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愛提問的學生
1942年初秋,袁隆平從重慶市龍門浩小學畢業,進入復興初級中學。在學習中,袁隆平有個特點,就是喜歡思索,愛提問。一節數學課上,講“有理數”這一章。老師講了一條乘法的重要法則:同號相乘的數取“+”號,並把絕對值相乘。
老師進一步解釋說:“這就是說,正數乘正數得正數,負數乘負數也得正數。”袁隆平邊聽邊想,正數乘正數得正數,這好理解;負數乘負數也得正數,這是為什麼呢?於是就發問:“老師,負數乘負數,為什麼得正數?”
袁隆平儘管沒有從老師的回答中得到滿意的答案,但卻使他對這些抽象難懂的概念產生了興趣,增強了邏輯思維能力。這些留在心中的疑惑,實際上是袁隆平思維發展和心靈成長的標誌。他開始對抽象的概念發生興趣,開動腦筋進行思索,強烈的求知慾,使他學到了不少書本上學不到的東西。
2、游泳奪冠
1947年6月,湖北省舉辦全省體育運動會。袁隆平非常喜愛游泳,便向體育老師報名,要求參加預選。老師朝他打量一番後,搖搖頭說:“你個子太小,體力不夠,不行!”他心裡不服氣,心想:自己從8歲開始,在隨父母逃難的途中,就是走水路來重慶的,一天不小心,在船上被四弟隆德推下了水,險些被淹死,幸虧被一位老船工救上船來,才保住了性命。
從此自己下決心要學會游泳,今後能遇難救人。學會後他也很想在正式比賽的場合去試一試。
預賽的那天早晨,由周老師帶隊,10多個初選上的同學每人騎一輛腳踏車,奔向比賽的游泳場,袁隆平也偷偷地跳上最後一位同學的腳踏車後架上同行。待到達預賽場地時,周老師發現了他,便笑著對他說:你既然來了,也就試試看吧!
3、立志學農
高中畢業以後,報考哪一所大學呢?這個問題成了袁隆平全家爭論的焦點。當時,在南京政府僑務委員會事務科任科長的父親袁興烈希望袁隆平報考南京的重點大學,日後學成,走“學而優則仕”的道路。
19歲的袁隆平,已有了自己的獨立見解。他想:第一,父親要自己報考南京的重點大學,是希望自己能升官發財,光宗耀祖。對此,袁隆平毫無興趣。第二,想赴重慶求學。抗日時期的“陪都文化”,對他有很大的吸引力;8個春秋的山城生活,使他有著深厚的感情。
第三,在小學階段,一次參觀園藝場時,他對生氣勃勃的花、草、果、木和大自然春華秋實的變化規律,產生了濃厚的興趣。想到這些,他直截了當地對父母親說:“還是讓我報考農學院吧!”
善良的母親講出了自己的想法:“隆平,爸爸的意見你還要認真考慮。當然最後還得由你自己作主!”頗具民主思想的父親,熟悉隆平的個性,既然兒子立志學農,他也不好再提反對意見了。袁隆平就這樣義無返顧地報考並考取了四川重慶相輝學院的農學系,高高興興地跳進了“農門”。
1、愛提問的學生
1942年初秋,袁隆平從重慶市龍門浩小學畢業,進入復興初級中學。在學習中,袁隆平有個特點,就是喜歡思索,愛提問。一節數學課上,講“有理數”這一章。老師講了一條乘法的重要法則:同號相乘的數取“+”號,並把絕對值相乘。
老師進一步解釋說:“這就是說,正數乘正數得正數,負數乘負數也得正數。”袁隆平邊聽邊想,正數乘正數得正數,這好理解;負數乘負數也得正數,這是為什麼呢?於是就發問:“老師,負數乘負數,為什麼得正數?”
袁隆平儘管沒有從老師的回答中得到滿意的答案,但卻使他對這些抽象難懂的概念產生了興趣,增強了邏輯思維能力。這些留在心中的疑惑,實際上是袁隆平思維發展和心靈成長的標誌。他開始對抽象的概念發生興趣,開動腦筋進行思索,強烈的求知慾,使他學到了不少書本上學不到的東西。
2、游泳奪冠
1947年6月,湖北省舉辦全省體育運動會。袁隆平非常喜愛游泳,便向體育老師報名,要求參加預選。老師朝他打量一番後,搖搖頭說:“你個子太小,體力不夠,不行!”他心裡不服氣,心想:自己從8歲開始,在隨父母逃難的途中,就是走水路來重慶的,一天不小心,在船上被四弟隆德推下了水,險些被淹死,幸虧被一位老船工救上船來,才保住了性命。
從此自己下決心要學會游泳,今後能遇難救人。學會後他也很想在正式比賽的場合去試一試。
預賽的那天早晨,由周老師帶隊,10多個初選上的同學每人騎一輛腳踏車,奔向比賽的游泳場,袁隆平也偷偷地跳上最後一位同學的腳踏車後架上同行。待到達預賽場地時,周老師發現了他,便笑著對他說:你既然來了,也就試試看吧!
3、立志學農
高中畢業以後,報考哪一所大學呢?這個問題成了袁隆平全家爭論的焦點。當時,在南京政府僑務委員會事務科任科長的父親袁興烈希望袁隆平報考南京的重點大學,日後學成,走“學而優則仕”的道路。
19歲的袁隆平,已有了自己的獨立見解。他想:第一,父親要自己報考南京的重點大學,是希望自己能升官發財,光宗耀祖。對此,袁隆平毫無興趣。第二,想赴重慶求學。抗日時期的“陪都文化”,對他有很大的吸引力;8個春秋的山城生活,使他有著深厚的感情。
第三,在小學階段,一次參觀園藝場時,他對生氣勃勃的花、草、果、木和大自然春華秋實的變化規律,產生了濃厚的興趣。想到這些,他直截了當地對父母親說:“還是讓我報考農學院吧!”
善良的母親講出了自己的想法:“隆平,爸爸的意見你還要認真考慮。當然最後還得由你自己作主!”頗具民主思想的父親,熟悉隆平的個性,既然兒子立志學農,他也不好再提反對意見了。袁隆平就這樣義無返顧地報考並考取了四川重慶相輝學院的農學系,高高興興地跳進了“農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