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醉飲一曲嘆往事
-
2 # 強哥書畫
行書是當前最流行的書體,在不影響認讀的情況下,字型非常瀟灑流暢自然。
何為風格?我認為就是特點和特色,就是與眾不同的東西才叫風格。這就好比很多人抨擊二田楷書一樣,我認為就是因為二田的楷書和歐陽詢寫的很接近的原因。因為有句話叫多而俗,物以稀為貴。甚至是楷書鼻祖歐陽詢的字就很俗的緣故。學習歐體的人多了,它就俗了。但是,我們看待書法就必須雅俗共賞。
我們在舉個例子,就是已故的書法泰斗級別人物啟功先生,他的字就很有個人風格,取古法之精髓,取百家之長,自成一體。只要是出現和啟功先生的字有點像的時候,就被稱為是啟體。啟功先生的書法別具一格,用筆流暢自如,線條粗細對比比較明顯,結構張弛有度。
其實,雖然說很多書法愛好者臨摹的都是一個貼,最後到自己創作的時候,那麼就各有各的風格和特色。因為世界上就沒有兩片相同的樹葉。即使很像,但是也是不同的!因為每個人的用筆手法和對結構的把握都不同,所以寫出來的字型可能也是不同的。
所以說,我認為用筆和結構對行書風格的影響是很大的。因為有些人用筆收斂一些寫出的字就穩重一些,但是有些人用筆很大膽,那麼寫出來的字就很放的感覺,甚至當把字的結構理解很深刻的時候,那麼在筆法上會有誇張手法的。
強哥淺談,插圖是強哥硬筆書法習作!
-
3 # 翰墨今香
用筆、結構對行書的風格影響很大,因為書法的主要組成內容就是三部分:用筆、結構、章法。下面我從兩條線來分析一下用筆、結構對行書風格的影響,一個是王羲之的筆法,一個是顏真卿的筆法。
王羲之筆法、結字王羲之的筆法是什麼特徵?簡單概括就是用筆多露鋒、方折。
上面兩張圖是我擷取王羲之《蘭亭序》上面的字,大家可以注意觀察一下,入筆幾乎全部是露鋒入筆,留下一個很尖的筆鋒。而這還是馮承素鉤摹出來的字,如果是原帖的話,應該是更厲害了,纖毫畢現。這是王羲之行書用筆一大特點,就是露鋒入筆。
上圖是王羲之的《喪亂帖》,入筆也多是露鋒,凌空切入形成一個很方的切面,我圖中紅線都畫出來了。而轉折處多用折筆,在轉折處形成一個很方整的圭角。當然,王羲之也不是一味地只是用露鋒、方筆,他也會用到藏鋒、使轉的筆法,也有很圓潤的地方,方圓結合,但是方筆較多。
而結字方面,王羲之非常善於變化,曲直相兼,相同的偏旁有寬有窄,同一個字在一幅字中極盡變化只能事。正如孫過庭《書畫》所認為的“數畫並施,其形各異,眾星齊列,為體互乖”。
因此,他的行書給人以遒勁秀美,瀟灑多姿的感覺,後世評價他:“如謝家子弟,縱復不端正者,爽爽有一種風氣。”他也開創了行書妍美書風。
顏真卿筆法、結構顏真卿行書的筆法特點簡單概括就是:藏鋒、使轉。
上圖是顏真卿的《爭座位貼》,我們注意觀察一下,顏真卿的行書,入筆多是藏鋒,而且筆鋒是藏在筆畫中間,特別是豎向筆畫,很多都是這樣處理的,因此起筆的地方是很圓潤的感覺,例如我上圖中紅線勾畫出的地方。轉折的地方,就是我藍筆勾出的地方,變方折為使轉。因此,我們通篇看過去,藏鋒、圓筆比較多,因此後人評價顏真卿的用筆是有“篆籀氣”就是這個意思。
