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山西晚報
-
2 # 太原晚報
在中國古代,天文曆法對農業成產活動十分重要。然而追溯中國的歷法之源,卻一直是一個謎團。今年9月26日,國氣象服務協會會長孫健宣讀“關於授予曆法之源·翼城歷山的通知”,至此,關於中國的歷法之源蓋棺定論。
翼城縣位於山西省西南部,隸屬臨汾市。翼城日照豐富,四季分明,為山西省光熱資源豐富、雨量偏多、無霜凍期較長的地區之一。由於其氣候適宜耕種,在數千年前翼城就是一個農業比較發達的地區。
山西省襄汾縣陶寺城遺址距今約4700年,遺址內古觀象臺的發現,證實了《尚書·堯典》上所說的"曆象日月星辰,敬授人時"的真實歷史背景與社會現實。
陶寺古觀象臺的發現,進一步證明了在幾千年前,翼城歷山地區便已經嫻熟地將曆法運用到生產生活中。而當地人說使用的歷法就是舜躬耕在歷山時所作的《南風歌》,由此而發展演變成了七十二候歷。由於七十二候歷以簡單易記、方便實用,一直沿用至今。
曆法是中華民族的文化瑰寶,而七十二候歷則為源遠流長的中國農耕文明做出了突出貢獻。9月26日,中國七十二候歷起源地被確定為山西翼城歷山,翼城歷山也被正式授予“曆法之源”稱號。
歷山位於山西南部地區翼城、垣曲、陽城、沁水四縣的交界處,是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享有“華北綠肺”的美譽,相傳當年舜耕歷山時,編制了中國最早的歷法——《七十二候歷》,故得名為歷山。在舜王時代,翼城的農耕就已經很發達。舜王帶領人們觀察總結自然現象,“水始涸”“候雁北”“蟄蟲始振”“虹始見”“萍始生”等諸多物候特徵被記錄下來,並用於指導當地的農事活動。陶寺古觀象臺的發現,也進一步佐證了當時這個地方的人們已經能夠將曆法熟練運用到生產生活中。歷山腳下流傳有眾多關於“舜耕歷山”的傳說和物候諺語。
今年8月6日,經過專家組的科學論證,一致認為七十二候歷起源於翼城歷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