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太極本草
-
2 # 傳承中醫
俗話說:“牙痛不是病,疼起來要人命。”
中醫辨治牙痛
牙痛是臨床常見的一種口腔疾病症狀,多因牙齒與牙周區域性組織疾患所引起。祖國醫學認為,“齒為骨之餘”,“腎主骨”,足陽明胃之經脈絡於齦中,所以齒與腎、齦與胃關係最為密切。
從整體觀念出發,牙痛往往與外邪侵襲、炎症、肝腎功能失調與不重視自我保健有關。一般而言,急性牙痛、牙齦紅腫者,多從胃治;而慢性牙痛、齒松、齒痛隱隱、紅腫不甚者,宜從腎治。
風火牙痛 牙痛劇烈,呈陣發性發作,遇風發作或加重,遇冷痛減,受熱加重,牙齦紅腫,全身常出現惡寒、發熱、口渴、脈數等症狀,多見於急性牙髓炎與根尖周炎初期。治宜疏風清熱、解毒消腫。方用銀翹散加減:金銀花18克,連翹18克,牛蒡子10克,竹葉10克,荊芥10克,白芷10克,知母10克,生地15克,殭蠶10克,黃芩10克,甘草6克。
胃火牙痛 疼痛劇烈,牙齦與顏面部紅腫,或牙齦溢膿、牙齦出血,有時張口困難,同時可見頭痛、口渴、口臭、尿少、便秘、發熱、舌苔黃膩等症狀,多見於冠周炎、化膿性根尖周炎。治宜清胃瀉火、涼血止痛,方用清胃散加減:黃連10克,生地15克,丹皮10克,升麻6克,黃芩12克,生石膏30克,連翹15克,白芷10克,細辛3克,大黃6~12克。素體陰虛者,可用玉女煎加地骨皮、玄參。上述兩型中,蒲公英、紫地丁、野菊花、夏枯草、白蒺藜、露蜂房等常隨證加減。
虛火牙痛 牙齒隱隱作痛,程度較輕,午後與夜間可能加重,牙齦多不紅腫,常出現牙齒鬆動、咬物無力且疼痛加劇或牙齦出血。全身可伴有腰痠、頭暈、口乾咽燥、舌紅苔白、脈細數等症狀。多見於老人慢性牙周病。治宜滋陰益腎、降火止痛,方用知柏地黃東加減:知母10克,黃柏10克,生熟地各15克,山萸肉10克,山藥30克,丹皮10克,澤瀉10克,骨碎補15克,狗脊30克,細辛3克,牛膝10克。
肝火牙痛 牙痛牽引頭痛,情緒波動時發作或加重,全身常伴有口苦、目赤、耳鳴、脅痛、煩躁易怒、舌紅苔黃、脈數有力等症狀。宜清瀉肝膽、疏肝止痛,方用龍膽瀉肝湯去木通,加黃連、丹皮治之。風冷牙痛牙痛呈陣發性,遇風寒發作或加重,遇熱痛減,牙齦腫或不腫,全身可伴有惡風寒、無汗、頭痛、鼻塞聲重、舌淡苔白等症狀。主要見於陽虛體質的牙周病患者。治宜疏風、散寒、止痛,方用川芎茶調散加蓽撥。
治牙痛外用藥(牙痛散):蓽撥3克,白芷3克,良姜3克,細辛3克,雄黃3克,白胡椒3克,薄荷1.5克,冰片1.5克。共研細末,以小棉球蘸藥粉塞齲洞內。治牙痛還可配合針灸治療。
牙痛小驗方集萃
1、白胡椒10克研成末,加酒精調成糊狀,分4次放入牙洞內。
2、針刺同側勞宮穴,中度刺激,進針1~2次,上下捻不留針。
3、烏梅12個,分別含於口中,或兼含糖球也可。
4、露蜂房適量,加純酒精適量,點火燃燒,待蜂房燒成黑灰時,用手指蘸灰塗於患牙,一般4~5分鐘可止痛。
5、生豬油、新棉花各少許,用棉花裹豬油烤熱,咬在患牙痛處片刻,1次1換,反覆數次。
6、六神丸1~2粒,碾碎置於患齒牙齦上5~10分鐘,每天1次,一般不超過3次。
7、杏仁15克(去皮尖)加鹽少許,煎湯含漱,日3~4次(注意不要嚥下去)。
