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彬仔侃球

    歐文並沒有這個習慣呀

    題主說的應該是凱爾特人與火箭隊的比賽的最後時刻,比賽還剩6.1秒時,凱爾特人隊還落後3分,暫停回來後,球發到歐文手中,火箭隊立馬犯規,歐文罰進一個球的情況,凱爾特人依舊落後2分,歐文想透過故意罰球不進,搶一個進攻籃板再進一個兩分球或者三分球,扳平比分打加時。

    第一次故意罰球不進失敗

    在罰第二個球的時候,歐文並沒有掌握好力度,把第二個罰球也罰進了,歐文字來是想把球用力打板後反彈,再搶進攻籃板,沒想到球竟然進了,歐文也很無奈啊,罰球這麼準不怪我啊。

    第二次故意罰球不進卻投了空氣球

    凱爾特人對保羅犯規,保羅2罰2中,凱爾特人隊繼續落後3分,這又給了凱爾特人隊和歐文機會,第一罰歐文再次命中,第二球的時候,歐文再一次失手,這次歐文也故意罰球不進失敗了,歐文投出了個空氣球。畢竟歐文的罰球命中率高達88.8%,叫他故意罰球不進還是有點難度的啊。

    在NBA歷史上想要透過故意罰球不進再扳平比分的成功例子還沒有呀,最接近成功的是姚明在火箭對陣湖人隊的比賽中,姚明故意罰球不進,成功的搶下了一個進攻籃板,並且把球分給了外線的隊友,可惜隊友最後時刻的三分沒有投進,要不然這將會是載入NBA史冊的一大奇蹟啊。

    賽後就連科比也讚歎了姚明的罰球技術高,真的是高啊,想罰進就罰進,想不進就不進,這比賽還怎麼打。

  • 2 # 蘇打熊106

    題主想要問的可能是3月4日凱爾特人客場挑戰火箭,最後時刻歐文兩次執行罰球,每次最後一罰都想要故意罰不中搶籃板。我們先來回顧一下那場比賽吧。

    當時比賽還剩最後的6.1秒,凱爾特人以117:120落後火箭三分,凱爾特人前場罰球到歐文手上,被火箭球員主動犯規,此時比賽時間還剩5.2秒,判罰兩次罰籃,第一罰球進,118:120,由於凱爾特人已經沒有了暫停次數,因此歐文明顯想要故意罰籃不進,然後得以衝搶進攻籃板,博得一次進攻機會,可惜球打板在籃筐晃了晃還是進去了,歐文還很失望的搖了搖頭。

    第二次是在保羅兩罰全中後,火箭又故技重施主動犯規歐文,歐文第一罰穩穩當當,第二罰還是故意罰不進,目的依然是希望搶到進攻籃板,期望二次進攻扳平比分,可惜這次是沒有碰到籃筐,罰球為例,球權判罰給了火箭。最後火箭123:120險勝凱爾特人。

    本場比sail文兩次故意罰籃不中搶籃板,但並不是因為歐文喜歡這樣,只是最後時刻落後,時間又不多了,這是一種比賽的需要,也是一種戰術吧。NBA比賽中,這樣故意罰籃不中的例子也有的,像我們中國球迷最熟悉的姚明也曾經故意不中搶得進攻籃板傳到外線投三分的比賽。

  • 3 # 籃球特長生Vettel

    凱里·歐文是2011年在NBA選秀大會上被克利夫蘭騎士隊選中,作為狀元秀進入NBA,本賽季的罰球命中率為88.8%,可以說罰球是非常準的了,其實我想告訴提問者,歐文不是總喜歡罰球罰不中之後搶籃板,而是因為場上原因所迫。

    這樣的情況本賽季到目前歐文有兩次2018年1月28日,凱爾特人客場挑戰金州勇士隊以105:109告負的比賽中,在第四節最後2.9秒德拉蒙德格林犯規把歐文送上罰球線,此時凱爾特人104:107落後勇士,如果歐文兩罰全中比分就是106:107,球權回到勇士手中,剩下2.9秒那麼取勝的希望就很小,所以歐文把第一個罰球命中(105:107),故意第二罰不中搶籃板球後補籃才能把分差打平,這樣就有機會拖入到加時賽或有取勝的希望,結果第二罰籃球沒有打到籃筐出界違例輸掉了比賽。第二次是2018年3月4日凱爾特人120:123不敵火箭的比賽中,當時是比賽第四節還剩下5.2秒時火箭隊員向歐文犯規,裁判判罰歐文罰球,此時凱爾特人117:120落後火箭隊3分並且球隊已經沒有了暫停,歐文穩穩罰中第一球(118:120),第二球故伎重演想把球打在籃筐上回彈,全隊搶籃板再把球打進,這樣分差就能打平了,可是第二罰打中籃筐後竟然進了(119:120),事與願違的歐文無奈的搖了搖頭,罰球太準也有錯?這個時候比賽還沒有結束,歐文罰球第二罰命中,火箭隊重新罰球,凱爾特人馬上對保羅犯規,保羅上罰球線(比賽還有4.5秒),保羅兩罰全中(119:122),接著比賽繼續凱爾特人發出球,火箭隊對歐文犯規,歐文再上罰球線(比賽還剩下2.8秒),第一罰命中,第二罰又如法炮製,結果籃球沒有碰到籃筐被判罰違例,球權回到火箭隊手上,火箭發球後被犯規,戈登兩罰一中,凱爾特人最後高難度三分出手未果遺憾輸掉比賽。其實歐文罰球不中只是一種戰術,目的是在球隊落後時能夠打平比分的戰術,以前也有過這種的戰術,曾經姚明在火箭隊對湖人隊的比賽中就用過這招只是搶到球后交給隊友出手未能得分而已,離我們比較近的就有吉諾比利和哈登都這樣幹過。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ERP系統中工作中心的能力是如何度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