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落葉q2

    小說中的桑丘·潘沙則是塞萬提斯刻意安排的與堂吉訶德相互對立、又相輔相成的角色。作者在描寫他們的遊俠生涯中,廣泛地採用對比與誇張的手法,反覆強調他們從外形到性格上的某些特徵,形成鮮明的對照。桑丘的表面愚鈍配合與堂吉訶德的瘋顛,取得了獨特的藝術效果。

    桑丘是一個又胖又矮的西班牙普通農民,由於家境貧寒,在堂吉訶德的勸誘下當了遊俠的侍從,指望能透過遊俠冒險生涯,做個海島總督,他的駝背老婆也能坐上金光閃閃的馬車,沒有嫁妝的女兒說不定能成伯爵夫人。他性格中既有農民的狹隘自私、目光短淺、膽小怕事,處處為自己打算的一面,又有講求實際、冷靜與清醒的一面。他時時在提醒堂吉訶德從幻想中回到現實中來,在他眼裡,風車不是巨大,就是風車;羊群不是大軍,就是羊群。在堂吉訶德的每次冒險之前,桑丘總是要勸阻,而每次勸阻都毫無效果,而最終卻總是證明桑丘的勸阻是正確的,這正好與堂吉訶德的狂熱形成了強烈的對比。

    在小說開始時,他一邊咒罵遊俠騎士的瘋狂幻想,一邊希望趕快碰個發財的機會,一改家中的窘境。隨著情節的發展,桑丘進步瞭解了堂吉訶德的為人,開始看重他的“好心腸,喜愛上了堂吉訶德,並且愛得比自己的眼珠還要厲害。”儘管他吃盡苦頭,也沒有得到半分工錢,但始終沒有拋棄他的主人,對堂吉訶德的忠誠與友誼感人至深。

    桑丘講話詼諧生動,一張口就是一串諺語,也表現了他健康樂觀的性格。在當時像這樣描寫農民形象的作品是極少的。

    堂·吉訶德和桑丘·潘沙是西班牙文學巨匠塞萬提斯以現實主義創作手法塑造的兩個不朽的藝術形象,即便在二十一世界的今天,也依然有著獨到的價值。

    堂·吉訶德與桑丘·潘沙在各個方面都形成了對比,不僅增強了故事的趣味性;一起來看,更可喻為人類精神世界中的理想與現實的矛盾統一體。

    二人的身份對比:堂·吉訶德出身貴族,是主;桑丘·潘沙出身貧寒,是僕。

    二人的身形對比:堂·吉訶德瘦高;桑丘·潘沙短粗。

    二人的“行頭”對比:堂·吉訶德一身不合時宜的古代騎士裝騎一匹瘦馬;桑丘·潘沙衣著隨俗,騎一頭圓滾滾的毛驢。

    二人的思想對比:堂·吉訶德是人文主義理想精神的化身;桑丘·潘沙是現實精神的典範。

    二人的性格對比:堂·吉訶德高尚至瘋狂;桑丘·潘沙鄙俗到唯利是圖。

    ……二人的對比點比比皆是,但走在一起,就在世界文學寶庫中留下了兩個歷經時代風雨依然保持鮮活本性的永恆形象!

    首先,讓我們走近堂·吉訶德細品。

    堂·吉訶德不僅是一個不朽的藝術形象,更和魯訊筆下的阿Q一樣,是由文人創作的一種典型精神。他“不畏強暴,不恤喪身”,披著遊俠的外衣,立志掃盡人間不平,是人文主義者不切合實際的理想化悲劇的典型。他的動機中充滿著崇高的理想主義精神,是個思想先進的人物,是歐洲文學作品中一個正面主人公形象,“是一個好人形象,一個優秀人物形象”,只不過因為行動與客觀現實之間的衝突,成為一個帶有悲劇因素的、有崇高精神境界的“瘋子”。

