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歷史肆陸級

    陽密乃固說:古人或從營衛的觀念、或從升降園運動的觀念、或從內經六氣的觀念來解釋仲景的六經,或有乾脆認為仲景的六經辨證不尊內經,乃從湯液經法,而湯液經法又無從考證,如此等等,不一而足,我今試從中醫內經生理學的觀念分析之,所謂“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希望對大家有所啟迪。

    1. 仲景的六經辯證是公認的最完善的辯證體系。中醫經過幾千年的發展,形成了許多的辯證體系,像三焦辯證,五臟辯證,衛氣營血辯證,六經辯證,八綱辯證等,但只有六經辯證是最完美的體系,不講八綱而八綱在其中,不講氣血營衛而氣血營衛在其中,不講五臟辨證而五臟觀念在其中。

    2. 統而言之,仲景之六經,三陽以水氣(陽)的執行為法,三陰以精血(陰)的執行為用,但是氣為血之帥,血為氣之載,陰陽是不可分離的,尤其是三陰的執行,仍要以陽氣的先行為動力,經雲陽行六寸,陰氣才開始執行。1.)太陽主開,指膀胱水腑在小腸火的蒸騰下,太陽寒水氣化而進入衛氣營血,這是周身陽氣執行的總來源,太陽開機不利常表現為陽氣不達腠理四肢而易感表虛,易成桂枝湯證;或陽氣不能自由出入而表閉,易成麻黃湯證;陽氣不能蒸騰津液而癃閉或小便多、三焦停飲等。在此過程中,小腸火提供了氣化的能量,膀胱水提供了氣化的物質基礎及場所,因此,仲景將膀胱與小腸都定義為太陽,主開,是為足太陽膀胱與手太陽小腸。2.)陽明主合,指水氣的吸收與收藏入裡。這裡分兩條路徑,如果是飲入水,則由陽明胃土直接氣化,散精四布,直接為人體所吸收利用;如果是食物中夾帶的水,則由於有食物的保護,胃腑來不及對水吸收就進入了小腸,小腸不吸收水於是進入大腸,由於大腸與肺相表裡,它們之間有管道相通,這時在小腸火的作用下,大腸中的水會氣化進入肺腑,而剩下的殘渣就形成了大便。水分從消化系統進入身體就可以看成是水分的吸收與收藏,由於胃與大腸都有吸收水分入裡的主要功能,故將他們都定義為陽明,主合,是為足陽明胃與手陽明大腸。

    3.)少陽主樞,表示水氣可以從此樞以外出,也可以樞轉入裡,由此少陽為路徑可知。在圖中無法表述出來,因為少陽包括三焦與膽,三焦是水氣升降出入的道路,經言:“三焦者決瀆之官,水道出焉”,就是指此。因此,圖中臟腑之間所有的聯線,幾乎都可表示為三焦系統,三焦沒有具體的形狀,少陽三焦主半表半里,表示他既可達於肌表,又可以達於臟腑,所謂無處不在。而少陽膽主相火,實為水氣過了肺腑以後,就化為相火,所謂“遇木則明”才能更好的發揮火的效應,經言:“凡十一髒取決於膽也”,就是指膽經相火可作用於五臟六腑。因此,仲景將提供陽氣出入路徑的三焦與化氣為火的膽腑都定義為少陽,少陽主樞,是為足少陽膽與手少陽三焦。

    4.)太陰主開。開機代表將陰經之源(食物)轉化成可以吸收入裡的部分。脾主運化,可將食物轉化成食糜,將可吸收的營養透過微血管進入血液迴圈系統,這一段生理過程乃太陰脾臟所為,而肝藏血,從中醫的生理學看進入血液迴圈就是進入肝臟,這就是飲食後血糖會暫時升高,而飢餓時會低血糖的原因,血液裡面血糖的濃度變高就要靠肝臟的疏洩功能來解決,這是後話。太陰開機不利,常常表現為“腹滿而吐,食不下,時腹自痛,自利益甚”的不消化症狀,至此化源漸斷,精血營養跟不上,此為陰證的開始。

    5.)少陰主樞。樞是樞轉,升降開合之義。人體是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天天講這什麼流浪大師究其竟有什麼意義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