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大行星中離太陽最遠、質量最小的要算冥王星了。它在遠離太陽59億千米的寒冷陰暗的太空中蹣跚前行,這情形和羅馬神話中住在陰森森的地下宮殿裡的冥王普魯託非常相似。因此,人們稱其為普魯託(Pluto),在天文學中是普魯託英文名字前兩個字母,又是對冥王星發現有推動之功的美國天文學家洛韋爾(PercivalLowell)姓名的縮寫。
冥王星是最晚發現的一顆行星,和天王星、海王星的發現相比,冥王星的發現可算得上“好事多磨”。冥王星的亮度很弱,只有15等,即使在大望遠鏡拍攝的照片上,它和普通的恆星也沒有什麼差別,要想在幾十萬顆星星中找到它,真好比是大海撈針。
在尋找冥王星的工作中,天文愛好者出身的美國天文學家洛韋爾詳細計算了這顆未知行星的位置,用望遠鏡仔細尋找,付出了十幾年的心血。直到1916年11月16日,他突然去世。
1925年,洛韋爾的兄弟捐獻了一架口徑32.5釐米的大視場照相望遠鏡,效能非常好,為繼續搜尋新行星提供了優越的條件。1929年,洛韋爾天文臺臺長邀請湯博(ClydeWilliamTombaugh)加入未知行星的搜尋行列。他們一個一個天區地搜尋,拍攝了大量底片,並對每張底片進行細心地檢查,工作艱苦、乏味。1930年1月21日,湯博終於在雙子星座的底片中發現了這顆新行星。
質量:0.0024地球質量
半徑:1350千米
週期:90465日
軌道半長徑:39.87天文單位
軌道偏心率:0.256
軌道傾角:17.1°
奇特的軌道
冥王星在發現之初曾被認為是一顆位於海王星軌道外的行星,但後來的事實證明並非完全如此。譬如,在1979年1月21日~1999年3月14日這段時間,冥王星就比海王星更靠近太陽。這是由於冥王星軌道的偏心率、軌道面對黃道面的傾角都比其它行星大。冥王星在近日點附近時比海王星離太陽還近,這時海王星成了離太陽最遠的行星。每隔一段時間,冥王星和海王星會彼此接近,在黃道投影圖上兩顆行星的軌道交叉。但不必擔心它們會碰撞,因為它們的軌道平面並不重合,即使在交叉點附近,它們之間的距離仍然是很大的。它們會像運行於立體交叉公路上的車輛一樣,各自飛馳而過。
衛星的發現
1978年7月,美國海軍天文臺的克里斯蒂在研究冥王星的照片時,偶然發現冥王星小小的圓面略有拉長。他把1970年以來所有的冥王星照片都找出來,結果發現這一現象是有規律地出現的,於是他斷定冥王星有一顆衛星。由於冥王星離我們實在太遠了,以致在大望遠鏡裡也不能把冥王星和它的衛星分開。這好比氣象站的風速計,一根橫杆連著兩個圓球,在疾風中旋轉。從遠處看去,兩個圓球融成一體,只能察覺出它時圓時扁的變化。冥王星的衛星被命名為查龍(Charon)。在希臘神話中查龍是普魯託的一個役卒,專在冥海上渡亡靈。查龍的公轉週期與冥王星的自轉週期一樣,都是6.39日。
冥王星直徑有多大
由於冥王星太暗太小,發現後很長時間不能確定它的大小。最早估計它的直徑是6600千米,1949年改為10000千米。1950年,柯伊伯用新建的5米望遠鏡將其修正為6000千米,1965年又用冥王星掩暗星的方法定出直徑的上限為5500千米。1977年發現冥王星表面是冰凍的甲烷,按其反照率測算,冥王星的直徑縮小到2700米。1980年用夏威夷莫納克亞山上的3.6米紅外望遠鏡測出的冥王星直徑在2600~4000千米之間,查龍直徑為2000千米。近年一些天文學家觀測指出,冥王星的直徑約為2400千米,比月球(3475千米)還小,而查龍直徑為1180千米,它與冥王星直徑之比是2:1,是九大行星中行星與衛星直徑之比最大的。所以,有人說冥王星和它的衛星更像一個雙行星系統。
未知數最多的行星
冥王星發現至今只有60多年,再加上又小又遠,是目前大行星中面目最為模糊的一顆。20世紀70年代和80年代是太陽系航天探測的黃金時代,九大行星中已有8顆被行星際探測器近探過,只有冥王星是航天器未涉足的死角。在各種天文書刊中給出的行星引數表上,冥王星這一欄留下的空白最多,即使被列出資料,有不少也被打上問號,表示不準確。
除了一大串未知數外,人們對冥王星的身份也有懷疑。冥王星的直徑、質量是行星中最小的,密度為每立方厘米1.8~2.1克,反照率為50%~60%,這同外行星的幾顆大衛星很相似。冥衛星究竟是行星還是衛星?或是一顆大的小行星?然而,不管它是什麼,作為太陽系遙遠邊界上的一個天體,它的神秘感對天文學家有很大的吸引力。相信不久的將來,隨著探測技術的發展,冥王星將成為行星天文學的熱門課題。
有冥外行星嗎?
