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5
回覆列表
  • 1 # 翡翠如意閣

    元宵節是華人重要的傳統喜慶節日之一。

    正月十五是“元宵節”,又叫“上元節”。這是沿道教陳規。一年明月打頭圓,正月十五日是新的一年中第一個月圓之夜,古人把夜稱為宵,所以“上元節”又叫元宵節。我們現在過元宵節吃湯圓、逛燈會看花燈、猜燈謎、舞龍舞獅、放煙火等。那麼古人是怎麼過元宵節的呢?我們一起去看看吧。

    漢代:

    祭太一神、燃燒表佛

    魏晉:

    祭門戶、祀蠶神、迎紫姑做粥祭祀,並加肉覆蓋在粥上來吃。

    隋:

    元宵節巳經非常興盛。賞花燈,各種燈飾非常華麗。有詩寫道:

    《元夕於通衢建燈夜升南樓》

    隋煬帝

    法輪天上轉,梵音天上來。

    燈樹千光照,花焰七枝開。

    月影疑流水,春風含夜梅。

    燔動黃金地,鍾發琉璃臺。

    唐代:

    到了唐代因為國力空前強盛,元宵節的慶祝更是燦爛,處處張燈結綵,火樹銀花,大大小小的花燈,美不勝收。有詩這樣寫道:

    《正月十五夜》

    蘇味道

    火樹銀花合,星橋鐵鎖開。

    暗星隨馬去,明月逐人來。

    唐朝的“元宵節”流行食“面蠶”,可甜食也可鹹食。即後來所稱的“元宵”或“湯圓”。

    宋代:

    承襲前人過“元宵節”的習俗而繼續發展,值得稱道的還有類似皮影戲的五利羊皮燈、絲燈、走馬燈等。有詩如此寫道

    姜白石

    燈已闌珊月氣寒,舞兒往往夜深邁。

    只因不盡婆娑意,更向街心弄影看。

    南陌東城盡舞兒,畫金刺繡滿羅衣。

    也知愛惜春遊夜,舞落銀蟾不肯歸。

    另一方面,宋人改良了唐人所吃的“面蠶”,釆用豆沙、芝麻、棗泥、花生、杏仁等甜的餡料放在“面蠶”裡,稱為圓子。

    猜燈謎

    元代:

    又有“走百病”的習俗。詩文如下:

    《走百病》

    周用有

    都城燈市由來盛,大家小家共節令。

    諸姨新婦及小姑,相約梳妝走百病。

    明代:

    將“元宵節”的習俗繼往開來。把宋代的“圓子”叫做“元宵”。與我們今湯圓的做法差不多,用糯米粉做皮裡面放入核桃仁、糖、玫瑰做的餡料。

    放煙火也成了上元節又一重要景觀。

    另外還興起耍獅子,走橋一一一太平橋:寓意驅走百病,一年順境。

    清代:

    承傳前人習俗之外民間娛樂活動增添了大量的新內容,舞獅子、舞龍、鬧社火、踩高蹺、跑旱船、扭秧歌、打腰鼓等。另還有放冰燈。

  • 2 # 閒看秋風999

    閒看秋風帶您去看看古人怎麼過元宵節。

    民間流傳著這麼一句話: 月半大於年,意思是說,論熱鬧程度,元宵節要超過“大年三十”。而且元宵節要突出一個字——那就是“鬧”(鬧元宵)。

    古代小說《水滸傳》中對北宋年間都城的“上元節”(元宵節)有著非常詳細的描述。雖說是文學作品,但是和當時京都的風土人情還是一致的。

    元宵節, 正月十五日,亦稱上元、元夕、元夜。元宵點燈,唐代、五代不常舉行慶祝活動。最早見於史書記載的元宵節應該是後梁開平三年(909)。

    梁太祖在西都洛陽下詔曰:“宜以正月十四、十五、十六夜開坊、市門,一任公私燃燈祈福。”這裡的“開坊、開市”,就是指當時洛陽城內的商業已經頗具規模,晚上也有人氣。繁華景象,可見一斑。

    史書還記載,乾化二年(912),首都開封首次於“上元夜,任諸寺及坊市各點彩燈”,則只是一夜;而且是“近年以來,以都下聚兵太廣,未嘗令坊、市點燈故也”。

    宋建隆二年(961)元宵,首次點燈,後通常為三夜。乾德五年(967),首都開封增為五夜(十四至十八日),各地方仍為三夜。

    北宋時候的益州知州,為了滿足當地老百姓“鬧元宵”的心理,偷偷增加了一天掛夜燈,當時稱為“掛塔”。後來又有不少地方增加掛夜燈的天數。

    北宋時候財力富裕的地方也大多增加為五個晚上;到了南宋,國力衰微,五天慢慢變成了三天。同時,也根據史書記載,當時的燈籠製作以蘇州、福州的為佳品,而新安(今安徽歙縣)的燈籠出現時間較晚,但是卻巧奪天工,精妙絕倫。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能玩方舟的筆記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