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奶爸的育兒生活
-
2 # TT倆寶媽媽
感謝邀請哈,其實問這個問題的爸爸媽媽一定是一個特別細心的家長,因為1歲多的寶寶是語言開始發育的時候,但每個孩子都有他們自己的生長規律,並不是大多數都這樣我們也必須這樣,都有個體差異,就像有的人是內向的,而有些人是外向的一樣,有個體差異,不可能每個人都一樣的。
在確定寶寶的理解能力沒有問題的情況下我們父母都不要太著急,怎麼去判斷他的理解能力呢?比方說,你說話他可以聽得懂,或者是他能夠聽懂你的指令而去做什麼。我們家的寶寶已經14個月了,他也不會說話,就能簡單說爸爸媽媽,奶奶,或者就是單個音節,喝,鞋,可我沒有太強求我知道他會慢慢的學會所有的。
更多時候這個年齡的孩子在觀察和模仿大人們怎麼做,他只有先聽得懂然後才能夠模仿說話,而他能夠正常的用語言表達出他的意思又需要一段時間了。爸爸媽媽說話的時候可以對著他說,語速儘量慢點,你會發現小寶寶正在注視著你的面部,那就是他在理解,然後模仿呢。
曾經我的奶奶告訴我,我的小叔叔7歲才會說話,換成現在的我們肯定早就急的到處求醫了吧。在這個到處都在做對比的時候我們也給孩子一個生長的空間吧。
-
3 # 姜寶媽媽的育兒分享
首先要幫這個小孩開啟心扉,找到他喜歡的話題。這個可以從的感興趣的方面著手。比如他喜歡小汽車,就跟他一起玩小汽車遊戲,玩具,看動畫,找到和他共鳴的地方並堅持跟他聊天,等待他的反饋,不要因為他回答較慢就放棄聊天。孩子在回答或者進步的時候家長要即使要給予孩子反饋。久而久之,她就能開啟心扉,會漸漸和你多說話了,這個時候,孩子對你的信任感就建立了。
接下來,當她能足夠信任你的時候,你會發現 她的內心其實是有很多想法的。一般不喜歡說話的孩子其實內心世界都比較豐富,他們更多的是和自己的內心交流,有什麼事都喜歡藏在心裡。所以當你能開啟他的心扉,你可能就會認識一個新的他。然後,你繼續和他保持朋友那種狀態,還能帶她去玩去吃東西去做一些他喜歡的事情。在這些過程中,多問他一些有的沒的的問題,這樣既可以培養他說話的習慣,還可以增進你對他的瞭解。當你足夠了解她的時候,你就能抓住他的興趣點了。就是知道她在乎什麼,怕什麼。
後期就是要經常引導她他一些交際方面的方式和一些性格方面的培養。這個就是培養他多看看有益的書,電視節目。再一個就是要讓她的爸媽對她多關心,這點很重要。
一個內心再怎麼封閉的人,如果周圍都是一些開朗的,積極的,樂觀好玩又滿滿正能量的人,他總會受到影響的。
這個事情最重要的是要有足夠的耐心和愛心。時間也會使人改變,但改變的方向還是可以人為控制的。
要學會靜待花開。
-
4 # 大強強兒
寶寶一般到了一週歲的時候就已經可以開口說話了,當然說話都是從簡單逐漸到複雜的,真正學會說話還是需要一段時間的。
-
5 # 念爸念媽的念念
很能理解你的急切心情。誰不想寶寶早一天能說話。可不能在說話上面落在別家寶寶後面。
我家寶寶一歲4個月的時候,也只會叫爸爸媽媽,爺爺。奶奶還叫不出來。奶奶這音應該不好發。直到現在還發不出來。
現在,我家念念一歲10個月了。可以說到三四個字的詞,應該算晚的。不過每天學到的詞和短語更新很快。
學會了簡單表達,例如:爸爸要吃。媽媽回來,爸爸肚肚。還不能連成完整的句子。相信再過一個月,就會了。
