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三觀粉碎機
-
2 # 黃管十一郎
輕薄無禮,輕通青,大家都知道古代的妓院叫青樓,在妓院工作的女子叫青樓女子!青和綠相近,經過慢慢的文化演變。
現在所謂的綠帽子就是說自己的老婆和別人偷情的意思!對妻子與人有姦情者的蔑稱。亦稱“綠頭巾”。
輕薄無禮,輕通青,大家都知道古代的妓院叫青樓,在妓院工作的女子叫青樓女子!青和綠相近,經過慢慢的文化演變。
現在所謂的綠帽子就是說自己的老婆和別人偷情的意思!對妻子與人有姦情者的蔑稱。亦稱“綠頭巾”。
沒有任何一項現象它是平白無故出現,而“綠帽子”一詞如今被人們拿來當做特定境況下的男人狀態,其實早在明朝的時候就已經盛行在社會中了,比如說明代有一本文言筆記小說集《七修類稿》就曾記載:
“人稱人妻有淫者為‘綠頭巾’,今樂人,朝制以碧綠之巾裹頭。”
從這個記述中我們至少知道了兩件事,一是在明朝的時候,就已經有“綠帽子”的文言文版“綠頭巾”出現了;二是除了對於男人的特定稱呼以外,當時社會上搞音樂和娛樂圈的人士(古代教坊),他們都戴綠色的頭巾,這就給了我們一個非常重要的提示。
我們知道,古代漢民族是一個非常注重顏色的民族,有時候甚至會用顏色來區分不同的階層,比如你是什麼官職,你是平民還是貴族,甚至皇家都有自己特定的顏色(黃色),這就是中國古代的“尚色制度”。
也正是由此,元朝的法律《元典章》中就出現了這麼一條規定:
“凡娼妓之家長和親屬男子皆著青頭巾。“
大家都知道,元朝是一個階層等級非常森嚴的社會,按人分有著“四等人制度”,那職業分有“十等人制度”。於是只要有人帶著綠頭巾出現在大街上,大家就知道這個人肯定是從事娛樂圈的。而恰恰古代的娛樂圈從業人士地位非常低,於是綠頭巾就成為了低賤身份和妓女、娼婦、伶人、樂人等的身份象徵,而這個傳統則從元朝一直延續到了明清。
這個就明顯的名詞穿越啦
明代的《餘冬序錄》中就記載,“教訪司伶人制,常服綠色巾,以別士庶之服。”清朝的《通俗編》也說,“有貨妻女求食者,綠巾裹頭,以別貴賤”。所以即使在古代,戴綠帽子都是一種非常低賤的象徵,人們同樣以戴帽子為恥。於是在逐漸的社會演化中,再加上戴綠帽子的多數是妓女,娼婦的老公,就成為了男人在特定狀況下的一種現象象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