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心理諮詢師北原

    我對此沒有什麼調查研究,也沒看過相關資料,而就我接觸的來看,各個年齡段的人都有,並沒有發現有什麼年齡特徵。

  • 2 # 飛揚心理王老師

    這些年齡段易發抑鬱,這恐怕是根據資料統計出來的,無可辯駁,但是年齡段並不代表什麼更深的意義,我個人認為,這個年齡段不能說明抑鬱的本質,也不能給解決抑鬱帶來新思路。

    生本能心理學認為,抑鬱是個體遇到了較大的現實和心理困境而走不出來,導致的悲觀消極情緒和行為綜合徵。抑鬱的出現與年齡沒有太大關聯,而與個人的認知和個性有很大關係。所以,對易發抑鬱的年齡時間段的研究不具有實際意義。

  • 3 # 心理科的小李大夫

    生物因素

    遺傳因素 抑鬱症的發生與遺傳因素有較密切的關係,抑鬱症患者的親屬中患有抑鬱症的機率遠高於一般人,約為10-30倍,基因遺傳風險為40%-70%。換句話說,如果一個家庭中有抑鬱症患者,那麼這個家庭中的成員患此病的風險也較高,而且血緣關係越近,患此病風險越高。但是需要注意一點,抑鬱症不是遺傳性疾病,只是具有這樣的傾向,但並不是決定因素。

    性別 成年女性患抑鬱症的比例幹喲與男性,其患病率約為男性的兩倍,可能與性激素、男女心裡社會應激以及應對應激的行為模式不同有關,但女性的自殺死亡率低。男性患病率低,死亡率卻高。

    年齡 目前研究發現年齡對於抑鬱症的影響是分疾病型別的,而非樓主所提的五個時間節點。心境障礙的發病率年齡為21-50歲,女性早於男性。雙相障礙早於單相抑鬱,雙相障礙平均發病年齡為30歲,單相抑鬱為40歲。新近資料顯示,20歲以下人口中重性抑鬱症的發病率有所上升,可能與該年齡組酒精和物質濫用的增加有關。

    軀體疾病 軀體疾病因素特別是慢性軀體疾病(持續2年以上)、嚴重軀體疾病或疼痛性疾病,如心血管疾病(冠心病、心肌梗死等)、癌症、神經系統疾病(如帕金森病、多發性硬化、腦卒中、癲癇、顱腦損傷等)、內分泌疾病(如糖尿病、甲狀腺功能低下、甲狀旁腺功能障礙、阿狄森病、庫欣病、高泌乳素血癥等)等患者的抑鬱症患病風險率高。此外,在產後發生抑鬱的可能性也比較大。

    心理因素

    人格特徵 許多人都覺得性格懦弱、多愁善感等型別的人會得抑鬱症。但實際上,研究發現神經質、焦慮、衝動性和強迫性人格等的人易患抑鬱症,或許是因為這些人比較難以正確對待應激因素,使心理應激事件的刺激加重,並干擾個人對事件的處理,從而導致抑鬱症的發生。

    童年期創傷經歷 這裡面因素比較多,比較高危的因素包括:有精神病家族遺傳史、兒童期父母冷淡、遭受性虐待、雙親喪失,青春早期有神經質、自卑、早發性焦慮、行為障礙等特質,受教育年限少、生活中的創傷次數多、社會支援系統差、物質濫用、成年期有離婚、有過抑鬱發作史、過去一年中的生活問題(如婚姻問題、生活環境、獨立和非獨立生活應激事件)等。

    生活事件 在這裡影響最大的是應激性生活事件與抑鬱症的關係較為密切,尤其是重大、突發、持續負性生活事件。常見的負性生活事件中,以喪偶對抑鬱症的影響最為密切。

    認知水平 許多人將抑鬱症的發生歸咎於社會壓力的增大、工作節奏的加快和人際關係的緊張等。實際上這些不是主要因素,這是因為,一個人是否得抑鬱症,並不是由於生活中的不愉快之事本身,而是取決於你對這些事的認知和評價,也就是你的認知水平。

    祝大家健康!

  • 4 # 亞雪心理話

    美國疾控中心一項調查發現,2009~2012年間,40~59歲人群抑鬱症發病率最高;1999~2014年,美國自殺率上升,45~64歲男女自殺率位居第一。

    現在總在提中年危機,中年人在家庭內部處於矛盾衝突的中心,他們的壓力不只來自於配偶的矛盾,還有來自於青春期的孩子的衝突,還有與年邁父母的思想見解不同的衝突。

    真的是壓力最大的年齡段,個人認為。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腰椎間盤突出,有哪些鍛鍊方法可以緩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