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勵稻農業
-
2 # 穿插游擊隊
社會影響的兩種結果。 我們每個人每天都會做出很多決策,包括買什麼東西,做什麼事情,做事情采用什麼方式等等。在很多人的想象當中,自己做決策一向是獨立思考的結果,是個人意志的體現,是在 Follow My Heart,跟外界沒什麼關係。讀完這本書你就會知道,要做到完全理性、保持自我的選擇不受他人的影響,真的是挺難的。 事實上,我們經常影響別人的決策,同時也被他人的決策所影響。這種影響不一定是口頭的說服,或者刻意的示範。因為有的決策是公開的、可見的,會被其他人看到。它會像一顆石子投到湖面上一樣,撲騰一聲,在周圍蕩起一圈圈的漣漪,擴散到四周,再擾動其他人在這件事上做出決策時的心理。 這是我們人類作為社會性動物的宿命。想象一下,當人類還是猿人,還住在大森林、大草原上的時候,突然身邊有同伴發出警報,喊完立刻開始飛奔,這時候你會跑去檢視那個危險的源頭是一隻老虎還是一隻獅子嗎?不會吧,你要做的就是跟著同伴一起跑,對嗎。這是社會影響的原始版本,也是社會影響的第一種結果——模仿,你幹什麼,那我就幹什麼。 社會上的各種流行趨勢就是在模仿中誕生的。喬納伯傑在這本書裡講了一個人們透過模仿最終形成流行趨勢的例子,特別形象。說,有一大片空地,四四方方,正南正北,這片地剛剛整理出來,暫時沒人管理,附近的居民發現了之後開始把車停過來,方便嘛。地面上沒畫停車位,那麼人們停車的時候是東西向停的呢,還是南北向的呢?有人做過這個實驗,實驗的結果是所有車停車的朝向基本上是取決於那個第一輛停進來的車。第一個車主恰巧喜歡東西向,後邊的車跟著全停成東西向。第一個車主停成了南北向,後邊全跟著南北向。 說到這裡不知道你有沒有想到跟風啊、從眾啊這些詞。不好聽,然而人們之所以模仿別人的決策,是有充足的原因的。 第一個是簡化了決策。要把生活中每件事都按照嚴格的邏輯推演一遍再得出一個結論,活得未免太辛苦,也不現實。於是人們找到了偷懶的最好方法,那就是看其他人怎麼做的。就拿找餐館吃飯這事,現在很多人習慣了做決定前先到手機 APP 上查推薦,大家都選這家,肯定錯不了。 第二個是映象神經元的驅使。腦科學的研究證明,一個人的行動會啟用大腦中的某一片區域,而觀察他行動的其他人的大腦會如同複製映象一樣啟用同樣的一片區域。這是由於人的大腦中存在一種特殊的細胞,叫做映象神經元。由於映象神經元的存在,大腦會驅使我們傾向於做出和他人相同的舉動。因此,模仿這個事兒具有根深蒂固的生理基礎。 第三個是迫於群體壓力。如果我們想讓自己被別人喜歡,不被排斥,想成為人群的一部分,模仿是最好的黏合劑。一群同事在餐館吃個差不多,服務員過來問要不要來點甜點。你正在心裡琢磨點哪個,這時候有同事說已經吃撐啦,有的說正在減肥,每個人都沒點,你怎麼辦?這時候大多數人就會說,那我也算了。 那麼,社會影響是不是隻有模仿這一種結果呢?問題並不是這麼簡單,我們有時候還會刻意避開那些其他人都在做的事情——你幹什麼,我偏不幹什麼。這第二種結果叫做分化。跟模仿那種有樣學樣的邏輯恰恰相反,分化要的是標新立異,追求的是與眾不同。好比磁鐵有正負極之分,其他人的決策會吸引我們,但也會讓我們排斥。 這本書裡提到了一個分化的例子,假設你喬遷了新居,房子剛剛裝修完,想買一幅畫掛在客廳裡,花了週末整整兩天時間到處找,找到一件。對那件作品是特別滿意,第一眼就看上了,色調、構圖和線條都超級喜歡。