蜜蜂的生活習性
1、多食性,即在不同科的植物上或從一定顏色的花上(不限植物種類)採食花粉和花蜜,如意蜂和蜜蜂。
2、寡食性,即自近緣科、屬的植物花上採食,如苜蓿準蜂。
3、單食性,即僅自某一種植物或近緣種上採食,如矢車菊花地蜂。蜜蜂各種類採訪的花朵與口器的長短有密切關係:例如隧蜂科、地蜂科、分舌蜂科等口器較短的種類採訪薔薇科、十字花科、傘形科、毛茛科開放的花朵;而切葉蜂科、條蜂科和蜜蜂科的種類由於口器較長,則採訪豆科、唇形科等具深花管的花朵。
4、寄生性,雌蜂不築巢,在寄主的巢內產卵。幼齡幼蟲一般具有大的頭和上顎,用以破壞寄主的卵或幼齡幼蟲。蜜蜂的築巢本能複雜,築巢地點、時間和巢的結構多樣。築巢時間一般在植物的盛花期。根據築巢的地點和巢的質地,可分為以下幾類:
①營社會性生活的種類以自身分泌的蠟作脾,如蜜蜂屬、無刺蜂屬、麥蜂屬等。巢室為六角形。
②在土中築巢的種類最多,巢室內部塗以蠟和唾液的混合物,以保持巢室內的溼度。
③利用植物組織築巢的更為多樣,例如切葉蜂屬可把植物葉片捲成筒狀成為巢室,置放於自然空洞中;黃斑蜂屬利用植物茸毛在莖上作成疣狀的巢;蘆蜂屬和葉舌蜂屬在枯死的植物莖幹內築巢;熊蜂屬的一些種類在樹林的枯枝落葉下營巢;木蜂屬在木材中鑽孔為巢,等等。
④其他如石蜂屬利用唾液將小砂石粘連成巢,壁蜂屬在蛞蝓殼內築巢等等。
5、社會性
蜜蜂過群居生活,蜜蜂群體中有蜂王、工蜂和雄蜂(Drone)三種類型,群體中有一隻蜂后(有些例外情形有兩隻蜂后),1萬到15萬工蜂,500到1500只雄蜂。蜜蜂為取得食物不停的工作,白天採蜜、晚上釀蜜,同時替果樹完成授粉任務,為農作物授粉的重要媒介。
雌蜂和雄蜂生活在同一巢中,但在形態、生理和勞動分工方面均有區別。雌性個體較大,專營產卵生殖,雄性比雌性小,專司交配,交配後即死亡;工蜂個體較小,是生殖器發育不全的雌蜂,專司築巢、採集食料、哺育幼蟲、清理巢室和調節巢溼等。意蜂和蜜蜂都是社會性種類。此外還有熊蜂屬、熱帶無刺蜂屬、麥蜂屬等。
在蜜蜂社會里,它們仍然過著一種母系氏族生活。在它們這個群體大家族的成員中,有一個蜂王(蜂后),它是具有生殖能力的雌蜂,負責產卵繁殖後代,同時“統治”這個大家族。蜂王雖然經過交配,但不是所產的卵都受了精。它可以根據群體大家族的需要,產下受精卵工蜂喂以花粉、蜜蜂21天后發育成雌蜂(沒有生殖能力的工蜂);也可以產下未受精卵,24天后發育成雄蜂。當這個群體大家族成員繁衍太多而造成擁擠時,就要分群。分群的過程是這樣的:由工蜂製造特殊的蜂房 ——王臺,蜂王在王臺內產下受精卵;小幼蟲孵出後,工蜂給以特殊待遇,用它們體內製造的高營養的蜂王漿飼餵,16天后這個小幼蟲發育為成蟲時,就成了具有生殖能力的新蜂王,老蜂王即率領一部分工蜂飛去另成立新群。中華蜜蜂Apis cerana Fabr.和義大利蜜蜂A. mellifera L.都是普遍飼養的益蟲,在飼養過程中,新蜂王出世後就要人工替它分群,否則會有一個蜂王帶領一批工蜂離開蜂巢飛走而損失蜂群的生產力。
蜜蜂築巢方式
