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的就是這個道理。原文:問楛者,勿告也;告楛者,勿問也;說楛者,勿聽也。有爭氣者,勿與辯也。故必由其道至,然後接之;非其道則避之。故禮恭,而後可與言道之方;辭順,而後可與言道之理;色從而後可與言道之致。翻譯:如果有人前來向你請教不合禮法之事,不要回答;前來訴說不合禮法之事,不要去追問;在你面前談論不合禮法之事,不要去參與;態度野蠻好爭意氣的,別與他爭辯。所以,一定要是合乎禮義之道的,才給予接待;不合乎禮義之道的,就回避他;因此,對於恭敬有禮的人,才可與之談道的宗旨;對於言辭和順的人,才可與之談道的內容;態度誠懇的,才可與之論及道的精深義蘊。所以,跟不可與之交談的交談,那叫做浮躁;跟可與交談的不談那叫怠慢;不看對方迴應而隨便談話的叫盲目。因此,君子不可浮躁、也不可怠慢、更不可盲目,要謹慎地對待每位前來求教的人。《詩經》說:“不浮躁不怠慢,才是天子所讚許的。”說的就是這個道理。此文出自先秦·荀子 《勸學》擴充套件資料寫作背景:戰國時期,奴隸制度進一步崩潰,封建制度逐步形成,歷史經歷著劃時代的變革。許多思想家從不同的立場和角度出發,對當時的社會變革發表各自的主張,並逐漸形成墨家、儒家、道家和法家等不同的派別,歷史上稱之為“諸子百家”。諸子百家紛紛著書立說,宣傳自己的主張,批評別人,出現了“百家爭鳴”的局面。荀子是戰國後期儒家的代表人物。他認為自然界的存在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但人們可以用主觀努力去認識它,順應它,運用它。為了揭示後天學習的重要意義,他創作了《勸學》一文。這篇文章各段的條理十分清楚,基本上是每段闡述一個具體問題,而且總在文章的開頭、結尾部分作出明確的交代。例如,文章的第一句寫道:“君子曰:學不可以已。”這既是全文的一箇中心論題,也是第一段所要開始闡述的內容。而後面的“君子博學而日參省乎己,則知明而行無過矣”,明確而有力地照應首句,收束了上文,並且清楚地點明瞭首段的中心思想。又如用“吾嘗終日而思矣,不如須臾之所學也”來說明個人獨自冥思苦想遠不如學習有益,又列舉了“登高而招”“順風而呼”“假輿馬”“假舟楫”等幾個生活中十分常見而又極有說服力的比喻,而後有力地小結道:“君子生(性)非異也,善假於物也。”在這裡,荀子從他的“性惡論”觀點出發,指出君子的天性也是惡的,其所以不同於眾人,就在於他善於向良師益友學習嘉言懿行,以改變自己的不良天性。這個“物”字就從“舟楫”“輿馬”之類,變成了學習的內容,文字也就逐漸深化了。這裡舉的兩個例子,都是首尾相互照應的,也有一些段落,只在段首揭示該段中心,或者只在段末予以適當概括。總之,目的相同而方式卻並不死板。先秦諸子的哲理散文,一般都比較難讀,荀子這種謹嚴、樸實的寫作方法,對幫助讀者掌握各段文章的基本內容,是十分有效的。作者簡介:荀子(約前313-前238),名況,時人尊而號為“卿”,西漢時為避漢宣帝劉詢諱,又稱孫卿,因“荀”與“孫”二字古音相通。戰國末期趙國猗氏(今山西安澤縣)人,先秦儒家後期的代表人物。曾兩次到當時齊國的文化中心稷下(今山東臨淄)遊學,擔任過列大夫的祭酒(學宮領袖)。還到過秦國,拜見了秦昭王。後來到楚國,任蘭陵(今屬山東)令。荀子對儒家思想有所發展,提倡“性惡論”,其學說常被後人拿來跟孟子的“性善說”比較。荀子對重新整理儒家典籍也有相當顯著的貢獻。與其弟子撰有《荀子》一書。荀卿,是趙華人。五十歲的時候才到齊國來遊說講學。鄒衍的學說曲折誇大而多空洞的論辯;鄒奭的文章完備周密但難以實行;淳于髡,若與他相處日久,時常學到一些精闢的言論。