王羲之的結體多內擫,而顏真卿的結體風格是外拓,因此給人以寬綽、疏朗、形散神斂的感覺。
王羲之和顏真卿這兩種不同的用筆和結字風格,對後世的影響非常大。宋代的行書主要就是受此二人的影響,我們看宋四家的行書,用筆多是顏真卿的筆意,包括米芾、蘇軾、黃庭堅和蔡襄,多是藏鋒入筆,豎向筆畫藏鋒於內。你像顏真卿的傳世作品《湖州帖》,經專家分析就很可能是米芾所書。由此可見,顏真卿的書法對宋代書法的影響是很深的。而宋代的尚意書風又使得他們非常向往魏晉之風,因此在結字上則是多吸取王羲之的風格。
到了元代的時候,趙孟頫又扛起了復古的大旗,從筆法到結體全部繼承學習王羲之的風格,受他的影響,整個元代幾乎都是崇尚魏晉書風。明清基本上都是在王羲之和顏真卿的影響之下,有摻入了宋代書法的影響。但是筆法上主要就是二王和顏真卿的融合,結體上則是加入了時代的脈搏。
以上只是南山淺見,肯定有不當之處,還望高手指正。
-
4 # 麓風軒
1、何為書法風格
書法藝術風格是作品中表現出來的書家獨特的創作個性,是彰顯一位書家作品中比較恆定的創作特色的綜合。
2、書法風格形成的影響因素一個人的書法風格會受到很多因素的影響,比如說個性氣質及審美趣味、書法的表現形式與技巧等等。題主所問的用筆、結構對行書風格的影響,實際就是書法表現技巧對風格的影響。
3、用筆和結構對書法風格的影響從筆法上來說,用中鋒與用側鋒不同,用方筆與圓筆有別,用筆精細與和粗獷又不一樣,線條的粗細、長短對人的視覺也不相同,從結構上來說,方圓結構、開張收放這些都會形成不同行書風格。
4、舉例說明理論不多說。以米芾為例,喜歡中側鋒兼施,方圓筆並用,形成了八面出鋒的獨有藝術風格(見圖一);以顏真卿為例,他的楷書和行書都比較方正,結構外拓,這樣就形成氣勢雄健,力沉勢足,大氣磅礴的藝術風格(見圖二)。
蘇東坡用筆喜歡短鋒,用墨豐腴,結構扁平,與毆體字形的修長相反,形成了溫良敦厚、肥扁樸拙的藝術風格,被黃庭堅嘲笑為“石壓蛤蟆體”(見圖三);黃庭堅用筆如長槍大戟,筆畫一波三折,氣勢開張,筆畫縱橫舒展如枝條,形成中宮緊收、四緣發散的行書風格,被蘇軾嘲笑為“死蛇掛樹體”(見圖四)。
以上這些都是用筆、結構對行書風格的影響例子。學習的時候可以多多揣摩一下。
回覆列表
行書是介於揩書、草書之間的一種字型,是楷書的草化或草書的楷化。行書的筆勢不像草書那樣潦草,也不要求楷書那樣端正。特點如下:一、 大小相兼。每個字呈現大小不同,存在著一個字的筆與筆相連,字與字之間的連帶,既有實連,也有意連,有斷有連,顧盼呼應。二、 收放結合。線條短的為收,線條長的為放;回鋒為收,側鋒為放;多數是左收右放,上收下放,但也可以互相轉換,不排除左放右收,上放下收。三、 疏密得體。上密下疏,左密右疏,內密外疏。中宮緊結,凡是框進去的留白越小越好,畫圈的筆畫留白也是越小越好。佈局上字距緊壓,行距拉開,跌撲縱躍,蒼勁多姿。四、 濃淡相融。書寫應輕鬆、活潑、迅捷,掌握好疾與遲、動與靜的結合。墨色安排上應首字為濃,末字為枯。線條長細短粗,輕重適宜,濃淡相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