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河東來
-
2 # 明貞
人性是有劣根性的,這劣根性的根源在一我字,從我字出發皆私情,孔子鄉愿德之賊也即見於此。梁武帝和達摩之公案也在於是,粱武帝以皇帝之尊興佛佈道自以為功德無量,其實耽於一我字屬私情有福報無功德,功德乃自性內求少一份自我執著則離圓融近一分,所以老子言為道日損為學日益,而孔子未離一我字方有殺少正卯之舉,即便善行仁義未脫一"我″字,墜自我而難超脫。
-
3 # 曾銘瀾
這嗎沒看過。這要考慮幾樣東西,這人是誰的,國君支不支援,國君有軍隊和忠誠多謀善斷的將領。條件齊全,管他是什麼大老虎的人,不聽話當然殺雞儆猴,後面的出面,一起藉口刪除了,如何整頓內政,還政國君。孔子就是這麼做,差在最後一步,出兵贏不了最後一家,否則成功了。但春秋哪時代,孔子就算在魯國成功也沒用,魯就是中等國家,難有大作為,而且當時兼併是個大趨勢。但能力得到驗證,可能大國聘請,不只是紙上談兵。如果要發展壯大,也要兼併,魯國沒哪地理位置,兼併有違孔子思想,就要像劉備,諸葛亮,一唱紅,一唱黒了。表面上反對,實際上穩贏嗎肯定來的。哪時候的背景沒辦法。
-
4 # 大千雲閣
首先,子貢只是表示疑問,並非認為失誤。
以大司寇之職之責,誅殺少正卯不為不公。
不統一思想,不統一政見,如何在一國之中,推行治國理政的方略。
少正卯作為大夫的身份,有責任為治國理政做出捨棄。而不是仍然作為一個自由學者,逆勢而行,以法家理念擾亂視聽,變亂民眾思想。
百花齊放百家爭鳴,學術文化自由創作可以,治國理政安邦定國不行。
治國安邦,天真的自由主義不可取。
以此評價孔子怨毒,除了誤解懷疑孔子的能力,還有就是天真無邪的幼稚了。
比起歷史上的政治需求,產生的殺戮。同樣是法家,大秦的李斯,商鞅之死;漢武帝的七任宰相被殺。孔子殺少正卯極為正常。
婦人之仁,何當大司寇?七天或七年何異?
-
5 # 遁世迷糊人
大司寇行攝相事,在春秋時期足夠誅殺大夫嗎?
司寇是掌管司法和糾察的官職,就算是司寇暫時代理宰相職權,想殺一個大夫官職,很容易?
七日而誅,暴屍三日。這事存疑,不過並不算大事,孔子在魯做大司寇,時間不長,但也不是7天這麼短。孔子因三桓與陽虎之爭,陽虎流亡才得位。孔子在魯國的實力雄厚?不見得。
你一個剛來的外來戶,拿一個大夫開刀立威?如果少正卯在魯華人緣極好,不好殺。如果少正卯沒有做什麼違法亂紀的事,人知道掌管司法和糾察的司寇要殺你怕也不容易吧。
孔子有沒有越權殺官的職權?答案是沒有!既然沒有那麼如何能誅!答案是職能之內因罪定殺。走司法程式,按罪當誅,你說主事官員和你有私仇。我就問了,一個人如果真的行止無瑕,旁人想用正規司法手段殺你,有辦法嗎?有,莫須有罪名。
不過歷史上死於莫須有那位可是得罪了天字一號的大老闆哦。孔子在當時還不是魯國天字一號的大老闆,所以少正卯於公義也應該是可殺的,至於老孔借公器報私仇,如果少正卯其人無瑕,孔子就算借公器也沒法殺,其人有辜那麼整好公義私仇一併了。
問我如何看待這事,我就問一句少正卯不該死麼?如果其德高福厚,七天時間夠很多人人爭取解救了。然而結果就是歷史,那有什麼好說,其人不檢當有此劫。
回覆列表
主要是道家的要求太嚴格。
道家代表宗教管理權,儒家代表世俗管理權,而世俗管理權要接受宗教管理權的監察和訓御。
《德經》第一句話就是總綱,“上德不德”。
《道經》對君王的要求是“不尚賢,使民不爭。”
《莊子》說“聖人不死,大盜不止。”
都是一樣意思,就是儒教體系內的德高望重的人,是不需要有多麼道德高尚,聖潔化身的人,是領袖給予了他這個地位而已。
儒教體系外出現聖人,就有功高震主的嫌疑,必須予以無情誅殺,以維護社會的穩定。
因為這些聖人擅於蠱惑人心,有些大盜會作為其粉絲圍繞在他們身邊,要嘛爭奪普羅大眾的利益,要嘛就虎口奪食,搶奪統治者的利益。
所以儒教對於非本體系產生的聖人一般都是誅殺的態度,以免他們爭奪信仰。
道家的太師姜子牙一分封到齊地,馬上誅殺了當地著名的兩個隱士。
後來,孔子的弟子子產忠實於孔子的教誨,一當權就誅殺了名家的著名訟師鄧析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