蜜蜂不僅十分勤勞,而且還是一個高明的建築師,它的築巢技能常令人歎為觀止。從教學角度來看,如果整個平面都由正多邊形來鋪滿,那麼,只有正三角形、正六邊形和正方形這三種圖形可以完成。然而,蜜蜂在建築蜂房時,正是選擇了角數最多的正六邊形。整個蜂房由無數個正六稜柱狀的蜂巢組成,緊密而有序地排列在一起。這種結構不僅非常符合實際需要,而且還十分精巧奇妙。
長期以來,蜜蜂築巢的技能引起了許許多多科學家的注意。早在2200多年前,古希臘數學家巴普士就仔細地觀察並研究了精巧奇妙的蜂房結構。在其著作《數學彙編》中,巴普士這樣寫道:“蜂房裡到處是等邊等角的正多邊形圖案,非常勻稱規則。”而著名的天文學家開普勒也曾經說過:“這種充滿空間的對稱蜂房的角,應該與稜形12面體的角相同。”法國天文學家馬拉爾弟則親自測量了很多的蜂房,結果發現:每個正六邊形鳳巢的底,均是由3個完全相同的稜形拼成的;同時,他還測量出每個稜形的的銳角均為70度2分,鈍角都是109度28分。
18世紀初,法國哲學家列奧繆拉提出這樣一個設想:以這樣的角度建造起來的蜂房,應當是相同容積中最省材料的。為了證實自己的這個猜測,列奧繆拉便向巴黎科學院院士、瑞士數學家克尼格請教。克尼格用高等數學的方法對這個數學上的極位問題做了大量計算,最後的結論是要建造出相同容積中最省材料的蜂房,每個稜形的銳角應為70度34分,鈍角應該為109度26分。這個結論與蜂房的實際數值僅差2分,這麼小的誤差當然可以忽略不計了。
蜜蜂的生活習性
1、多食性,即在不同科的植物上或從一定顏色的花上(不限植物種類)採食花粉和花蜜,如意蜂和蜜蜂。
2、寡食性,即自近緣科、屬的植物花上採食,如苜蓿準蜂。
3、單食性,即僅自某一種植物或近緣種上採食,如矢車菊花地蜂。蜜蜂各種類採訪的花朵與口器的長短有密切關係:例如隧蜂科、地蜂科、分舌蜂科等口器較短的種類採訪薔薇科、十字花科、傘形科、毛茛科開放的花朵;而切葉蜂科、條蜂科和蜜蜂科的種類由於口器較長,則採訪豆科、唇形科等具深花管的花朵。
4、寄生性,雌蜂不築巢,在寄主的巢內產卵。幼齡幼蟲一般具有大的頭和上顎,用以破壞寄主的卵或幼齡幼蟲。蜜蜂的築巢本能複雜,築巢地點、時間和巢的結構多樣。築巢時間一般在植物的盛花期。根據築巢的地點和巢的質地,可分為以下幾類:
①營社會性生活的種類以自身分泌的蠟作脾,如蜜蜂屬、無刺蜂屬、麥蜂屬等。巢室為六角形。
②在土中築巢的種類最多,巢室內部塗以蠟和唾液的混合物,以保持巢室內的溼度。
③利用植物組織築巢的更為多樣,例如切葉蜂屬可把植物葉片捲成筒狀成為巢室,置放於自然空洞中;黃斑蜂屬利用植物茸毛在莖上作成疣狀的巢;蘆蜂屬和葉舌蜂屬在枯死的植物莖幹內築巢;熊蜂屬的一些種類在樹林的枯枝落葉下營巢;木蜂屬在木材中鑽孔為巢,等等。
④其他如石蜂屬利用唾液將小砂石粘連成巢,壁蜂屬在蛞蝓殼內築巢等等。
5、社會性
蜜蜂過群居生活,蜜蜂群體中有蜂王、工蜂和雄蜂(Drone)三種類型,群體中有一隻蜂后(有些例外情形有兩隻蜂后),1萬到15萬工蜂,500到1500只雄蜂。蜜蜂為取得食物不停的工作,白天採蜜、晚上釀蜜,同時替果樹完成授粉任務,為農作物授粉的重要媒介。
