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佐今佑史

    在《康熙王朝》、《雍正王朝》等清朝歷史劇當中,我們常常會看到文武百官身穿官服,稍加註意便會發現不論文官還是武官,其前胸後背都會有動物圖案,而且圖案都有所不同,那麼這些圖案都有什麼具體區別嗎?

    設定動物圖案的作用

    其實,設定這些圖案是為了區分官職的大小和文武官員的。不同的圖案代表不同的官階、身份與貴賤。這和當代軍人制服上的肩章有異曲同工之妙,但不可同日而語。

    “衣冠禽獸”的來歷

    我們在學校中瞭解到,“衣冠禽獸”是一個貶義成語。據說,飾以禽獸紋樣來區分官員等級的方法最早源於武則天時期。武則天命令內府製作了一種新式的繡袍,就是在袍服上加繡不同的紋樣,以區分文武官員品級。具體說就是文官的袍服繡禽,武官的袍服繡獸。成語“衣冠禽獸”就出自這裡。由此可見,當時的“衣冠禽獸”並沒有什麼貶損之意,只是標誌而已。

    清朝文官補服

    清朝武官補服

    文官的補子 文官儒雅嫻靜,官服以禽鳥為補子圖案紋樣,以彰顯其賢德:一品(仙鶴)、二品(錦雞)、三品(孔雀)、四品(雲雁)、五品(白鷳)、六品(鷺鷥)、七品(鴛鴦)、八品(鵪鶉)、九品(練雀);

    武官的補子 武官勇武剽悍,威風凜凜,以猛獸為官服補子圖案,以彰顯其威儀。 一品:(麒麟)、二品:(繡獅)、三品:(繡豹)、 四品:(繡虎)、 五品:(繡熊)、六品:(繡彪) 、七品和八品:(犀牛)、九品:(海馬)。

    製作這些“禽獸”圖案的機構,是皇家專門織造絲綢錦緞的織造衙門,例如:江南織造。這種補綴制度非常的嚴格,任何人不得隨意新增,否則會被判刑的。

    比如年羹堯的兒子這個“官二代”,達官貴族,就處處“坑爹”,自己給自己穿了一個四團龍補服,橫行朝廷,就被禮部定罪“非其人,不得服其服,順禮也”。

    文武百官清朝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對科研工作者的形象認識,怎樣不同於你小時候對他們的認識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