邏輯矛盾與現實矛盾
魯迅有一次和朋友聊天,說到古時候的一些清客為人幫閒,還虧他們真有兩下幫閒的本事時,舉了一則詩壇逸話。清人陸長春在《香飲樓賓談》中記述了“揚州八怪”之一的金農替人補臺的一樁趣事。一口,金農應某鹽商之邀,前往揚州名勝平山堂赴宴。席間有人提議每人吟一句古人有關“飛紅”的詩句來助酒興。輪到鹽商時,他冥思苦索之後,終於憋出一句“柳絮飛來片片紅”。柳絮是白的,明明是“柳絮飛來片片白”,怎麼能說“片片紅”呢?一陣鬨堂大笑,弄得他窘態百出,下不了臺。這時,金農很為鹽商抱不平,他說,這句詩實在做得好,而且還有出典呢!眾人將信將疑,追問出處。金農起身說道:“此乃元人詠平山堂詩,引用得很正確。”接著他從容不迫,口吐蓮花:
廿四橋畔廿四風,憑欄猶憶舊江東。
夕陽返照桃花塢,柳絮飛來片片紅。
這詩是說在揚州廿四橋畔,夕陽照在桃花塢上,紅光四射,柳絮順風飛來,像落霞一樣,片片帶彩,一幅多麼美妙的景色!“柳絮飛來片片紅”,本來是不通的,經那個清客用前三句一鋪墊,就一變而成為動人的佳句了。這詩委實做得好,不過,它哪有什麼出典呢?純粹是他即應景附會的急才所為。
孤立的一句“柳絮飛來片片紅”,與人們思想中早已形成的判斷“柳絮飛來片片白”,是互相矛盾的。在同一思維過程中,對同一事物作出相反的兩種判斷,我們稱之為邏輯矛盾。思維中出現邏輯矛盾,就違反了形式邏輯的矛盾律,這是論證中的大忌,也是任何其他思想表達方式的大忌。
矛盾律規定,在同一思維過程中,互相否定的兩個思想不能同時為真。要排除邏輯矛盾,就得設法使兩個思想互不衝突、互不否定。上述清客湊吟的前三句詩,使得“柳絮飛來”的環境條件改變了;從而清除了通常情況下的“柳絮飛來片片白”與特殊情況下的“柳絮飛來片片紅”的矛盾,使得二者同真。
馮夢龍編的《古今譚概》中有一則笑話,解邏輯矛盾真是解得好極了。有個叫張幼於的人,每天都有大批食客到他家混飯吃。有次,張幼於作一謎語貼在門上,對大家說,解對了的才能進。謎語是:“老不老,小不小,羞不羞,好不好。”一大群食客撓首搔耳,百思不解,只好瞪著眼睛吃閉門羹。一個叫王百穀的,上來就把它解掉了。他解得真妙:“太公八十遇文王,老不老;甘羅十二為丞相,小不小;閉了門兒獨自吞,羞不羞?開了門兒大家吃,好不好?”這個謎語的四句話是四對矛盾概念,我們不能說某人年老,又說他不年老,同樣也不能說某人人小又不小。王百穀說“太公八十遇文王”,人雖老,但心不老。“老”與“不老”說的是兩碼事,可以在一人身上“合二而一”,不構成邏輯矛盾。同理,說甘羅人小,但官職不小。他將第三、第四兩句變成反問句,反問主人,你這樣做是羞還是不羞?照我那樣做是好還是不好?王百穀這一解,解得主人大笑。
列寧曾經指出:“‘邏輯矛盾’——當然在正確的邏輯思維的條件下——無論在經濟分析中或在政治分析中都是不應當有的。”同時又指出存在著與“邏輯矛盾”不同的“生活本身的矛盾”、“實際生活的矛盾”,他說:“這並不是敘述的矛盾,也不是學說的矛盾……這並不是臆造的矛盾,而是活生生的辯證的矛盾。”這種矛盾,我們稱之為“現實矛盾”。這種矛盾不是矛盾律要排除的。
