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胡侃解密三國
-
2 # 花開花落6142
第一,不知道哪裡看出玄德善用火攻?
第二,本身夷陵之戰雙方兵力沒有特別大的數量差,理論上攻守3:1甚至更好才可以有勝算,但此役蜀吳差不多投入兵力均為5萬眾。
第三,蜀軍初期進展較順利,孫吳已趨於談和,但領導者不懂取捨失去了取得最大利益的視窗期。同時,孤軍深入吳境數百里,且夾江而進,本身將領也是寥有指揮過大兵團作戰經驗者,黃忠算一個還掛了先。
第四,夷陵地形不利於大兵團作戰,聯營棄舟入林都不是致命傷,最大的問題沒有一個伐吳的戰略準備和戰術,當陷入僵持階段時還堅持強弩時已陷入危機自己不知,而比較當年曹操定軍山失肱骨而果斷斷舍離撤退的大決斷和格局,玄德還是很遜的,這是此役敗於陸遜小娃娃的必然性。
-
3 # 客家小火
公元221年7月,劉備親率蜀漢軍隊數萬人,對吳國發動了大規模的戰爭,史稱夷陵之戰,這一戰劉備的確玩的很嗨,在自己的而暮之年恨恨地火了一把,不過卻火出了慘重的代價。
時間扳回公元219年12月,這年冬天發生了一件改變三國走勢的大事件,那就是關羽的敗走麥城走投無路,敗退途中在臨沮被擒當場處決,一代武聖隕星而去,關羽之死幕後的兇手是東吳孫權,此後劉備和孫權水火不容。為什麼說到夷陵之戰離不開說關羽?毫不誇張地講,關羽的被殺深痛地刺激了劉備的神經中樞,所以關羽之死成了劉備發動這場戰爭的潛在導火索,而後在一年多的時間,劉備都為這次對征伐東吳而勵心準備著。
這場三國三大戰役之一的夷陵之戰,也是一場有頭有臉的重頭戲,從公元221年7月劉備點燃戰火開始,直到章武二年(公元222年)八月才結束,耗時十二個月之久。夷陵之戰最終以劉備的慘敗、東吳陸遜的大捷而定局,這一仗之於蜀國是繼關羽失荊州後又一次實力大損的抽血事件,蜀國之後元氣大傷從此走上了坎坷之路,後來的諸葛亮一生都在北伐中原的路上無功而返,都是被這場夷陵之戰所欠下的債而備受折磨。
這一戰,劉備有兩敗,不妨來解析一下。
劉備之敗在心態,這是一敗。
孫權聞劉備將來伐,遣使求和,備不許。吳南郡太守諸葛瑾給備來箋說:“陛下以關羽之親,何如先帝?荊州大小,熟與海內?俱應仇疾,誰當先後?若審此數,易於反掌”。早在劉備準備發動戰爭之前,東吳孫權就派諸葛瑾前來議和,劉備哪裡聽得進去?此時的劉備滿腦子都是兄弟關羽的影子,而如今兄弟卻永遠地離自己而去了,對於兄弟情義大於天的劉備,此時完全是處於非理性狀態,猶如一顆定時炸彈就差點火了,正所謂衝動是魔鬼,發動夷陵之戰在劉備內心深處就是為兄弟關羽報仇,作為個人恩怨這位大哥的義舉讓人滿心欽佩,但是舉全國之力帶著賭徒的心態去發動戰爭,這未免也太重義氣了,可戰爭和你開不得半點玩笑,後來的劉備也領略了一把“衝動的懲罰”的滋味!
劉備之敗在戰術,這是二敗。
夷陵之戰之初,劉備在陸遜的步步為營的圈套下,被逼無奈地玩起了“長龍戰術”,蜀軍深入吳境二三百公里,在巫峽、建平(今四川巫山北)至夷陵一線數百里地上設立了幾十個營寨,此乃兵家大忌。而吳軍卻扼守要地、堅不出戰,兩軍一度僵持不下,陸遜始終堅守不出,劉備心急如熱鍋上的黑螞蟻,他率領蜀國孤軍深入吳地幾百餘里,根本等不起更耗不起,於是派人前去辱罵陸遜想用激將法來刺激陸遜這個東吳熱血青都督,可陸遜老謀深算根本不吃劉備這一套,久而久之蜀軍在酷熱盛夏的山林中急躁難耐,漸漸失去了鬥志,劉備和他帶領的幾萬蜀國在深山老林中如同被鐵絲網困住,陸遜找準時機最後火燒連營把劉備的幾十個營寨燒得雞毛不剩,並且水陸並進把長江兩岸扼制著,劉備和他的蜀軍上下一時雞飛狗跳,如同漁網上的魚,陸遜顯然成了漁夫。劉備見全線崩潰,逃往夷陵西北馬鞍山,命蜀軍環山據險自衛,不久一路狼狽逃到了白帝城,途中也幾次差點命喪黃泉,好在劉備部下丟棄裝備把山道堵住。
此戰劉備的頹敗,你是否也會想起若干年後諸葛亮六出祁山北伐曹魏,被司馬懿玩得團團轉,最後病死五丈原的淒涼畫面?
