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2458114238191884

    從圖片看,這是典型的叢生竹。

    竹類以營養繁殖為主。一般叢生竹不像毛竹,沒有竹鞭。竹篼部分(杆基、杆柄和竹根)就是地下莖。地下莖的形態為合軸型,它不是橫走地下細長的竹鞭,而是粗大短縮、節密、頂芽出土成筍,長成竹杆,形狀相似菸斗的杆基。除少數叢生竹(如泡竹、梨竹等的地下莖在土中橫行1米左右)外,這種型別的地下莖,其頂芽出筍長成的新竹一般靠近老杆,形成密集叢生的竹叢,杆基則堆整合群。雖然地上分杆林立,但地下卻緊密相連,即是一個整體。竹連篼、篼生筍、筍長竹、竹又養篼,迴圈增殖,相互影響,生態上它們密不可分。

    杆基中下部的芽眼,充實飽滿,生活力強,萌發較早較多,出筍肥大,成竹質量高。1—2年生的杆基中下部的芽眼,生活力最旺。5—6年生以上竹子杆基的芽眼,完全失去萌發力。。

    杆基上部的特別是那些露出地面的芽眼較小,生活力較弱,萌發也較遲較少。

    當年秋天能萌筍的,稱為“二水筍”或“二次筍”。這是新母竹抽枝發葉、形成根系前萌發的,因養分不足,多半萎縮死亡。抽過“二水筍”的新母竹,竹篼上宿存的芽眼,次年不再發筍

    由於地下莖入土較淺,杆基及芽眼經常露出地面,加上春秋出筍,當年新竹的木質化程度差,經不起寒冷和乾燥,在緯度較高的地方生長受到限制,同一型別的竹子對氣候條件的適應也有明顯差異。

    竹子是屬於禾本科竹亞科、常綠淺根性植物。它具有木本植物和草本植物的特性,喜歡在潮溼溫暖的環境中生長,對水熱條件要求較高,而且非常敏感。

    在海拔300m以下,緩坡地、平地、山腳和河流兩岸、土層深厚,疏鬆肥沃的沖積土、紅壤地,叢生竹生長良好。 在半山腰以下的緩坡地及溝谷地應種植粉單竹、麻竹;在山腰以上或坡度較陡的地塊應種植吊絲竹;在山腳、山下栽植青皮竹、坭竹、綠竹、梁山慈竹、黃竹,造林成活率都在90%以上。農村“四旁”綠化可種植各種叢生竹。

    氣候低於零下2℃時,麻竹會受凍害;零下5℃時綠竹會受凍害。從耐寒能力的大小來看:梁山慈竹—青皮竹—黃竹—坭竹—綠竹。

    特別要注意,小環境氣候,在山窩的風口地帶,不易栽植叢生竹。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遊戲解析度影響遊戲幀數多還是畫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