不是在同一時間,或者不是就同一物件,同一方面來說,相反的兩個思想可以不構成邏輯矛盾。古語說,“水能載舟,亦能覆舟”,“載舟”與“覆舟”,這是一對矛盾概念,但是,在不同的條件下,水具有這兩種不同的功能。
俄羅斯俗語說:同一個人“在綿羊面前是好漢,在好漢面前是綿羊”。表面上前後衝突,但從不同的角度看,都是真實的。
馬克思說過:“革命死了,革命萬歲!”既然死了,又怎麼萬歲呢?馬克思是說,法蘭西工人的革命鬥爭雖然暫時失敗了,但革命精神是永存的。我們說,反動派的破壞與搗亂,既是壞事,又是好事。這裡是說在一定條件下,壞的事情可以引出好的結果來,並不是說它本身既壞又好。
總之,一切反映了現實矛盾的思想,都不違反矛盾律;而敘述過程中出現的邏輯矛盾,卻違反矛盾律。但是,在思維中,何者為現實矛盾的反映,何者為邏輯矛盾的表現,往往不容易分清。
錢鍾書在《舊文四篇》中指出:事實上,在中國舊傳統裡,“文以載道”和“詩言志”只規定各別文體的功能,並非概論“文學”。“文”指散文,以區別於“詩”、“詞”。這兩者看來針尖對麥芒,其實卻井水不犯河水,有如說“他去北京”、“她回上海”。錢鍾書認為:二者也可說是“羽翼相輔”,好比說“早點是稀飯”、“午餐是面”,互不矛盾。因此,同一個作家既可以寫文章宣傳這樣那樣的道理(即“文以載道”),又可以寫詩歌抒發感情與志向(即“詩言志”)。這就是說,“文以載道”和“詩言志”,並非籠統地談論“文學”,講的不是同一物件,並不構成邏輯矛盾。
又如,某人口才好,我們稱讚他“出口成章”;某人文章寫得深入淺出,通俗易懂,我們又說他的文章“明白如話”。有人就提出“出口成章”好,還是“明白如話”好的問題。置身於綺麗的山水中,人們感嘆說“風景如畫”;站在一幅引人入勝的山水面前,人們又品評道:“如臨佳境”。“風景如畫”與“如臨佳境”,又是哪一種情況更值得稱道呢?
張漁甫在《語言的奧妙》中認為,要回答上述問題,首先必須懂得,自然景物、口語是第一性的,圖畫、書面語是第二性的;同時必須懂得,圖畫是對自然景物的藝術反映,書面語記錄口語時也作了提煉加工。因此,圖畫不能脫離自然景物,書面語必須接近口語,這是一方面;另一方面,圖畫不能單純模仿,必須有所提高,書面語不能簡單照錄,必須經過加工。因此,“出口成章”好,“明白如話”也好;“風景如畫”好,“如臨佳境”也好。它們所涉及的是同一事物的不同側面,實際上並不矛盾。
矛盾律所要排除的邏輯矛盾,是指在同一物件、同一時間、同一方面所做的兩個互相否定的思想,離開這“三同一”,就不構成邏輯矛盾了。
讀過《聖經》的人都知道,在《聖經》裡面有著摩西死後受殯葬的文字,難道人死後還能親自描述自己受殯葬的場面嗎?早在公元8世紀的時候,就有一個學者列舉出《聖經》中一系列諸如此類的“矛盾”,以說明《聖經》不聖。
據說,一個得道之人在書中描繪自己死後受殯葬的場面並不是不可能的事。釋迦牟尼佛就曾提前三個月預知自己將要涅槃。《佛說觀普賢菩薩行法經》開頭便說:“如是我聞。一時佛在毗舍離國大林精舍重閣講堂。告諸比丘:卻後三月,我當般涅槃。”據記載,這類預知之事在中國高僧中代有其人。
倘若一個人說:“我既贊成‘人能看見自己死後的情形’,又不贊成‘人能看見自己死後的情形’。”那麼,我們就要說,他陷入了自相矛盾的境地。
邏輯矛盾與現實矛盾