哥白尼提出日心說時,土星是太陽系的邊界,後來隨著天王星、海王星和冥王星的發現,太陽系邊界一次次外延。然而從理論上說,太陽系的範圍應比現在的九大行星的範圍大幹百倍,甚至上萬倍。太陽系中是否還存在冥外行星?對此,天文學家做了十分浩繁和艱苦的工作。湯博在發現冥王星後的14年裡,一直在用發現冥王星的方法尋找冥外行星。他用閃視比較儀仔細檢查了362對底片(這些底片所覆蓋的面積大約為全天的70%),從每張底片中尋找可能存在的新行星。他發現了大量新天體,卻沒有冥外行星。科學家認為冥外行星如果存在,勢必會使飛近它的探測器受到攝動,其影響足可以在探測器的執行軌道中反映出來。然而旅行者號探測器在飛越過海王星和冥王星軌道之後,執行正常,沒有提供一點點證明未知天體存在的蛛絲馬跡。到底有沒有冥外行星,目前還是一個待解之謎
距地球5900000000km
新華網布拉格8月24日電位居太陽系九大行星末席70多年的冥王星,自發現之日起地位就備受爭議。經過天文學界多年的爭論以及本屆國際天文學聯合會大會上數天的爭吵,冥王星終於“慘遭降級”,被驅逐出了行星家族。
從此之後,這個遊走在太陽系邊緣的天體將只能與其他一些差不多大的“兄弟姐妹”一道被稱為“矮行星”。
根據國際天文學聯合會大會24日透過的新定義,“行星”指的是圍繞太陽運轉、自身引力足以克服其剛體力而使天體呈圓球狀、並且能夠清除其軌道附近其他物體的天體。按照新的定義,太陽系行星將包括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和海王星,它們都是在1900年以前被發現的。
根據新定義,同樣具有足夠質量、呈圓球形,但不能清除其軌道附近其他物體的天體被稱為“矮行星”。冥王星是一顆矮行星。其他圍繞太陽運轉但不符合上述條件的物體被統稱為“太陽系小天體”。
九大行星中離太陽最遠、質量最小的要算冥王星了。它在遠離太陽59億千米的寒冷陰暗的太空中蹣跚前行,這情形和羅馬神話中住在陰森森的地下宮殿裡的冥王普魯託非常相似。因此,人們稱其為普魯託(Pluto),在天文學中是普魯託英文名字前兩個字母,又是對冥王星發現有推動之功的美國天文學家洛韋爾(PercivalLowell)姓名的縮寫。
冥王星是最晚發現的一顆行星,和天王星、海王星的發現相比,冥王星的發現可算得上“好事多磨”。冥王星的亮度很弱,只有15等,即使在大望遠鏡拍攝的照片上,它和普通的恆星也沒有什麼差別,要想在幾十萬顆星星中找到它,真好比是大海撈針。
在尋找冥王星的工作中,天文愛好者出身的美國天文學家洛韋爾詳細計算了這顆未知行星的位置,用望遠鏡仔細尋找,付出了十幾年的心血。直到1916年11月16日,他突然去世。
1925年,洛韋爾的兄弟捐獻了一架口徑32.5釐米的大視場照相望遠鏡,效能非常好,為繼續搜尋新行星提供了優越的條件。1929年,洛韋爾天文臺臺長邀請湯博(ClydeWilliamTombaugh)加入未知行星的搜尋行列。他們一個一個天區地搜尋,拍攝了大量底片,並對每張底片進行細心地檢查,工作艱苦、乏味。1930年1月21日,湯博終於在雙子星座的底片中發現了這顆新行星。
質量:0.0024地球質量
半徑:1350千米
週期:90465日
軌道半長徑:39.87天文單位
軌道偏心率:0.256
軌道傾角:17.1°
奇特的軌道
冥王星在發現之初曾被認為是一顆位於海王星軌道外的行星,但後來的事實證明並非完全如此。譬如,在1979年1月21日~1999年3月14日這段時間,冥王星就比海王星更靠近太陽。這是由於冥王星軌道的偏心率、軌道面對黃道面的傾角都比其它行星大。冥王星在近日點附近時比海王星離太陽還近,這時海王星成了離太陽最遠的行星。每隔一段時間,冥王星和海王星會彼此接近,在黃道投影圖上兩顆行星的軌道交叉。但不必擔心它們會碰撞,因為它們的軌道平面並不重合,即使在交叉點附近,它們之間的距離仍然是很大的。它們會像運行於立體交叉公路上的車輛一樣,各自飛馳而過。
衛星的發現