    堂·吉訶德遊俠冒險活動的指導思想基於對現實的不滿。他想重振乾坤,渴望剷除強暴,伸雪冤屈,補救錯失,改革弊端,扶弱濟貧,懲罰不義;但他把封建時期的騎士道精神應用在資本主義興起的時期。因此,他犯了時代錯誤,不但沒有幫助別人解除困難,反而給人們帶來災難:如把羊群當做軍隊,把苦役犯當受害的騎士。最讓人啼笑皆非的是,他為了救一個孩子隔靴騷癢地訓斥了一個地主,他走後,孩子卻遭到比以前更厲害百倍的毒打……堂·吉訶德的善良動機,得到的卻是危害人的惡果。但他性格中的高貴品質,即為了追求正義、理想而置自身安危於不顧,願為社會而不惜犧牲自己生命的精神也反映出來了。

    堂·吉訶德的帶有人文主義特色的思想是思想見解先進性的表現,反映了當時西班牙社會的進步要求。他反對舊的門閥觀念,認為衡量一個人不在於他的地位和血統,而在於品質。他反對奴役、剝削,提倡人的自由;他肯定世俗愛情,反對禁慾主義,鼓吹平等的愛情觀;他認為法律是保護勞動人民擺脫飢寒,豐衣足食的。對於社會的構想,他幻想一個沒有剝削、沒有自私的太平盛世。總之,他的思想既有唯心主義,也有唯物主義。

    堂·吉訶德的性格複雜、豐富、多方面,其性格矛盾正體現處於新舊交替時代西班牙現實社會矛盾的反映,這些都表現在他的具體行動中。堂·吉訶德言行一致,有為理想奮鬥的勇氣和行勸,他勇敢、執著、不怕犧牲,但他卻偏偏時而清醒,時而糊塗:糊塗時以騎士道精神追求理想境界,單槍匹馬向社會衝殺,成為誇張的、滑稽的、喜劇性的角色----一個“瘋子”。但衝殺的結果無不以大敗告終;清醒時他常識淵博,見解獨特,閃耀著人文主義的光輝。臨死前,他以幡然悔悟,並叮囑外甥女“千萬不要嫁給讀過騎士小說的人”,這一實際行動表達了他理智上的覺悟。

    而作品中值得思考之處也在於此:是騎士小說害了堂·吉訶德還是堂·吉訶德主觀世界出現了認識和理解的偏差?茫茫人海,芸芸眾生,我們所面對的眾生相千變萬化;我們所生活的客觀世界豐富多彩。不在於客觀上存在什麼,而在於主觀上的認識。

    現在,再讓我們走近桑丘·潘沙來看一看。

    桑丘·潘沙善良、純樸、樂觀、風趣、愛吃,是當時西班牙農民群眾的代表,雖然只是個“配角”,但他追隨堂·吉訶德一路走來,才上演出一出出人間喜劇,處處留下了閃光的藝術風采!

    他最大的特點就是務實精神,頭腦清醒,很少有幻想,對現實有判斷力,這一點正是堂·吉訶德所不具備的。因而他時刻咒罵騎士道,甚至捉弄主人——隨便指認四個村姑是杜爾西內婭公主和其侍女。

    由於他的階級侷限性,造成他目光短淺,狹隘自私,愛佔小便宜。一心只想當上總督,讓他駝背的老婆坐上金光閃閃的馬車。這就反映了他做為小私有者的弱點。

    他身上同時具有西班牙農民的機智、善良和樂觀精神。他逐漸克服小農意識,追隨著堂·吉訶德視野逐漸擴大,思想逐漸變化、進步,堂·吉訶德的品德及人文主義理想吸引了他。任總督期間他忠於職守、廉潔奉公、斷案如神,成為一個追隨人文主義者的進步農民形象,作家的民主精神體現。也向世人表明:思想狹隘者一但被崇高的理想精神所薰陶,他的精神世界同樣會煥發異彩!

    堂·吉訶德和桑丘·潘沙在16世紀末17世紀初的西班牙反映人文主義思想的發展,反映了當時西班牙社會的進步要求。把這兩上藝術形象置身於21世紀同樣可以給人啟迪:新世紀的新新人類,當然需要人文主義的理想精神,但同時也需要務實主義精神,理想脫離了現實,就只能是不切實際的空想,甚至把自己變成一個笑話;反之,具有務實精神的人,則應開拓思維,大膽進取,否則只能成為時代的棄兒。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20-30萬豪華品牌SUV,到底怎麼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