8、用冰塊按摩合谷穴5分鐘。
9、針刺患側太沖穴,捻轉進針,得氣後,屬風火牙痛用瀉法,虛火牙痛先瀉後補。牙痛緩解後再針下關穴,得氣後留針30分鐘。
10、雞蛋一枚,將蛋清倒入碗內,加白酒100毫升,攪成糊狀,睡前服之。
11、五倍子、川椒各60克,雄黃6克,共研細末,用紗布包成黃豆粒大小,酒泡裝瓶備用。痛時取1粒置痛牙上咬之10分鐘即可。
12、針刺耳穴主穴三焦,輔以神門,均取患側,用5分毫針,快速刺入反應點,年老體弱者輕捻轉,年輕體壯者強刺激,使針感達患處牙齦,留針10~20分鐘;每日1次,4次1療程。
針灸治療牙痛
【治療】
1. 治則:洩風熱,瀉胃火。 2. 處方:頰車、下關、合谷;風火加太陽,胃火加內庭。 3. 方義:因手足陽明之絡均入於齒,牙痛多與風熱、火毒損及陽明絡脈有關,故治療時常以陽明經穴為主。頰車、下關分別位於下齒與上齒區域,可洩病所之火毒,疏通經氣;合谷屬遠道取穴,該穴是鎮牙痛之驗穴。如屬風火牙痛,刺太陽以清風熱;如屬胃火牙痛,加胃經之滎內庭,以降胃火。 4. 治法:太陽深刺,施瀉法,運針1分鐘~2分鐘後去針,擠去惡血。餘穴均用瀉法,留針至痛止或痛緩,其間須作間斷運針刺激。牙痛病因複雜,針灸以鎮痛為主,故止痛後尚需配合其他療法,對部份患者宜作病因治療。 5.古方輯錄 《千金翼方·卷二十六》:“牙齒疼,灸兩手中指背第一節前有陷處七壯,下火立愈。齒疼,灸外踝上高骨前交脈上七壯”。 《針灸資生經·第六》:“陽穀、正營,主上牙齒痛。陽穀、液門、商陽、二間、四瀆,主下牙齒痛”。 《百症賦》:“耳門、絲竹空,住牙疼於頃刻”。 《神應經·鼻口門》:“牙疼:曲池、少海、陽穀、陽溪、二間、液門、頰車、內庭、呂細(在內踝骨尖上,灸二七壯)。上牙疼:人中、太淵、呂細、灸臂上起肉中,五壯。下牙疼:龍玄(在側腕交叉脈)、承漿、合谷、腕上五寸,兩筋中間,灸五壯”。【古案選介/名家驗案】
牙疼案張季明(張杲,明代醫家)治一人患牙疼,為灸肩尖(即肩髃穴),微近骨後縫中,小舉臂取之,當骨解陷中,灸五壯即差。嘗灸數人皆愈,隨左右所患無不立驗。灸畢項大痛,良久乃定,永不發。季明曰:予親病齒痛,百方治之不效,用此法治之遂差。
緩解牙疼的8個簡單方法咬片橙子。 切一塊或一片橙子,貼在或咬在牙痛處,可以緩解疼痛。 ...多喝水。 有的牙疼是由齲齒引起的,經常喝水有助於沖走口腔中的部分致齲細菌,降低疼痛機率。咬個茶包。 紅茶或綠茶中含有單寧酸,既有助於消腫又有助於血液凝結,促進癒合。少吃生果蔬,多吃土豆泥。 常換牙膏。 熱敷或冷敷腮部。 溫鹽水漱口。 牙疼也要堅持刷牙。
最近發現牙痛也是一大讓人討厭的事,有的時候牙痛的臉都腫了,這種情況下試了好多辦法(咬生薑,消毒漱口,喝蓮子心茶等)都不能緩解?怎麼處理?
回覆列表
從中醫的角度看,牙痛分為風、火、蟲三項。
有虛火、實火之分虛火其痛甚緩,日輕夜重
實火痛不可忍。
風痛者痛而且腫,甚至頭面皆痛,呵風亦痛。
蟲痛者發時必在一處,叫號不已。
緩解法1.花椒填牙坑,痛立止。
3.治牙痛。
又方 枯白礬熱水漱之。
4.大迎穴,治牙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