回覆列表
俗話說的好,“淹死的都是會游泳的”!
但是事實劉備有記載的也就玩了一次火,並非擅長玩火的人。
使拒夏侯惇、于禁等於博望。久之,先主設伏兵,一旦自燒屯偽遁,惇等追之,為伏兵所破。
就是演義的“火燒博望坡”但是這個跟剛出山的諸葛孔明沒關係,就是劉備他老人家親自放的火,有效果,但是收效並不太大,因為李典的及時救援,夏侯惇于禁的傷亡並不大,這也是劉備玩火的僅有一次。
但是三國時期火戰應用的真的很多,三大戰役無一例外的都使用了火攻。還有曹操呂布的濮陽之戰也是用火,而且都有奇效。第一戰,官渡。轉折點就是火燒烏巢,曹操一把火斷了袁紹的糧,從而以少勝多大敗袁紹。第二戰,赤壁。轉折點仍然在火,連環計、東風吹、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第三戰,夷陵。火燒連營700裡,斷了蜀漢的帝王氣,成就了陸遜的英雄名。第四戰,濮陽。誘敵深入,四門放火,曹操墜馬,燒了手。不是一眾武將死救曹操就得掛了。其他的比如諸葛亮上方谷燒司馬懿,燒南蠻的藤甲兵,經常使用火扭轉局勢。
從此也可以看出三國是多麼的喜歡玩火,可以說就是因為玩火而一再改變了三國的走勢,如果沒有這幾把火歷史必定是要改寫的。但是從上面也可以看出,最擅長玩火的恰恰是東吳,周瑜、陸遜都是玩火高手,可惜的是劉備並不是玩火的頂級玩家,至於夷陵之戰劉備為何敗,我認為跟這把火的關係並不是說100%的,這把火只是讓劉備速敗,因為就算沒有這把火劉備應該也贏不了。首先看下國力,當時魏華人口約440萬,吳華人口230萬,蜀華人口只有100萬左右。多少人口就產生了多少生產力,以此來算蜀國最弱,蜀吳加起來也幹不過魏,如果沒有火燒連營,陸遜一位堅守,那就是消耗戰,消耗的就是國力,那蜀國一定最先耗不起,這也是劉備急躁的原因,無論怎麼羞辱、挑戰陸遜就是不出頭。再看戰力,蜀國剛剛經歷了關羽丟荊州和漢中大戰。已經消耗了很多了,而東吳一直在休養生息,並無大的損失,反而是又剛得了荊州三郡。那吳國的戰力也絕對在蜀之上。只是一開始劉備是加了怒氣的,所以攻擊力翻倍,所以暫時取得了優勢。再看下人數,不要看演義70萬大軍,蜀國總共才90多萬人口,全部軍隊加起來頂多也就10萬人,劉備帶著去夷陵前線的據記載是4萬人,後來馬良又去動員了少數民族沙摩柯等人,算是湊夠了大約5萬人。而孫權命令陸遜去阻截劉備,一伸手就給了陸遜5萬人,所以說三國三大戰役赤壁官渡是以少勝多沒毛病,但是夷陵絕對不是以少勝多的,相反陸遜的守軍人數更多一點。因為劉備把黃權安排在了江北,只能嚇唬人,實際用不上,而自己聯營百里,那這就是一條線啊,即便按5萬算,分10營每營就只有5000人,連百里,分70營,那每營算起來只有700人左右。即便沒有火攻,陸遜也可以就跟貪吃蛇似的一營一營都吞掉,後面的支援都來不及,劉備這是太輕視陸遜了,斷定了陸遜不敢出來,所以才大意如此,關羽大意失荊州,還不算太大意,而劉備比關羽大意多了。所以劉備不是敗在火上,而是敗在大意和急躁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