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秉燭讀春秋

    有一次,宋太祖趙匡胤問大臣,“天下什麼最大”,當時大臣們紛紛說:“皇帝最大,皇權最大,”宋太祖聽了默不作聲。

    宋太祖轉頭問宰相趙普:“愛卿,說說你的答案?”

    趙普腦子沒閒著,宋太祖的追問正是亮出自己答案最佳時機,趙普走上前回道:“我的答案就兩個字『道理』,我認為道理最大,皇帝再大也要講道理。”

    宋太宗趙匡胤聽後很滿意,於是獎賞了趙普。

    為何文化不高,僅以“半部論語治天下”的趙普獨得皇帝的獎賞呢?

    (趙普)

    說實話趙普的回答天衣無縫、無懈可擊,“人人都要講道理”,但是趙普的一句“皇帝再大也要講道理”讓我雞皮疙瘩掉了滿地,趙普的答案很虛偽,君臣二人從來就沒有講過道理。

    對於“道理”的理解君臣二人達到了驚人的一致,即“對我有利就是道理,對我沒利的就是別人的道理”。

    試問趙匡胤講道理嗎?趙匡胤是後周世宗柴榮的殿前都點檢(相當於京城警察部隊的總司令),深受後周皇帝的器重,又是柴榮死前的託孤大臣。

    趙匡胤要是講道理的話,他應該像諸葛亮那樣鞠躬盡瘁輔佐幼帝,“效忠皇帝就是一個做臣子”的道理,這個道理並不深奧,伊尹、霍光、周公等都是趙匡胤的榜樣。但是這個道理對趙匡胤不利,他自然不講。

    柴榮死後,他讓手下散佈謠言,說北漢起兵侵略,乘機把部隊帶出了城,趙匡胤想擁兵自重篡奪北周“孤兒寡母”的江山。

    趙匡胤和趙普二人演了一場“雙簧”——“陳橋兵變”,趙匡胤隨後黃袍加身。

    (趙匡胤陳橋兵變)

    歷史上趙匡胤是最輕鬆愉快搶奪別人江山的皇帝,“假裝喝醉酒,睡了一覺醒來就當了皇帝”。說實話這完全得益於同樣不講道理趙普之功,試想但凡有一個講道理講良心的人,趙匡胤都不能這麼容易得手。

    有什麼樣的君就有什麼樣的臣,趙普和趙匡胤一樣也不講道理。

    趙普最早是個小吏,文化不高,這種人往往對權力有種狂熱的追求,一旦掌握權力後又表現為喪心病狂的鞏固權力。

    比如秦朝的李斯、漢朝的劉邦。原來都是窮苦人,一個當了丞相後出賣靈魂害死了公子扶蘇,一個稱帝后大開殺戒。還有陳勝吳廣,平時稱兄道弟,一旦二人做了王就自相殘殺。

    歷史稱這種人為“德不配位”,也就是說沒有德行做了高官會遺害萬年。趙普就是這樣的人。

    趙匡胤不忠前帝,等趙匡胤死後趙光義接替皇位後,趙普為了繼續當宰相,他同樣不忠前帝趙匡胤。

    (趙光義)

    本來按照“金匱之盟”的約定,皇位要“兄終弟及”。即趙匡胤死後趙光義當皇帝,趙光義死後由弟弟趙趙廷美當皇帝。

    但是到了趙光義這裡變卦了,原來趙光義和趙普達成了一個交易,就是讓趙普閉嘴,否定有“金匱之盟”。趙普為了當宰相答應了。然後趙光義殺了弟弟趙廷美,罷黜了當時的宰相盧多遜,趙普如願以償再次任宰相。

    趙普文化不高就想用論語裝點門面,但是他心靈不純,就算讀整部論語也無濟於事。(腦補那個講論語最好的人)

    有時今人和古人何其相似!趙普從小吏做到了宰相,他為趙匡胤出謀劃策“杯酒釋兵權”,讓皇帝削奪了這些有功之臣的權力。他鼓動趙匡胤罷黜了原來的三位宰相,他自己做了宰相,之後利用手中的權力收受賄賂。

    開寶六年(974年),宋太祖造訪趙普府第。正好吳越王錢俶派人送信和禮物,單子上說是“海物十瓶”。這時宋太祖的車駕到了,趙普匆忙出去迎接,來不及遮擋禮物。宋太祖看見,問是什麼東西,趙普回答是海物。宋太祖說:“錢俶送來的海物,一定很好。”就命人開啟,結果發現瓶裡裝的全是金瓜子(小顆粒的瓜子黃金)。

    (陸秀夫投海)

    當時宋太祖只是冷冷的說“吳越王以為國家大事你說了算”,然後轉身走了。

    君臣二人不講道理配合的“相得益彰”,南宋的滅亡都拜二人所賜。

    宋之兵孱國弱,始於趙普……而金、元之禍,華人類幾為匈奴之牧馬場,皆普一言,兆數百年之禍也!趙韓王不讀書,而片語鑿鑿破的,如勸太祖收諸將兵權

    趙普的“杯酒釋兵權”的餿主意奠定了宋朝“抑武揚文”的國策,註定了陸秀夫揹著小皇帝趙昺投海殉國的局面,註定了宋朝最終被元朝滅亡的歷史。

    我真想不出宋太祖當時聽到趙普答案拍手稱讚有何道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WPS的分節符怎麼去掉啊。大神求指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