雌蜂和雄蜂生活在同一巢中,但在形態、生理和勞動分工方面均有區別。雌性個體較大,專營產卵生殖,雄性比雌性小,專司交配,交配後即死亡;工蜂個體較小,是生殖器發育不全的雌蜂,專司築巢、採集食料、哺育幼蟲、清理巢室和調節巢溼等。意蜂和蜜蜂都是社會性種類。此外還有熊蜂屬、熱帶無刺蜂屬、麥蜂屬等。
在蜜蜂社會里,它們仍然過著一種母系氏族生活。在它們這個群體大家族的成員中,有一個蜂王(蜂后),它是具有生殖能力的雌蜂,負責產卵繁殖後代,同時“統治”這個大家族。蜂王雖然經過交配,但不是所產的卵都受了精。它可以根據群體大家族的需要,產下受精卵工蜂喂以花粉、蜜蜂21天后發育成雌蜂(沒有生殖能力的工蜂);也可以產下未受精卵,24天后發育成雄蜂。當這個群體大家族成員繁衍太多而造成擁擠時,就要分群。分群的過程是這樣的:由工蜂製造特殊的蜂房 ——王臺,蜂王在王臺內產下受精卵;小幼蟲孵出後,工蜂給以特殊待遇,用它們體內製造的高營養的蜂王漿飼餵,16天后這個小幼蟲發育為成蟲時,就成了具有生殖能力的新蜂王,老蜂王即率領一部分工蜂飛去另成立新群。中華蜜蜂Apis cerana Fabr.和義大利蜜蜂A. mellifera L.都是普遍飼養的益蟲,在飼養過程中,新蜂王出世後就要人工替它分群,否則會有一個蜂王帶領一批工蜂離開蜂巢飛走而損失蜂群的生產力。
蜜蜂築巢方式
蜜蜂不僅十分勤勞,而且還是一個高明的建築師,它的築巢技能常令人歎為觀止。從教學角度來看,如果整個平面都由正多邊形來鋪滿,那麼,只有正三角形、正六邊形和正方形這三種圖形可以完成。然而,蜜蜂在建築蜂房時,正是選擇了角數最多的正六邊形。整個蜂房由無數個正六稜柱狀的蜂巢組成,緊密而有序地排列在一起。這種結構不僅非常符合實際需要,而且還十分精巧奇妙。
長期以來,蜜蜂築巢的技能引起了許許多多科學家的注意。早在2200多年前,古希臘數學家巴普士就仔細地觀察並研究了精巧奇妙的蜂房結構。在其著作《數學彙編》中,巴普士這樣寫道:“蜂房裡到處是等邊等角的正多邊形圖案,非常勻稱規則。”而著名的天文學家開普勒也曾經說過:“這種充滿空間的對稱蜂房的角,應該與稜形12面體的角相同。”法國天文學家馬拉爾弟則親自測量了很多的蜂房,結果發現:每個正六邊形鳳巢的底,均是由3個完全相同的稜形拼成的;同時,他還測量出每個稜形的的銳角均為70度2分,鈍角都是109度28分。
18世紀初,法國哲學家列奧繆拉提出這樣一個設想:以這樣的角度建造起來的蜂房,應當是相同容積中最省材料的。為了證實自己的這個猜測,列奧繆拉便向巴黎科學院院士、瑞士數學家克尼格請教。克尼格用高等數學的方法對這個數學上的極位問題做了大量計算,最後的結論是要建造出相同容積中最省材料的蜂房,每個稜形的銳角應為70度34分,鈍角應該為109度26分。這個結論與蜂房的實際數值僅差2分,這麼小的誤差當然可以忽略不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