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馮瑋

    在遭到兩顆原子彈轟炸後,8月9日深夜至10日拂曉,日本最高當局舉行了御前會議,原則同意接受《波茨坦公告》,但是,對只附上“護持國體”這一條件,還是再附上對佔領不予保障、自主撤兵和復員、自主處罰戰犯三項條件,最高戰爭指導會議6名成員意見相左,投票表決的結果是3:3,最後請天皇裕仁宸裁。裕仁表示,“關於對盟國的答覆,朕同外相的意見一致。朕以為,如果皇室、人民和國土能夠儲存,則國家生存之根基尚存。如果繼續進行無望的戰爭,則有喪我根基,亡我子民之虞。察彼我之物力、內外諸般之形勢,可知我等沒有勝算。”裕仁的意見是隻提一個條件:“護持國體”即保留天皇制,此即所謂“第一次聖斷”。

    裕仁天皇作出“第一次聖斷”後,凌晨3時,內閣舉行會議,通過了接受《波茨坦公告》的決議。上午10時,東鄉茂德外相向美、英、蘇、中四國發出了擬接受《波茨坦公告》的電文:“……帝國政府注意到,昭和20年(1945年)7月26日美英中三國首腦共同決定並發表、爾後蘇聯政府簽署的對中國的公告所列舉的條款中,不包含變更天皇統治國家之大權的要求。基於這一理解,帝國政府接受上述公告。帝國政府相信,上述理解正確無誤。切望即刻對此表示明確意向。”

    8月12日下午6時,日本收到了美國國務卿貝爾納斯代表盟國的答覆,但其覆電中“自降伏之時起,天皇及日本國政府統治國家之許可權當subject to 盟軍最高司令官。電文中的“subject to”一詞,外務省譯為“受……限制”,而陸軍省則認為,“subject to ”意為“隸屬”。參謀總長梅津美治郎、軍令部總長豐田副武上奏天皇,要求拒絕接受《波茨坦公告》。樞密院議長平沼騏一郎和陸相阿南惟幾還對公告其他內容表示異議。最終,鈴木貫太郎再次上奏天皇:“敬稟今日之閣議未有結果,再次仰仗聖斷”。8月14日上午10點50分,日本最高戰爭指導會議再次舉行御前會議,由天皇宸裁,接受《波茨坦公告》,此即所謂“第二次聖斷”。

    “第二次聖斷”後,迫水久常請川田瑞穗和安岡正篤兩位漢學家當顧問,以“第一次聖斷”的內容為基調草擬詔書。在提交閣僚會議審議並獲通過後,由全體閣僚署名上奏天皇裁決。當天,《大東亞戰爭終結之詔書》(簡稱《終戰詔書》在《官報》上以“號外”的形式發表。8月14日11時20分,天皇站到麥克風前錄下了“終戰詔書”。8月15日正午,由天皇親自宣讀的《終戰詔書》即所謂“玉音放送”透過電波傳遍整個日本。當天,日本各大報紙全文刊發了《終戰詔書》。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怎樣將自己的難過與悲傷隱藏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