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國聞雜談

    在回答這個問題之前,我先簡單介紹下神聖羅馬帝國以及三十年戰爭的起因。

    神聖羅馬帝國,德華人也稱為德意志第一帝國,帝國鼎盛時期的領土包括近代的德意志、奧地利、義大利北部和中部、捷克、斯洛伐克、法國東部、荷蘭、比利時、盧森堡和瑞士。但是到了17世紀初的時候,帝國皇帝大權旁落,整個帝國已經變成了一個鬆散的政治組織,帝國皇帝除了對自己的直轄地有管轄權外,對境內大大小小200多個諸侯國已經失去了控制。

    三十年戰爭指的就是這一時期發生的信奉新教的諸侯和信奉天主教的諸侯之間的一場戰爭,新教聯盟得到了法國、瑞典、丹麥、聯合省共和國(荷蘭)以及英國和俄國的支援,天主教聯盟得到了哈布斯堡家族(德意志皇權的代表),羅馬教皇、西班牙和波蘭貴族的支援。

    法國當時是天主教佔主導的國家,但是在三十年戰爭期間卻幫助新教確實雷人費解,主要的原因是法國雖然是天主教佔主導的國家,但是國內的新教和天主教已經和解,宗教已經退出了政治活動,法國的對外方針只關乎法國的政治利益,而非宗教活動,顯然一個分裂的神聖羅馬帝國更符合法國的利益,因此在三十年戰爭期間,法國站在新教的那一方也就說的通了。

  • 2 # 史海悠遊閭春暉

    公元1618到1648年的三十年戰爭,是歐洲近代早期到中期歷史的分水嶺,這場幾乎把中歐、西歐所有政治勢力都一一拉入戰團的空前大戰,雖然是因教派之爭為藉口展開,但隨後的程序就完全超脫了宗教爭端的範疇,而是赤裸裸的政治鬥爭。

    作為神聖羅馬帝國皇室的哈布斯堡家族,以給予選帝侯席位為誘惑,促使了天主教同盟首領、巴伐利亞公爵馬克西米利安一世參與了對波希米亞王國的討伐,而西班牙軍隊的助戰,也同樣出於皇室的要求。哈布斯堡家族之所以對於剿滅波希米亞王國不遺餘力,並不是單純地維護天主教及教廷的權威,更主要的是企圖藉此武力統一德意志,建立起專制的帝國政府。

    其後北歐強國丹麥和瑞典的先後參戰,也都不僅僅是為了援助他們的新教兄弟,更主要的目的是阻止德意志的統一,避免出現未來威脅到他們自身的大帝國,順便奪取垂涎已久的北德濱海地區。

    而法國的表現更說明問題,作為天主教國家,它似乎應該站在哈布斯堡皇室和德意志天主教同盟一邊,但出於對德意志行將統一的恐懼,以及對西班牙的習慣性打擊,使得以黎塞留為主的法國政府,從戰爭一開始就採取了支援新教聯盟,鼓勵丹麥和瑞典參戰的立場上,到後期,乾脆撕下偽裝,赤膊上陣,充分顯示出三十年戰爭中的政治鬥爭的本質。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戀愛中你喜歡主動還是被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