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stemmer

    可小時候的科學家離我們很遠,只知道他們與我們一樣,長著兩隻眼一個鼻。詹天佑用兩個火車頭,將火車推向斜坡,李四光和常見的岩土打打交道,就能研究地球,茅以升架了座了不起的錢塘江大橋,袁隆平傳傳花,授授粉,種出了雜交水稻,陳景潤想想數學題,都成了課本上的科學家,科學家離我們又很近,好像只要腦子靈光些,肯動腦,到處是寶石可撿。

    電燈、電話、廣播、收音機、電視機、腳踏車、縫紉機、拖拉機、汽車接撞而來,感覺都很簡單,原子彈大個子被人家發明了,同步衛星小個子被送上了天,發明幾個中個子的,比如播種機、多功能機械什麼的,應該問題不大,用磁鐵、銅絲、鐵片、電池不也自個動手造出了小電動機嗎?

    後來,中學勞動課上,組裝了一臺小小的迷你收音機,發現全班有幾個響的,自己的怎麼弄也不響,才發現,科學家沒那麼好當,自己或許根本不是那塊料。

    農村學子,沒人指點,昏昏噩噩,上了大學,只能讀些應用專業,先求個謀生技能,把肚子填飽再說。拜拜,科學家不是自個能當的。

    走向崗位,成家立業,身邊全不是科研工作者,房子、老婆、孩子,基本成了一切。等有了空閒時間,這時才發現,波不是那個波,原子不是那個原子,科學己經走得很遠,曾經想的,市場上基本可見,想弄個新的,己是難如登天。

    大學讀了的微積分,還看不懂孩子中學競賽的數論,不懂群論、矩陣,想計算個量子,難如登天。

    再也不能這麼過,再也不能這麼活,總得弄清楚些,從何而來?都怎麼幹的?到那裡去?才算不枉人生。

    從頭學,慢慢來,沿著近代科學家的思路,尋找些肓點,大膽想,小心證,多數理,少假設,不想推翻什麼,只想在眾多相矛盾的理論中,串個較為正確的線線,或許,天打雷劈,會有大的發現,不為名,不為利,只圖咋自個清楚些。

    邁克爾遜一一莫雷實驗的波長,確定在變,光速不變的背後,能量在變,許多人幹嗎沒發現?!

    科研工作者,有眼有鼻,也有七情六慾,除了有工資發、有團隊協作,與咋沒多大區別。

  • 2 # 龍輝65434577

    謝邀!小時候對科學家是一種崇拜而崇敬的心情。嚮往長大了也要當一名科學家。這與當一名解放軍是同等地崇高。前者建設祖國,後者保衛祖國,這與當時的宣傳教育分不開的。看看現在,還有多少孩子心中的理想是長大了要當科學家和解放軍?估計10人之中難尋一個。大多是想當明星,做老總,掙大錢。這也是社會風氣與大環境造成的。現在的孩子有幾個知道屠呦呦和袁隆平?又有幾人不知道馬雲和范冰冰?這是科研工作者的無奈與悲哀!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古人是如何過元宵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