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兒科醫生鮑秀蘭

    運動發育遲緩又稱為精神運動發育遲緩,主要特徵是反應遲緩、智慧不全、運動的協調差、社會適應能力弱、身體發軟或發硬、自發運動減少、手握拳等。研究表明,嬰幼兒期的大腦可塑性最強,對其實施治療與護理干預可逆轉其運動發育遲緩,否則可使患兒遺留不同程度的認知與行為缺陷。

    護理需要醫生對患兒的情況評定,然後制定科學的患兒運動護理方案,以下只是對護理方案做簡單的舉例。

    運動護理:物理運動療法和作業治療,根據運動落後的水平設定訓練目標和糾正異常姿勢及反射,誘導正確姿勢反射及調節肌張力,設計遊戲作業活動,克服協調性的肌張力低下、痙攣強直、不隨意運動及改善和預防運動功能障礙,使患兒獲得動作能力。對1歲以下的患兒做早期綜合訓練、被動操或做抬頭、翻身、站立、坐位活動、手的抓握和放鬆、伸手、手的認知等訓練,1歲以上的患兒進行俯臥位雙手支撐、坐位活動、行走等主動運動訓練,同時抑制所有患兒異常姿勢。每次患兒運動訓練15min左右,3次/d,10d為1個療程。

    感知覺護理:增加所有患兒的聽覺、視覺的刺激頻率,如向其播放宮音、羽音等,30min/次,1次/d,在患兒的房間內適當佈置一些花、草等,激發聽視覺機能潛能。經常帶領患兒去公園、廣場等場所,因為嬰幼兒一般對外界的顏色與聲音刺激感覺更敏感,以便激發其視覺與聽覺,促進腦發育。家長應該和孩子多互動,包括眼神、言語、肢體的互動,不但能刺激孩子視聽覺,對增加親子依戀也有很大幫助。

    認知與言語護理:患兒比較喜歡且敏感度較高的圖片、漫畫、外界人或物等,護理人員要按照1次/d的頻率,不斷用這些去刺激患兒,增加其認知。1歲以上的患兒要使其模仿說話。在這個過程中,要不斷挑逗患兒,使其對語言更有興趣。

    心理護理:護理人員要透過科學的方法正確評估患兒心理發展狀態與患兒的心理需求,及時診斷患兒心理發展偏移情況,並將這些心理情況及時向心理醫生反應,然後根據醫生指導對其進行矯治。另外,要及時滿足患兒的心理需求,如患兒一般都需要父母的陪同、挑逗、玩具等。

    其他護理:①推拿按摩護理:每天對患兒實施循經點穴按摩法推拿按摩,10min/d。②全面檢查:在患兒常規身體檢查之上,還要對患兒的整體發育、營養情況、智力發育等檢查與評估。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20世紀末法國法律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