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顫動的丹田

    有好幾個例子,黃巢十五萬起義軍曾被李克用五萬沙陀騎兵沖垮,郭子儀借回紇吐蕃兵收復長安洛陽,大唐開朝後曾有過長達一百五十年的和平盛世,中原百姓早就在鬥雞詩歌中被燻酥了意志和心靈。

  • 2 # 候塞雷的歷史手札

    隋朝是隋朝,唐朝是唐朝哈,這個概念可不能弄錯了,不然容易引起歧義。

    相信題主的問題應該是唐朝晚期,這個時候的唐朝已經是藩鎮割據的亂世,亂世之中,恰恰卻是軍事實力大漲的時候,因為所有軍閥都在拼命招兵買馬,練習提高技戰術,因為只有強大的軍事實力才能保證自己的藩鎮立於不敗之地,才能夠圖謀天下。

    唐朝後期逐漸失去對西域的管理,是因為唐朝自己內部開始大亂,中央政府遭到了地方藩鎮的挑戰,實力大為削弱,對於邊鎮管理自然而然也就廢弛了,藩鎮也不可能額外掏出一筆錢去支援邊鎮,鎮守邊關的將士沒有軍餉,沒有糧草補給,武器裝備壞了沒法修沒法換,自然而然的,軍事實力自然落後於西域了。

    但是就中原而言,軍事實力還是強於西域。北方遊牧民族能夠入侵中原,很大程度上是趁虛而入,中原藩鎮打成一鍋粥,反倒是遊牧民族更加團結,能不敗嗎。

  • 3 # 北洋海軍炮手

    你說的西域是哪個西域,是廣義上的西域還是狹義的西域?狹義的西域就是今天的新疆,廣義的西域長城以西都叫西域。

    當然,這個問題涉及到的西域不僅是廣義的西域,如果說歐亞大陸的文明程度的話,那就是從西到東的遞減趨勢,越往東越弱。

    從軍事上來看,可以做一個簡單的對比:

    當歐洲和小亞細亞使用青銅器的時候,中國在玩石頭;當歐洲人小亞細亞使用鐵器的時候,中國在玩青銅器;至於鐵質武器什麼時候取代青銅兵器,那是西漢的事了;

    當小亞細亞開始玩戰車的時候,中國還沒有戰車,一直到西周時期才出現成建制的戰車部隊,並在牧野之戰投入300臺;可是,兩百面前的卡迭石戰役,赫梯和埃及各自動員了一千多輛戰車,相比之下,牧野之戰不過是村長打架;

    羅馬已經使用弩炮和投石機的時候,中國還在用手拉投石機;

    弩炮

    投石機

    當法蘭克人使用鎖子甲以後,華人還在用扎甲;而歐洲人開始用板甲之後,華人還在用扎甲,而中國少量的扎甲,那麼是建立在外來輸入的基礎上;

    鎖子甲

    當歐洲人和阿拉伯人都開始用配重投石機,也就是回回炮的時候,華人還在用手拉投石機;

    回回炮

    當歐洲人開始用前裝滑膛炮以及火繩槍的時候,華人還在用火門槍;

    各種重型前裝滑膛炮

    後面的清朝更不用說了,主要火器都極為依賴外來輸入,比如贊巴拉槍(以土耳其重型火繩槍為主)和重型滑膛炮。

    所以,就單從軍事文明來說,中國自古以來不如西方,所以說西方中心論有一定的理論基礎,雖然是個謬論。

    另外,在自然科學方面,歐洲也領先於中國,尤其是在中世紀,知識分子打破教會的桎梏追求實證,更是促進了自然科學的發展。這就是自然科學革命,併為日後的工業革命打下基礎。

    當然,就題目當中的隋唐而言,同樣都受中亞軍事發展的影響。因為隋唐都出自北朝的關隴集團,關隴集團在軍事上完全鮮卑化,而鮮卑就吸收了不少中亞軍事文明的產物,因而隋唐軍隊自然帶有中亞的特徵。