魯迅有一次和朋友聊天,說到古時候的一些清客為人幫閒,還虧他們真有兩下幫閒的本事時,舉了一則詩壇逸話。清人陸長春在《香飲樓賓談》中記述了“揚州八怪”之一的金農替人補臺的一樁趣事。一口,金農應某鹽商之邀,前往揚州名勝平山堂赴宴。席間有人提議每人吟一句古人有關“飛紅”的詩句來助酒興。輪到鹽商時,他冥思苦索之後,終於憋出一句“柳絮飛來片片紅”。柳絮是白的,明明是“柳絮飛來片片白”,怎麼能說“片片紅”呢?一陣鬨堂大笑,弄得他窘態百出,下不了臺。這時,金農很為鹽商抱不平,他說,這句詩實在做得好,而且還有出典呢!眾人將信將疑,追問出處。金農起身說道:“此乃元人詠平山堂詩,引用得很正確。”接著他從容不迫,口吐蓮花:
廿四橋畔廿四風,憑欄猶憶舊江東。
夕陽返照桃花塢,柳絮飛來片片紅。
這詩是說在揚州廿四橋畔,夕陽照在桃花塢上,紅光四射,柳絮順風飛來,像落霞一樣,片片帶彩,一幅多麼美妙的景色!“柳絮飛來片片紅”,本來是不通的,經那個清客用前三句一鋪墊,就一變而成為動人的佳句了。這詩委實做得好,不過,它哪有什麼出典呢?純粹是他即應景附會的急才所為。
孤立的一句“柳絮飛來片片紅”,與人們思想中早已形成的判斷“柳絮飛來片片白”,是互相矛盾的。在同一思維過程中,對同一事物作出相反的兩種判斷,我們稱之為邏輯矛盾。思維中出現邏輯矛盾,就違反了形式邏輯的矛盾律,這是論證中的大忌,也是任何其他思想表達方式的大忌。
矛盾律規定,在同一思維過程中,互相否定的兩個思想不能同時為真。要排除邏輯矛盾,就得設法使兩個思想互不衝突、互不否定。上述清客湊吟的前三句詩,使得“柳絮飛來”的環境條件改變了;從而清除了通常情況下的“柳絮飛來片片白”與特殊情況下的“柳絮飛來片片紅”的矛盾,使得二者同真。
馮夢龍編的《古今譚概》中有一則笑話,解邏輯矛盾真是解得好極了。有個叫張幼於的人,每天都有大批食客到他家混飯吃。有次,張幼於作一謎語貼在門上,對大家說,解對了的才能進。謎語是:“老不老,小不小,羞不羞,好不好。”一大群食客撓首搔耳,百思不解,只好瞪著眼睛吃閉門羹。一個叫王百穀的,上來就把它解掉了。他解得真妙:“太公八十遇文王,老不老;甘羅十二為丞相,小不小;閉了門兒獨自吞,羞不羞?開了門兒大家吃,好不好?”這個謎語的四句話是四對矛盾概念,我們不能說某人年老,又說他不年老,同樣也不能說某人人小又不小。王百穀說“太公八十遇文王”,人雖老,但心不老。“老”與“不老”說的是兩碼事,可以在一人身上“合二而一”,不構成邏輯矛盾。同理,說甘羅人小,但官職不小。他將第三、第四兩句變成反問句,反問主人,你這樣做是羞還是不羞?照我那樣做是好還是不好?王百穀這一解,解得主人大笑。
列寧曾經指出:“‘邏輯矛盾’——當然在正確的邏輯思維的條件下——無論在經濟分析中或在政治分析中都是不應當有的。”同時又指出存在著與“邏輯矛盾”不同的“生活本身的矛盾”、“實際生活的矛盾”,他說:“這並不是敘述的矛盾,也不是學說的矛盾……這並不是臆造的矛盾,而是活生生的辯證的矛盾。”這種矛盾,我們稱之為“現實矛盾”。這種矛盾不是矛盾律要排除的。
不是在同一時間,或者不是就同一物件,同一方面來說,相反的兩個思想可以不構成邏輯矛盾。古語說,“水能載舟,亦能覆舟”,“載舟”與“覆舟”,這是一對矛盾概念,但是,在不同的條件下,水具有這兩種不同的功能。
