼高,人數也沒這麼多,還專門寫信給《新英格蘭雜誌》,質疑這個結果。

    故事二:中國糖尿病患病率的戴蒙德預言

    更有意思的是,幾乎同樣的中國糖尿病患病率,在楊文英教授2007年結果發表的15年前,也就是1992年,曾經獲得美國獲普利策獎的科普著名文章《槍炮、病菌與鋼鐵》而出名的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醫學院教授賈雷德·戴蒙德在《自然》雜誌上撰文說,“華人的生活方式正在改變,糖尿病將引發嚴重的公共健康問題”。戴蒙德教授的這個預言在當時無論是世界還是中國都沒有引起重視。

    可是,15年後的2007年楊文英教授公佈的結果,不證實了戴夢得預言的真實嗎?

    到了2013年,官方公佈的數字顯示,中國成年人的糖尿病患病率達到了11.4%,處於糖尿病前期的人達到了50.1%。

    這是啥意思呢?

    意思就是你身邊的每8個成年人就有一個是糖尿病,每兩個華人就有一個是糖尿病前期。

    什麼是糖尿病前期,意思是血糖比較高,但還未達到診斷為糖尿病的血糖值。

    人們做了哪些事,容易患上糖尿病?

    文章中,還認真梳理了人們患上糖尿病的幾大原因。

    1.遺傳因素:

    首當其衝的是糖尿病患者的遺傳因素。

    一個是節儉基因學說

    這個節儉基因學說,是1960年由美國科學家尼爾首次提出的。

    尼爾認為,人類一直生活在物質極度貧乏中,生產力的低下和人口過度繁殖,導致人們一直處於飢餓當中,且饑荒頻發。

    根據適者生存理論,那些具備節儉基因的人,可以適應這種長期飢餓和饑荒,可以最大限度轉化營養和儲存能量,所以這些人更容易生存下來,促使攜帶節儉基因的人遺傳下去。

    但是這些物種適者生存下來的優秀基因,卻因為現在的食物極度發達和種類繁多,卻更容易囤積脂肪而患上糖尿病。

    按照尼爾俄節儉基因學說,1990‘s年代的華人正好處於糧食能夠自給自足,營養逐漸豐富的階段,然而,那個時期,也是中國糖尿病最為高發的時期。

    第二個可以解釋遺傳因素的是醫學家進行的糖尿病領域最為著名的荷蘭饑荒研究

    荷蘭饑荒研究的成果發表於權威雜誌《柳葉刀》上,大意是這樣的,在1944~1945年荷蘭饑荒時期出生的人,與之後糧食正常時出生的人相比,饑荒時期出身的人,成年後更多的肥胖了,還伴有胰島素拮抗和餐後血糖升高。

    第三個可以解釋遺傳因素的是中國著名的三年災荒研究

    三年災荒研究的結論很明顯,與荷蘭饑荒研究類似:在上個世紀六十年代初三年饑荒出生的嬰幼兒成年後更容易患糖尿病。這個結果也發表於2010年的《糖尿病》雜誌上。

    年齡那樣小,為甚有糖尿病?

    容易的糖尿病的人,現在不單單集中在成年人身上,其患病的趨勢越來越年輕化,為什麼那麼多年輕人身患糖尿病。

    文章指出,以下幾個原因:

    生活可口可樂化:就是現在的年輕人從嬰幼兒時期,可能就開始喝各種含糖飲料,尤其是含有果葡糖漿原料的飲料,以及食用過多的含有反式脂肪酸的奶製品。

    有研究認為,人類在上個世紀“最偉大”的“反人類”發明,就是果葡糖漿反式脂肪酸

    這兩種東西,作為食品新增或原料,大量應用於飲料和食品當中。

    他們可大大提升糖尿病的發病率和減小年齡。

    久坐不動的一代

    現在的孩子還運動嗎?或者說有多少人在運動。

    我們的身邊有多少小小年紀,就成為小胖墩?

    看電視、耍手機、玩遊戲...久坐不動,小胖墩,糖尿病。

    事情都是這樣關聯起來的。

    美國“窮人”多,中國“富人”多

    要說得糖尿病的人,在美國是窮人多,而在中國,確實比較有錢的人得糖尿病的多。

    這兩類人相同的特點是,大吃大喝,不運動,生活不節制,飲食不控制,加班熬夜...然後,糖尿病就悄悄地找上了他。

    但願這些回答能讓題主滿意。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洋蔥頭歷險記》主要寫了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