說的就是這個道理。原文:問楛者,勿告也;告楛者,勿問也;說楛者,勿聽也。有爭氣者,勿與辯也。故必由其道至,然後接之;非其道則避之。故禮恭,而後可與言道之方;辭順,而後可與言道之理;色從而後可與言道之致。翻譯:如果有人前來向你請教不合禮法之事,不要回答;前來訴說不合禮法之事,不要去追問;在你面前談論不合禮法之事,不要去參與;態度野蠻好爭意氣的,別與他爭辯。所以,一定要是合乎禮義之道的,才給予接待;不合乎禮義之道的,就回避他;因此,對於恭敬有禮的人,才可與之談道的宗旨;對於言辭和順的人,才可與之談道的內容;態度誠懇的,才可與之論及道的精深義蘊。所以,跟不可與之交談的交談,那叫做浮躁;跟可與交談的不談那叫怠慢;不看對方迴應而隨便談話的叫盲目。因此,君子不可浮躁、也不可怠慢、更不可盲目,要謹慎地對待每位前來求教的人。《詩經》說:“不浮躁不怠慢,才是天子所讚許的。”說的就是這個道理。此文出自先秦·荀子 《勸學》擴充套件資料寫作背景:戰國時期,奴隸制度進一步崩潰,封建制度逐步形成,歷史經歷著劃時代的變革。許多思想家從不同的立場和角度出發,對當時的社會變革發表各自的主張,並逐漸形成墨家、儒家、道家和法家等不同的派別,歷史上稱之為“諸子百家”。諸子百家紛紛著書立說,宣傳自己的主張,批評別人,出現了“百家爭鳴”的局面。荀子是戰國後期儒家的代表人物。他認為自然界的存在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但人們可以用主觀努力去認識它,順應它,運用它。為了揭示後天學習的重要意義,他創作了《勸學》一文。這篇文章各段的條理十分清楚,基本上是每段闡述一個具體問題,而且總在文章的開頭、結尾部分作出明確的交代。例如,文章的第一句寫道:“君子曰:學不可以已。”這既是全文的一箇中心論題,也是第一段所要開始闡述的內容。而後面的“君子博學而日參省乎己,則知明而行無過矣”,明確而有力地照應首句,收束了上文,並且清楚地點明瞭首段的中心思想。又如用“吾嘗終日而思矣,不如須臾之所學也”來說明個人獨自冥思苦想遠不如學習有益,又列舉了“登高而招”“順風而呼”“假輿馬”“假舟楫”等幾個生活中十分常見而又極有說服力的比喻,而後有力地小結道:“君子生(性)非異也,善假於物也。”在這裡,荀子從他的“性惡論”觀點出發,指出君子的天性也是惡的,其所以不同於眾人,就在於他善於向良師益友學習嘉言懿行,以改變自己的不良天性。這個“物”字就從“舟楫”“輿馬”之類,變成了學習的內容,文字也就逐漸深化了。這裡舉的兩個例子,都是首尾相互照應的,也有一些段落,只在段首揭示該段中心,或者只在段末予以適當概括。總之,目的相同而方式卻並不死板。先秦諸子的哲理散文,一般都比較難讀,荀子這種謹嚴、樸實的寫作方法,對幫助讀者掌握各段文章的基本內容,是十分有效的。作者簡介:荀子(約前313-前238),名況,時人尊而號為“卿”,西漢時為避漢宣帝劉詢諱,又稱孫卿,因“荀”與“孫”二字古音相通。戰國末期趙國猗氏(今山西安澤縣)人,先秦儒家後期的代表人物。曾兩次到當時齊國的文化中心稷下(今山東臨淄)遊學,擔任過列大夫的祭酒(學宮領袖)。還到過秦國,拜見了秦昭王。後來到楚國,任蘭陵(今屬山東)令。荀子對儒家思想有所發展,提倡“性惡論”,其學說常被後人拿來跟孟子的“性善說”比較。荀子對重新整理儒家典籍也有相當顯著的貢獻。與其弟子撰有《荀子》一書。荀卿,是趙華人。五十歲的時候才到齊國來遊說講學。鄒衍的學說曲折誇大而多空洞的論辯;鄒奭的文章完備周密但難以實行;淳于髡,若與他相處日久,時常學到一些精闢的言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