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7013970697950

    這世道,好的廚師不多,做好的廚師回報率很低,砧板工作到灶臺需要前進一大步,一般來說廚師是經驗累計起來的,所以無休止的操練與工作是提高廚藝的唯一途徑。

    當然,還是有一些捷徑,如果沒有上過專業的理論培訓,多瞭解一些基礎知識是必須的,不同的起點看的書也不一樣,烹飪雜誌精選,是我的床頭書,100頁不到,看了十年,最主要的理論都來自於那裡,烹飪字典,烹飪大全,很多比新華字典還厚的書籍是開啟自己的眼界。

    找個好師傅,帶你入門也很重要,學習的過程就是用理論與實踐一起融入你腦海裡,師傅會給你機會了解為什麼食物需要這麼處理。還有最重要的是,師傅能讓你加入他們的團隊。

    一般來說,六年是個分水嶺,廚師到了六年會碰到瓶頸,大多數的廚師會在這裡止步,因為普通的飯店只需要這類廚師,在前進一步,會突破廚師的範疇。

    描述一下6年的廚師水平吧,能看到所有的食材在招手,每一種食材你有80%的特徵瞭解,調味雖然不能閉著眼睛,但腦中想一個味道,還是很隨意的做出來,刀工與火候的把握,可以精確到10秒,這個階段的廚師比較自信,也比較自我。

    廚藝繼續提高,逛菜市場看到琳琅滿目的食材,口中自然的滋味與想象中給予的味道,挑選可能可以挖掘的全新菜餚,廚師長的工作,做了幾年後,發現管理比烹飪更難。

    以上就是廚房間的水平了,飯店的菜品也就到這一步了,後面的可以說是廚藝的進一步救贖:

    10年後,如果你還是那麼刻苦專研,會發現需要推倒前面所有的理論,更加貼近生活,從人的角度出發,瞭解食材更細膩的變化,不再是各種調味的疊加,而是把飲食理解成生活,這時的廚師基本上已經遠離了廚界。

    因為烹飪的三觀與初衷是一個顛覆,沒有固定的口味,沒有固定的菜品,沒有所謂的水平,就像是返璞歸真,簡單而有韻味。

    大味必淡,百菜百味,食材本身絲絲縷縷的特徵,不強調調味的附加,分析出食材的絕妙。那時食材才是菜品的關鍵所在。

    一簇青菜,一把香蔥,一根蘿蔔,一條鯽魚都是有生命的,用心去體會這種歷史過程,似乎能看到農民的汗水,更珍惜,尊重眼前的食物。

    最後還是歸結於生活,濃豔之後必是淡雅,淡雅之後必是簡略,簡略之後還是本質,目前我所理解的也就是這些了,

    不考慮個人因素,食材的本質,是最終的味道。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發展綠色食品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