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0西風瘦馬0
-
2 # 內外無別八方通達
問題問得不錯,蘇格拉底與莊子真實的做人的情況我們不是完全清楚,但應該是有所缺欠。他們都有哲人的思想,或者說是理性思維特別強大,理解了世間的很多道理,換句話說是知道了做事情的方法,但一個人要把事情做好,第一要有方法,第二還要有熱情,這個熱情就是情商的表達。一個完人要雙商都高,才能把事情做到完美,而所謂小人,大多情商很高,但做事沒有智慧,所以只能用卑劣的手段。這兩種情況可以理解為一個會生產,一個善銷售,會生產不會推銷自己,會有牢騷和無奈,會推銷卻沒有東西推銷,只能賣假冒偽劣。而真正的聖人是慈悲與智慧兼具,他的高度拔高了一個層次,好比一個優秀的管理者,他底下有善生產的,也有善銷售的,而他則生產與銷售通達無礙,有實力可以整合下面的兩個行業,使整個世界良性運轉。
-
3 # 心田氏
蘇格拉底咱跟他不熟,俺們見到洋文就頭痛。至於莊子雖然距今幾千年,古文也難懂,但起碼原汁原味的《莊子》還能讀懂七八成,加上專家把它譯成現代漢語,也就基本能讀懂。本人一生比較崇拜的是莊子和陶潛。莊子許多觀念是對和有益的,但也有不可取之處,這在我的另一個回答"中國有什麼聖人,莊子是聖人嗎?”中有所論述。莊子崇尚自由,能願象烏龜一樣尾巴拖著泥巴在田裡翻滾,也不願被放在神廟中祭拜。因此莊子不願做官,不能把他的理念發揮出來,甚至自己都養不起,莊子人格是獨立的,但在生活面前,五兩米都會使你折腰。所以象莊子這種聖賢有極限,反而象曾國藩這種入世做事救世的聖人更值得尊敬。(曾國藩幫清廷鎮壓太平天國是對還是錯這是另一個問題,但他入世做事態度還是對的)人品好和會做人原則上沒衝突,只是一些人表面善,背後惡才多人覺得善和會做人有衝突。
-
4 # 葉飄刀
蘇格拉底與莊子這樣的聖賢並不是不會做人,而是在聖賢的眼裡世人太過愚昧很難進行溝通而已,這個就像是你讓博士生去和幼兒園的學生交流,兩者之間其實誰也無法理解誰的意思,對於賢明者不想拉低自己的智商,所以只有降低自己的情商了,這就好比屈原的哀嘆,在於聖賢的眼裡,那就是“世人皆醉我獨醒”的感覺。
但這並非說明人品好與會做人這兩點有衝突,人品好是道德,而會做人是情商,道德與情商兼而有之的也有很多,並不能說明人品好的就不會做人。
比如類似張良、諸葛亮、郭子儀這樣都是人品不錯也很會做人的人。對於這樣的人來說,他們不但會注重自己的名聲,也會注重和各種人搞好關係,他們會堅持自己的原則,但也不會固執不懂得變通,而且不會類似聖賢那樣,擺出一副其他人都是傻子的臉色,那麼自然就是你好我好大家好的局面了。
-
5 # 麗文悅心
蘇格拉底的智慧是超脫世俗的,但是他忽略了人性的弱點。
雅典德爾斐神廟的“神諭”認定蘇格拉底是世界上最智慧的人。於是蘇格拉底想看看到底是真還是假。就想問這個社會上有名的人,給他們提問題。然後看如何回答。他所提出的問題,用正反兩個方面,沒有人能夠回答。這時他意識到自己真的是最智慧的人。但當別人問他答案的時候,他並沒有告訴別人。
這樣實際上在捉弄別人。也就是蘇格拉底的智慧建立在凸顯別人無知的基礎上。因此,他雖然證實了自己的智慧,但同時在損傷別人的自尊。這樣做的後果其實是在讓別人痛恨自己。他以為自己在接受神的神諭,但實際上他只會激起別人的仇恨與憤怒。
