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司馬英才
-
2 # 使用者8852944140293
脾只有神髒,無形髒
我給你簡單的概括論述一下:
中醫是形神統一地研究人的生命運動,所以五臟既有形髒,又有神髒。
形髒是有形的髒,有具體的形態結構,形髒的功能,都能落實到有形的髒上。
神髒是無形的髒,沒有具體的形態結構,神髒的功能不能落實到有形的髒上。
西醫只研究形髒,不研究神藏,所以中醫形髒的功能,都能與西醫理論相吻合,而神髒的功能都與西醫理論無法吻合。
心肝脾肺腎五臟,其神髒功能為:
心主神明即謂心藏神,肺主宣發肅降,主治節,即謂肺藏魄,脾主運化升清,主統血即為脾藏意,肝主疏洩即為肝藏魂,腎藏精,主納氣即為腎藏志。
形髒功能是解剖學上能直接看到的:如心臟泵血,腎臟產尿。
而脾,在解剖學上是找不到的。
中醫的脾不是西醫的脾。西醫的脾只是個可有可無的淋巴器官;中醫的脾則是後天之本,氣血生化之源,主生化,主升清,主統血。這些功能都無法歸結到某個有形的臟腑裡,故脾只有神髒,無形髒!
樓主你還是沒明白我的意思啊,還是把中醫裡所謂的“髒”(其實準確說法應該是“藏”)對應於解剖學上的臟器了。
比如說心,它有形髒,那就是心臟的泵血功能,它也有神髒,那就是它的“主神明”的功能。
也就是說,心肝肺腎,各有四形髒、四神髒,那就是八髒
脾只有神髒,無形髒,八髒加一,所謂九髒
《素問六節藏象論篇第九》“故形髒四,神髒五,合為九髒以應之也”
《素問六節藏象論篇第九》“岐伯曰:五日謂之候,三候謂之氣,六氣謂之時,四時謂之歲,而各從其主治焉。五運相襲,而皆治之,終期之日,週而復始;時立氣布,如環無端,候亦同法。故曰:不知年之所加,氣之盛衰,虛實之所起,不可以為工矣。”
這幾段經文同是來自一篇,因為內容比較典型所以放在一起來討論。在自然界當中草的五色是由天之氣所成,草之五味為地之氣所成,在人則天食人以五氣,地食人以五味;五氣如鼻,五味入口;入鼻藏於心肺,入口則藏於腸胃;天之五氣使人音色明彰,地之五味使人五臟氣和。天氣養人心與肺,地氣養人五臟之氣。鼻唇溝位於督脈與任脈相交的地方,人中穴位於鼻唇溝1/3與2/3交接處。稱之為人中是因為此穴位介於鼻口之間,介於天地之間,當病人出於昏迷狀態,或神志不清時,刺激該穴可使天地之氣相交,從而恢復神志。
在人體五臟之天地關係中,肺主降氣服從於天氣通於鼻,脾主升氣升五味之氣通於咽。肺脾同屬於太陰經脈,變現於寸口脈。
“形髒四,神髒五”關於“形藏四”觀點很多,我的觀點是指“水谷、血、氣、髓”四形所藏成“四海”,即為胃為水穀之海,衝脈為血海,膻中為氣海,腦為髓海;“神藏五”指五藏精化氣生神。髒為陰主藏精為實體,腑為陽主排洩糟粕中空。《內經》曰“六經為川,腸胃為海”,“四海”東南西北四海為河流之源,海水蒸騰為水蒸氣變為雲,雲遇寒變為雨,雨水降為河流,陰之五行之精藏於地下。在人“四海”為“胃,衝脈,膻中,腦”,河流為經脈,與四海相連,陰之五行之精氣為五臟所藏,與經脈相連。經脈內連臟腑,外連四海與五體。因此“形藏四”與“神藏五”為供養關係,形之所藏為神之始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