我家念念一歲四個月到一歲八個月斷斷續續在生病。精神狀態很不好。不想怎麼說話了。你逗他,他都不怎麼說。生病不開心,會阻礙語言能力的發展。
等春暖花開的時候,病全好了,大家心情都好了。自然講話也多了,語氣和氛圍也就不一樣了。小孩就感受到了。也就慢慢願意開口了。
我有兩個侄子。親兄弟,哥哥說話比較早,一歲多就能說了很多話。弟弟就差很多,都快到幼兒園不怎麼說話。
究其原因,弟弟用了安撫奶嘴,用的時間長了,嘴有點變形。口齒不清,說出話來,被老家人恥笑。這樣就造成心理陰影,就不怎麼說話了。
後來家裡發現這個問題,從老家搬出來。換了一個環境,加上不斷的鼓勵。即使說得口齒不清,慢慢也就會說。
我現在帶我家念念多去戶外走走。看到植物就跟他說這是什麼植物。看到動物就說什麼動物?看到各種交通工具就跟他說這交通工具的名字。
小孩子一般對活動的物體比較感興趣。男寶對挖土機這類尤其感興趣。可以帶他看,因勢利導的,教他說話。
繪本也是一個不錯的訓練說話的方法。有一天我指著繪本上一個媽媽肚肚的繪畫,說“媽媽肚肚”,我還給他展示我的肚子,說“爸爸肚肚”。他都學會了。然後指著自己肚子說“念念肚肚”。
所以說小孩說話不要急,慢慢引導。創造一個有利的語言環境。排除一切干擾,早晚會說的。不要跟別人家的小孩比較。每個孩子的特點和遇的環境不一樣。
回覆列表
寶寶一歲四個月不大會說話不是什麼問題,只要他能發聲,能聽懂你們的話就是正常的,有的孩子語言發育的晚些,但是後天的環境是很重要的,作為家長一定要注意這方面的問題。下面奶爸就自己的育兒經驗和大家分享以下幾點:
1、做一個“精神病”家長,每天和孩子說很多話。奶爸家的大寶在能豎抱的時候,奶爸以及寶寶的奶奶就開媽犯“精神病”了,天天抱著寶寶,看見什麼就和寶寶說什麼,比如:這是白色,這是玻璃。這是空調,幾乎每天都是同樣重複的事情,這段時間奶爸感覺都要瘋掉了,上班就是休息,成了我的第一感覺,寶寶在不到一歲的時候就會說一些簡單的詞,慢慢地以前教過的東西都會從孩子嘴裡說出來,所以孩子的成長環境很重要。
2、在做平時日常生活中的必須事項時,一定要在寶寶面前重複。在寶寶的日常生活中,喝奶和喝水,吃東西,是必須的,作為家長是做好直接給寶寶呢?還是說先告訴寶寶或者試著讓寶寶說呢?比如 寶寶表現出口渴的行為時,可以拿著水杯說:喝水,多重複幾次,再給寶寶喝,這樣不只訓練寶寶的講話能力,同時也會讓寶寶知道,口渴了,說喝水就會有水喝,下次口渴時再重複,多做做這些基本訓練,也可以讓寶寶提前講話。
3、家長要在寶寶面前多讀書,要聲情並茂的讀。做為一個家長要學會讀書給寶寶聽,不管寶寶聽不聽提懂他都會認真聽,講一個我親身經歷的事:那時我們大寶還小,也就一歲左右,晚上我在給大寶讀童話故事,當時是很認真的在講,故事名記不清了,但是故事中一匹馬的名字我記得很清楚,叫法拉達,因為在我多次提到這個名字後,大寶突然說聲:法拉達,我和寶媽媽欣喜異常,從此讀書更有勁了,現在大寶還是很喜歡看書的。
所以說孩子說話晚,有孩子自身的原因,也成長環境的原因,做為家長一定擔負起自己的責任,千萬不要怕苦怕累,過一段時間你會發現孩子長大很快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