    而且,中國古典時代吸收西方軍事產物甚至僱傭西方人參戰都是常有的事。比如,東漢解決北匈奴的戰爭就走中亞的僕從軍參與;而唐朝也有來自中亞的僱傭軍,比如粟特人的騎兵和來自阿拉伯的步兵;兩宋時期的猛火油櫃就是阿拉伯人帶來的希臘火;元朝自不必說,回回炮、亞美尼亞重騎兵都曾是元朝倚重的武裝;明清不僅在火器上享受歐洲的輸入,甚至都曾經僱傭過歐洲僱傭兵參戰,清朝甚至在火器戰術上都和歐洲有著相似性,不排除是歐洲人指點的。

    清軍九進十連環陣,很明顯吸收了歐洲的火器戰術

    所以,現在可以得出一個結論了,那就是隋唐之前,中國的軍事發展就已經落後於西方,而且越往後越依賴外部輸入。其實今天又何嘗不是如此呢?今天世界各國武裝力量,其組織體系、規章制度、武器裝備又有哪個不是西方確立的呢。

    全文完

  • 4 # 火器工坊

    這個說法其實很有問題。

    因為在隋-唐-宋這一時期,是中國古代國力發展最為迅速的時期。

    有人說中國歷史因為起步晚,而且地緣位置偏,所以整體發展一直落後,這其實就是犯了歷史虛無主義的通病,沒有結合每個時代的特點去逐個分析。

    其實早在春秋戰國時期,中國的軍事水準就已經基本追上了西亞水平,並且獨樹一幟,被稱為三大古典軍事帝國之一。

    漢代的時候,中國的冶鐵技術便開始領先世界,雖然沒有誕生出羅馬人和斯基泰人的拉絲機技術,但是鍛造的鋼刀的質量是要遠高於同時期西亞和歐洲的刀劍的。

    在黑暗的四世紀,華夏文明沒有像西羅馬一樣淹沒在蠻族的潮水之中,古典的方陣戰術思想和新潮的騎兵戰術思想有機結合,大大提高了古中國的軍事實力。尤其是金屬馬鐙誕生之後,中國的騎兵水準一舉升級成為世界第一的位置,要勝過當時橫掃歐洲和西亞的拜占庭甲冑騎兵。

    大隋一統之後,帝國的資源得以高度集中,隋帝國開設科舉,並在國子監開設了一系列的算學和天文學課程來推動整個國家的科學進步(尚不是現代意義上的科學)。

    之後的唐帝國無論是在軍事領域還是科技文化政治領域都有了不小的突破,並把長安變成了一個世界性的大都市,在這裡融匯了中亞、西亞乃至歐洲的多種科技以及文化。從中唐開始,福建的泉州市已經向著世界第一大港口邁進。

    在軍事領域,唐帝國不僅僅擊敗了突厥和吐蕃等周邊勢力,還曾多次擊敗當時如日中天的阿拉伯帝國。

    再後來的宋帝國,以及其北方的遼帝國和金帝國,都在唐和五代的基礎上進一步強化了軍事實力。尤其是宋帝國的科技文化政治發展,已經一舉成為當時最先進開化、人口最多、最繁榮的國家。宋代時期的中國,無論是政治還是經濟還是軍事,都是可以做到獨領風騷的。

    當然有些人可能會反駁說,此時的中國尚不能生產鎖子甲,也沒有配重投石機。這其實並不能說明中國的軍事實力落後。沒有鎖子甲,一方面是阿拉伯人的技術封鎖,另一方面是唐帝國的札甲技術尚沒有明顯差於鎖子甲的表現,而且帝國也沒考慮過要大批次的裝備這種更輕便的甲冑。

    而配重投石機沒有在中國誕生,這也不能說明中國的軍工科技落後,之所以中國的攻城科技進步慢,實在是因為中國的城牆堪稱中世紀最難攻克的城牆。當西方人用石頭辛辛苦苦的堆砌起一個個兩三米厚的城堡時,華人正賣力的用著能有效抵禦炮石的夯土一層一層的堆壘著動輒以就地基厚度7米以上、頂端4米以上的堅城利池。這就使得一般的攻城武器根本突破不了牆體,因此這條科技線也就就此終結了。

    所以說,說中國古代最輝煌的時期軍事實力不如人,真的是很沒有民族自信心的一種歷史虛無認識。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倫納德宣佈跳出合同,是與猛龍籤1.9億長約還是簽訂1+1合同更有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