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靜看晚露

    以澳洲的體量,無論在人文科學,軍事科技,政治能力方面來講!其在南太島嶼國家可能有點發言權和影響力,放在整個亞太國家來講,其影響力差得太多了,一般的大陸國家和東南亞諸國根本不把澳洲放在眼裡,充其量僅會視其為英美的小跟班而已!

  • 2 # 睿恪煦

    總的說來,澳洲是一個積極在亞太地區謀求影響力的中等大國(middle power)。它擁有世界十三位的經濟實力,在東南亞和南太平洋地區擁有絕對的軍事實力,在整個區域的軍事實力位於第四位,而且與美國的密切關係大大提升了其在亞太地區的權力投射(power projection)。

    第一,澳洲在東南亞(尤其是群島國家)和南太平洋有著巨大影響力。1999年,澳洲派了5500名人員參與東帝汶獨立的維和行動。在此之後,澳洲向索羅門群島、巴巴新幾內亞、東加、諾魯、斐濟、也派遣了大量維和部隊、警察、公共服務人員,大大增強了澳洲在這些地區的影響力。而且目前仍然對布干維爾島、婆羅洲、西巴布亞、東帝汶的資源有著很大的控制權。

    第二,澳洲還影響到亞太地區的權力平衡(balance of power)。隨著日本、印度紛紛提出“印太戰略”,以及美國重新將亞太地區的同盟關係放到重要地位,澳洲積極地參與了與這三國的合作,正在努力構建一個新的同盟體系。這就意味著澳洲對亞太地區的實力對比有一定影響力。

    第三,在推動亞太地區合作方面,澳洲起到了推動作用,但並未發揮其想象的主導作用。正如亨廷頓描述的那樣,澳洲是一個“分裂的國家”(torn country),其地理位置在亞洲而且偏離亞洲主要國家,還擁有歐洲的文化傳統,所以自身長期都處於一種矛盾的身份認同中。直到鮑勃·霍克(1983-91)為首的一系列工黨總理上臺後,澳洲才開始逐漸將身份認同轉向亞洲。在1989年1月,鮑勃·霍克在漢城倡議召開“亞洲及太平洋國家部長級會議”,推動了亞太經合組織的建立。在接下來的階段裡,澳洲一直希望發揮自身的中等國家的作用,推動亞太區域化一體化:澳洲前外交部長加雷斯·埃文斯(1988-1996)提出了“亞洲安全與合作理事會”(CSCA)倡議;澳洲前總理陸克文(2007-2010)提出了“亞太共同體”(APC)倡議。但這些希望主導亞太一體化程序的提議都沒有得到響應,最終澳洲也只能選擇加入東盟主導的東盟地區論壇。

  • 3 # 馬長利52843981

    所在大洋洲的澳洲與北美洲的美國不同,孤懸於南半球的孤洲之上,缺少左鄰右舍,最怕孤獨和被人忽視,所以事事都要掙著參與。為博得關注難免語出驚人,自詡是第一世界的優等民主國家,又有前朝舊主的遺風,自以為是它族一等的民族,即使是該群中的劣等貨色的遺種。其總理不恰當的引用我英明領袖的原話表達其自強自立的獨立外交作風,也自以為是認為有幾分斤兩,把自己國擺到與老美相同的地位之上,難免讓世人貽笑大方。該教訓教訓它,懂些規矩才是。

  • 4 # 新文化街男孩

    自恃清高,孤懸海外,

    民主為牌,自打自嗨。

    文化優越,萬黑獨白。

    追隨老美,跟班亂愛。

    基地遍野,不恥樂哉。

    有奶是娘,無分內外。

    忘記歷史,抱日入懷。

    人在亞洲,心高氣邁。

    口是心非,翻臉太快。

  • 5 # 小丑君

    澳洲只不過是西太平咩大陸,四面環水,如果沒有西方國家插手,離了亞洲人民,它們到現還很落後,也許世界找不到比它窮的地方了。澳洲在國際影響地位並不高。只不過是美國的跟班,它只是風吹二面倒的草國,沒有太重視程度。但從經濟發展角度,經濟需要整個人類。

  • 6 # 燕青

    老實說,澳洲人是最完整繼承了大英帝國DNA的國家了,堪至在此方面超越了它的母國——英國(而非大英帝國)。不能簡單的批評他們傲慢或是愚蠢,因為,儘管它們夜郎自大的無知,讓他們變得狂妄,而又因此變得固執,進而迴圈往復的促進了它的無知,然而,至少它是真誠的,真的堅信自己既便不是上帝的親兒子也是上帝的親外甥。它不象老歐洲那麼虛偽,也不象大老美那麼明目張膽的臭不要臉。雖然我們都知道它就剩一條褲衩兒了,可它就是那麼堅定的、毋庸置疑的堅持就是身著盛裝!咱都別告訴他,有他跟那兒裝著,沒什麼不好。反正也不耽誤咱過日子!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瑞士英格堡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