俄羅斯俗語說:同一個人“在綿羊面前是好漢,在好漢面前是綿羊”。表面上前後衝突,但從不同的角度看,都是真實的。
馬克思說過:“革命死了,革命萬歲!”既然死了,又怎麼萬歲呢?馬克思是說,法蘭西工人的革命鬥爭雖然暫時失敗了,但革命精神是永存的。我們說,反動派的破壞與搗亂,既是壞事,又是好事。這裡是說在一定條件下,壞的事情可以引出好的結果來,並不是說它本身既壞又好。
總之,一切反映了現實矛盾的思想,都不違反矛盾律;而敘述過程中出現的邏輯矛盾,卻違反矛盾律。但是,在思維中,何者為現實矛盾的反映,何者為邏輯矛盾的表現,往往不容易分清。
錢鍾書在《舊文四篇》中指出:事實上,在中國舊傳統裡,“文以載道”和“詩言志”只規定各別文體的功能,並非概論“文學”。“文”指散文,以區別於“詩”、“詞”。這兩者看來針尖對麥芒,其實卻井水不犯河水,有如說“他去北京”、“她回上海”。錢鍾書認為:二者也可說是“羽翼相輔”,好比說“早點是稀飯”、“午餐是面”,互不矛盾。因此,同一個作家既可以寫文章宣傳這樣那樣的道理(即“文以載道”),又可以寫詩歌抒發感情與志向(即“詩言志”)。這就是說,“文以載道”和“詩言志”,並非籠統地談論“文學”,講的不是同一物件,並不構成邏輯矛盾。
又如,某人口才好,我們稱讚他“出口成章”;某人文章寫得深入淺出,通俗易懂,我們又說他的文章“明白如話”。有人就提出“出口成章”好,還是“明白如話”好的問題。置身於綺麗的山水中,人們感嘆說“風景如畫”;站在一幅引人入勝的山水面前,人們又品評道:“如臨佳境”。“風景如畫”與“如臨佳境”,又是哪一種情況更值得稱道呢?
張漁甫在《語言的奧妙》中認為,要回答上述問題,首先必須懂得,自然景物、口語是第一性的,圖畫、書面語是第二性的;同時必須懂得,圖畫是對自然景物的藝術反映,書面語記錄口語時也作了提煉加工。因此,圖畫不能脫離自然景物,書面語必須接近口語,這是一方面;另一方面,圖畫不能單純模仿,必須有所提高,書面語不能簡單照錄,必須經過加工。因此,“出口成章”好,“明白如話”也好;“風景如畫”好,“如臨佳境”也好。它們所涉及的是同一事物的不同側面,實際上並不矛盾。
矛盾律所要排除的邏輯矛盾,是指在同一物件、同一時間、同一方面所做的兩個互相否定的思想,離開這“三同一”,就不構成邏輯矛盾了。
讀過《聖經》的人都知道,在《聖經》裡面有著摩西死後受殯葬的文字,難道人死後還能親自描述自己受殯葬的場面嗎?早在公元8世紀的時候,就有一個學者列舉出《聖經》中一系列諸如此類的“矛盾”,以說明《聖經》不聖。
據說,一個得道之人在書中描繪自己死後受殯葬的場面並不是不可能的事。釋迦牟尼佛就曾提前三個月預知自己將要涅槃。《佛說觀普賢菩薩行法經》開頭便說:“如是我聞。一時佛在毗舍離國大林精舍重閣講堂。告諸比丘:卻後三月,我當般涅槃。”據記載,這類預知之事在中國高僧中代有其人。
倘若一個人說:“我既贊成‘人能看見自己死後的情形’,又不贊成‘人能看見自己死後的情形’。”那麼,我們就要說,他陷入了自相矛盾的境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