蘇格拉底在給別人提出問題後,無論結果是錯是對,都應該褒獎別人,並或者給予別人一些小禮物,因為自己浪費了別人的時間,而既浪費別人時間有沒有什麼補償,那麼別人就會憎恨。如果蘇格拉底能夠考慮到這些,他就不會有死亡之災了。
蘇格拉底的內心如孩童一般清澈,但是也有孩童一般不顧慮別人感受的特點,或者說不屑他人的感受。
而莊子的思想是超脫世俗的,他的很多觀點是與大眾不同的,他是不能夠用常人的思維方式來理解,必須是站在很遠的地方,才能夠理解其深刻的含義。
蘇格拉底和莊子他們這樣的聖賢,他們的研究的問題其著眼點在於思想與哲學方面的深邃的問題,他們的智商非常高,但是他們對別人內心的感受方面,毫不在乎。這樣往往造成別人對自己的怨恨與不理解。而在生活中處於這樣的環境下,就會惹來災禍。
而有的偽善的人,極端自私,根據有利於自己的利益為準繩,為了目的會揣摩別人心思,所以會得到周圍人的好感,這樣往往就會辦成事情。
而真正會做人的人,是既考慮他人利益也不能夠犧牲自己的利益,能夠取中。人品好,和會做人其實並不衝突,但中間的多少與取捨才是最難的。
認知美、探尋美、
發現美、熱愛美。
追尋美的足跡,
過美麗人生。
用美麗文字,
愉悅心靈。
編者茹立文,
文學愛好者,
喜歡文學與詩歌。
願生活與詩常相伴,
願歲月與美常相依!
圖片自網路。
-
6 # 我是李西村
這個問題問得大有問題!
是基於兩個不靠譜的假設而生問:
一是“下流卑鄙的偽善者做人很靠譜”既知其偽善還何來“做人靠譜”一說?
二是“人品好和會做人兩者為何很衝突”,這說法也沒由來,是建立在之前“偽善者靠譜”的假設之上的。
此外,蘇格拉底、莊子等聖賢也不是不會做人,而是不屑與普眾合流。
世人多愚,無法理解聖賢的高妙論調,更不能與聖賢產生精神上的共鳴。
莊子才會感慨“夏蟲語冰,曲士言道,奚以知其然!”而蘇格拉底說“在這個世界上,除了Sunny、空氣、水和笑容,還需要什麼呢!”
聖賢太孤獨了!
-
7 # 嘰嘸嘿嗨
一般善人都藏著見不得人的勾當,舉二個俐例子:黃世仁對待白毛女,莫懷仁攔路抓劉三姐。平民百姓是很難分清的,變得善惡分不清,這是黑暗社會的殘畄物,應該喚起人民覺醒。完!
-
8 # 石道覺者
因為聖賢深知人性弱點和慾望的本質,偽善者圓滑利用人性中的弱點投其所好,人品好的人是利用天性梗老實不懂圓滑,所以產生了兩者之間的衝突。
回覆列表
民心即是天意。舉世皆混我獨清,誰清誰混。眾人皆醉我獨醒,誰醒誰錯。民眾接受什麼,不接受什麼,順我者昌,逆我者亡。聖人主張無私,眾人反對無私,誰接受聖人?為私趨炎附勢,世俗人常態。人是人只是形體是人。
蘇格拉底怎麼死的?跟耶穌一樣,被糊塗的眾人害死的!蘇格拉底根本就不留戀那個糊塗的人世。他選擇死也不辯解!
人以群分,物以類聚。人的世界用心眼看,就是動物世界!不同認知水平的人就是不同的動物。可是——人會變!思想精神跟動物一樣的人,能變得跟以前不一樣。這是人的世界難以掌握的原因。
不是衝突,是中國自古以來講的“道不同,不相為謀”。勉強在一起,面對一件事時,你說東他說西。想改變別人的錯誤認識非常難。只能依靠自己覺醒,有的人至臨死才覺醒。人由什麼掌控,人不知道。所以,有求神的,有拜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