怕自己是衝動消費買了後悔,打算等上幾天再來把畫提走。回到家門口,剛好遇上對門鄰居正在往家裡搬東西,過去一看,鄰居也買了一幅畫,跟你看上的那件幾乎一模一樣,同一個畫家的手筆,只是在細節上略有差別。怎麼辦,過幾天還要不要去買?如果你在看到鄰居和畫的一剎那,心裡咯噔一下,有點開始打退堂鼓,這時候產生的就是分化的想法。 和模仿類似,人們做出分化的選擇自有其考慮。 第一個考慮是塑造心中的自我。如果處處照搬別人的決策,我們就沒辦法界定自己是什麼樣的人、不是什麼樣的人,自己跟地球上其他的60億人有什麼區別。只有透過無數次與眾不同的決策,一筆一筆地刻畫出一個自我的形象,才能完善那個我們窮其一生都在追求的自我的感覺。 有人會喜歡一些小眾的樂隊、作家、高科技產品,周圍人都沒聽過也沒關係,一個人照樣很痴迷,跟人聊起來還會憑空多出點小確幸、小驕傲。那些登山運動員,還有街頭極限運動的玩家,至少有部分原因是其他人不敢做,所以他們才要做。就像一首歌裡唱的,我們不一樣,就是這個意思。 第二個考慮是差異化競爭。有競爭的關係讓人會注意觀察其他人怎麼做,而一味模仿並不利於脫穎而出。主動做出一些分化的選擇,即便不能立刻達到彎道超車的效果,也可以透過標新立異吸引更多的關注,帶來更多的機會。
-
3 # 陽臺下的羅密歐
社會心理學家利昂 費Stinger在他的社會比較理論中提到,人們有評價自己的觀念和控制,進而確認他們正確性的基本需要。
人的精力是有限的,不可能擁有任何領域的認知資訊,因此,很多時候我都需要求助他人來指導行為。尤其是在一個全新的環境中,我們不能確定要做什麼的時候,就需要跟風,跟著那些經驗豐富的人行事。
人們的跟風行為不僅僅是增加自己正確行事的機率,還是為了獲得社會的認可。比如我們都知道青少年很容易受到其同伴的影響,為了讓自己在同伴的群體中佔據一席之地,他們便會產生跟風行為,很多墮落也就從此開始。
回覆列表
人們跟風的目的是結果可期,有現成的例子在那擺著,認為只要按照這種模式去做就不會有什麼偏差。跟風也是認為風險較小,收益比較明確,或者更確切地講,人們參照周圍的例子,認為風險更小,收益更穩固。
心理學上有個 羊群效應(跟風效應) :羊群是一種很散亂的組織,平時在一起也是盲目地左衝右撞,但一旦有一隻頭羊動起來,其他的羊也會不假思索地一哄而上,全然不顧前面可能有狼或者不遠處有更好的草。
從眾思想,覺得大多數人的就是對的,認為法不責眾錯了也沒多大事,認為大家都這樣做就不會錯,否則大家不都錯了吧,未必想到別人的想法一定也是經過深思熟慮麼,舉例一家火爆的燒烤店會引來無數效仿跟風者,跟風效仿者在口味上、店面裝修風格上、選址上、甚至連宣傳標語上幾近相似,生怕哪裡模仿的不像就會導致失敗,豈不知學人不如人,要根據自己量體裁衣。
網路調查還顯示,40%多的人認為“跟風”因為人們“缺乏獨立思考能力”。我認為這種說法有點不太準確。有些時候,人們不是缺乏思考能力,而是不願意去想,面臨決定的時候,許多人會產生一種依賴集體的心理,會不自覺地去找個標準作參考,這時候你可能就要從眾了。
網路調查還顯示,40%多的人認為“跟風”因為人們“缺乏獨立思考能力”。我認為這種說法有點不太準確。有些時候,人們不是缺乏思考能力,而是不願意去想,面臨決定的時候,許多人會產生一種依賴集體的心理,會不自覺地去找個標準作參考,這時候你可能就要從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