1978年7月,美國海軍天文臺的克里斯蒂在研究冥王星的照片時,偶然發現冥王星小小的圓面略有拉長。他把1970年以來所有的冥王星照片都找出來,結果發現這一現象是有規律地出現的,於是他斷定冥王星有一顆衛星。由於冥王星離我們實在太遠了,以致在大望遠鏡裡也不能把冥王星和它的衛星分開。這好比氣象站的風速計,一根橫杆連著兩個圓球,在疾風中旋轉。從遠處看去,兩個圓球融成一體,只能察覺出它時圓時扁的變化。冥王星的衛星被命名為查龍(Charon)。在希臘神話中查龍是普魯託的一個役卒,專在冥海上渡亡靈。查龍的公轉週期與冥王星的自轉週期一樣,都是6.39日。
冥王星直徑有多大
由於冥王星太暗太小,發現後很長時間不能確定它的大小。最早估計它的直徑是6600千米,1949年改為10000千米。1950年,柯伊伯用新建的5米望遠鏡將其修正為6000千米,1965年又用冥王星掩暗星的方法定出直徑的上限為5500千米。1977年發現冥王星表面是冰凍的甲烷,按其反照率測算,冥王星的直徑縮小到2700米。1980年用夏威夷莫納克亞山上的3.6米紅外望遠鏡測出的冥王星直徑在2600~4000千米之間,查龍直徑為2000千米。近年一些天文學家觀測指出,冥王星的直徑約為2400千米,比月球(3475千米)還小,而查龍直徑為1180千米,它與冥王星直徑之比是2:1,是九大行星中行星與衛星直徑之比最大的。所以,有人說冥王星和它的衛星更像一個雙行星系統。
未知數最多的行星
冥王星發現至今只有60多年,再加上又小又遠,是目前大行星中面目最為模糊的一顆。20世紀70年代和80年代是太陽系航天探測的黃金時代,九大行星中已有8顆被行星際探測器近探過,只有冥王星是航天器未涉足的死角。在各種天文書刊中給出的行星引數表上,冥王星這一欄留下的空白最多,即使被列出資料,有不少也被打上問號,表示不準確。
除了一大串未知數外,人們對冥王星的身份也有懷疑。冥王星的直徑、質量是行星中最小的,密度為每立方厘米1.8~2.1克,反照率為50%~60%,這同外行星的幾顆大衛星很相似。冥衛星究竟是行星還是衛星?或是一顆大的小行星?然而,不管它是什麼,作為太陽系遙遠邊界上的一個天體,它的神秘感對天文學家有很大的吸引力。相信不久的將來,隨著探測技術的發展,冥王星將成為行星天文學的熱門課題。
有冥外行星嗎?
哥白尼提出日心說時,土星是太陽系的邊界,後來隨著天王星、海王星和冥王星的發現,太陽系邊界一次次外延。然而從理論上說,太陽系的範圍應比現在的九大行星的範圍大幹百倍,甚至上萬倍。太陽系中是否還存在冥外行星?對此,天文學家做了十分浩繁和艱苦的工作。湯博在發現冥王星後的14年裡,一直在用發現冥王星的方法尋找冥外行星。他用閃視比較儀仔細檢查了362對底片(這些底片所覆蓋的面積大約為全天的70%),從每張底片中尋找可能存在的新行星。他發現了大量新天體,卻沒有冥外行星。科學家認為冥外行星如果存在,勢必會使飛近它的探測器受到攝動,其影響足可以在探測器的執行軌道中反映出來。然而旅行者號探測器在飛越過海王星和冥王星軌道之後,執行正常,沒有提供一點點證明未知天體存在的蛛絲馬跡。到底有沒有冥外行星,目前還是一個待解之謎
距地球5900000000km
新華網布拉格8月24日電位居太陽系九大行星末席70多年的冥王星,自發現之日起地位就備受爭議。經過天文學界多年的爭論以及本屆國際天文學聯合會大會上數天的爭吵,冥王星終於“慘遭降級”,被驅逐出了行星家族。
從此之後,這個遊走在太陽系邊緣的天體將只能與其他一些差不多大的“兄弟姐妹”一道被稱為“矮行星”。
根據國際天文學聯合會大會24日透過的新定義,“行星”指的是圍繞太陽運轉、自身引力足以克服其剛體力而使天體呈圓球狀、並且能夠清除其軌道附近其他物體的天體。按照新的定義,太陽系行星將包括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和海王星,它們都是在1900年以前被發現的。
根據新定義,同樣具有足夠質量、呈圓球形,但不能清除其軌道附近其他物體的天體被稱為“矮行星”。冥王星是一顆矮行星。其他圍繞太陽運轉但不符合上述條件的物體被統稱為“太陽系小天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