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譯
孔文舉十歲時,隨他父親到洛陽。當時李元禮有很大的名望,任司隸校尉;登讓拜訪的都必須是才子、名流和內外親屬,才讓通報。孔文舉來到他家,對掌門官說:“我是李府君的親戚。”經通報後,入門就坐。元禮問道:“您和我有什麼親戚關係呢?”
孔文舉回答道:“古時候我的祖先仲尼曾經拜您的祖先伯陽為師,這樣看來,我和您就是老世交了。”李元禮和賓客們無不讚賞他的聰明過人。太中大夫陳韙來得晚一些,別人就把孔文舉的應對告訴他,陳韙說:“小時候聰明伶俐,長大了未必出眾。”文舉應聲說:“您小時候,想必是很聰明的了。”陳韙聽了,感到很難為情。
原文
孔文舉年十歲,隨父到洛。時李元禮有盛名,為司隸校尉;詣門者、皆俊才清稱及中表親戚乃通。文舉至門,謂吏曰:“我是李府君親。”既通,前坐。元禮問曰:“君與僕有何親?”對曰:“昔先君仲尼與君先人伯陽有師資之尊,是僕與君奕世為通好也。”
元禮及賓客莫不奇之。太中大夫陳韙後至,人以其語語之,韙曰:“小時了了,大未必佳。”文舉曰:“想君小時,必當了了。”韙大踧踖。
擴充套件資料
創作背景
本文出自南北朝·劉義慶的《世說新語》。《世說新語》是南朝時期所作的文言志人小說集,由南朝宋臨川王劉義慶組織一批文人編寫,又名《世說》。其內容主要是記載東漢後期到魏晉間一些名士的言行與軼事。
《世說新語》今存最早刊本為宋紹興八年董弅所刻三卷本,共36門。其上卷為“德行”、“言語”、 “政事”、“文學4門,這正是孔門四科,說明此書的思想傾向有崇儒的一面。但綜觀全書多有談玄論佛的內容,其思想傾向並不那麼單純。
《世說新語》是中國魏晉南北朝時期玄學“筆記小說”的代表作,為言談、軼事的筆記體短篇小說。從《世說新語》及相關材料中魏晉士人的言行故事可以看到,魏晉時期談玄成為風尚,而玄學正是以道家老莊思想為根底的,道家思想對魏晉士人的思維方式和生活狀況,乃至整個社會風氣都產生了重要影響。
作者簡介
劉義慶(公元403—公元444),字季伯,漢族,原籍彭城(今江蘇徐州),世居京口(今江蘇鎮江),南朝宋文學家。宋武帝劉裕之侄,長沙景王劉道憐次子,其叔父臨川王劉道規無子,即以劉義慶為嗣,襲封臨川王。
劉義慶曾任秘書監一職,掌管國家的圖書著作,有機會接觸與博覽皇家典籍。17歲升任尚書左僕射,位極人臣,但其堂弟宋文帝和劉義康的“主相之爭”日益激烈,因此劉義慶也懼遭不測之禍,29歲便乞求外調,解除左僕射一職。曾任荊州刺史等官職,在政8年,政績頗佳。後任江州刺史。
劉義慶是劉裕的侄子,在諸王中頗為出色,自幼就被劉裕所知,稱讚其“此吾家豐城也”。他“性簡素,寡嗜慾”。愛好文學,廣招四方文學之士,聚於門下。劉宋宗室,劉義慶自幼才華出眾。著有《世說新語》,志怪小說《幽明錄》。為中國古代文學做出了巨大貢獻。https://iknow-pic.cdn.bcebos.com/b3fb43166d224f4ade036b5707f790529922d1d8
翻譯
孔文舉十歲時,隨他父親到洛陽。當時李元禮有很大的名望,任司隸校尉;登讓拜訪的都必須是才子、名流和內外親屬,才讓通報。孔文舉來到他家,對掌門官說:“我是李府君的親戚。”經通報後,入門就坐。元禮問道:“您和我有什麼親戚關係呢?”
孔文舉回答道:“古時候我的祖先仲尼曾經拜您的祖先伯陽為師,這樣看來,我和您就是老世交了。”李元禮和賓客們無不讚賞他的聰明過人。太中大夫陳韙來得晚一些,別人就把孔文舉的應對告訴他,陳韙說:“小時候聰明伶俐,長大了未必出眾。”文舉應聲說:“您小時候,想必是很聰明的了。”陳韙聽了,感到很難為情。
原文
孔文舉年十歲,隨父到洛。時李元禮有盛名,為司隸校尉;詣門者、皆俊才清稱及中表親戚乃通。文舉至門,謂吏曰:“我是李府君親。”既通,前坐。元禮問曰:“君與僕有何親?”對曰:“昔先君仲尼與君先人伯陽有師資之尊,是僕與君奕世為通好也。”
元禮及賓客莫不奇之。太中大夫陳韙後至,人以其語語之,韙曰:“小時了了,大未必佳。”文舉曰:“想君小時,必當了了。”韙大踧踖。
擴充套件資料
創作背景
本文出自南北朝·劉義慶的《世說新語》。《世說新語》是南朝時期所作的文言志人小說集,由南朝宋臨川王劉義慶組織一批文人編寫,又名《世說》。其內容主要是記載東漢後期到魏晉間一些名士的言行與軼事。
《世說新語》今存最早刊本為宋紹興八年董弅所刻三卷本,共36門。其上卷為“德行”、“言語”、 “政事”、“文學4門,這正是孔門四科,說明此書的思想傾向有崇儒的一面。但綜觀全書多有談玄論佛的內容,其思想傾向並不那麼單純。
《世說新語》是中國魏晉南北朝時期玄學“筆記小說”的代表作,為言談、軼事的筆記體短篇小說。從《世說新語》及相關材料中魏晉士人的言行故事可以看到,魏晉時期談玄成為風尚,而玄學正是以道家老莊思想為根底的,道家思想對魏晉士人的思維方式和生活狀況,乃至整個社會風氣都產生了重要影響。
作者簡介
劉義慶(公元403—公元444),字季伯,漢族,原籍彭城(今江蘇徐州),世居京口(今江蘇鎮江),南朝宋文學家。宋武帝劉裕之侄,長沙景王劉道憐次子,其叔父臨川王劉道規無子,即以劉義慶為嗣,襲封臨川王。
劉義慶曾任秘書監一職,掌管國家的圖書著作,有機會接觸與博覽皇家典籍。17歲升任尚書左僕射,位極人臣,但其堂弟宋文帝和劉義康的“主相之爭”日益激烈,因此劉義慶也懼遭不測之禍,29歲便乞求外調,解除左僕射一職。曾任荊州刺史等官職,在政8年,政績頗佳。後任江州刺史。
劉義慶是劉裕的侄子,在諸王中頗為出色,自幼就被劉裕所知,稱讚其“此吾家豐城也”。他“性簡素,寡嗜慾”。愛好文學,廣招四方文學之士,聚於門下。劉宋宗室,劉義慶自幼才華出眾。著有《世說新語》,志怪小說《幽明錄》。為中國古代文學做出了巨大貢獻。https://iknow-pic.cdn.bcebos.com/b3fb43166d224f4ade036b5707f790529922d1d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