閒年④之中,行路老父擔重,人代擔行數十里。問姓名,不以告。翌日,老父失劍於路。人拾而守之。還見之,前者代擔人。老父攬其袂⑤,問曰:“子前者代吾擔不得姓名。今子復守吾劍於路,未有若子之仁。請子告吾姓名,吾將以告王烈。”乃語之而去。
老父以告王烈,烈曰:“世有仁人,吾未之見。”遂使人推⑥之,乃昔時盜牛人也。
9.解釋下列句中的加點詞。(4分)
(1)盜者自言改過 ( ) (2)或問其故 ( )
(3)人代擔行數十里( ) (4)遂使人推之( )
10.用現代漢語翻譯下面的句子。(4分)
(1)今子復守吾劍於路,未有若子之仁。
(2)以中有足樂者,不知口體之奉不若人也。
11.根據本文情節內容填空。(2分)
&王烈嘉獎知恥惡者&盜牛者行善受人敬。
參考答案:整理
9.(1)過失,過錯,錯誤 (2)有人 (3)挑,挑擔 (4)於是,就
10.(1)現在又在路上看守我的劍,(我)還沒見過有像你這樣好心(的人)。
(2)因為心中有足以快樂的事,不覺得吃的穿的不如人。
11. 盜牛者被抓知悔改。盜牛者知錯求赦免(諒解、寬恕)。
譯文:
當時王烈所在的封國中有一位偷牛的人,被牛的主人抓住。偷牛賊說:“我見牛而生邪念一時糊塗,從今以後我一定痛改前非。您在赦免我以後,希望不要讓王烈知道這件事情。”百姓中有人將此事告訴了王烈,王烈就拿出一定數量的布贈送偷牛人。有人問這是為什麼,王烈回答說:“這個偷牛人改悔他的錯誤,怕我知道這件事,這表明他已懂得羞恥。懂得了廉恥,那麼向善之心就會產生,所以贈給他布勸勉他向善。”
過一年,路上有一位老者挑著重擔,有一個人見到後主動替他挑著走了幾十裡。老人問他姓名,他沒有告訴。過了不久,這位老人再次外出,把佩劍丟在了路上。一位路人途中碰見這把佩劍,就守著這把劍。老人返回時遇到了這位守劍人,正是上次代為挑擔的那人。老人提起他的衣袖,問他說:“你之前為我挑著擔子,不告訴我姓名,現在又在路上看守我的劍,(我)還沒見過有像你這樣好心(的人)。請你告訴我你的姓名,我要把這事告訴王烈。”(老人)說完就離開了。
老人把這件事告訴了王烈,王烈說: “世上有這樣的善人,我卻見不到。”然後讓人去尋找,是以前那個偷牛的人。
閒年④之中,行路老父擔重,人代擔行數十里。問姓名,不以告。翌日,老父失劍於路。人拾而守之。還見之,前者代擔人。老父攬其袂⑤,問曰:“子前者代吾擔不得姓名。今子復守吾劍於路,未有若子之仁。請子告吾姓名,吾將以告王烈。”乃語之而去。
老父以告王烈,烈曰:“世有仁人,吾未之見。”遂使人推⑥之,乃昔時盜牛人也。
9.解釋下列句中的加點詞。(4分)
(1)盜者自言改過 ( ) (2)或問其故 ( )
(3)人代擔行數十里( ) (4)遂使人推之( )
10.用現代漢語翻譯下面的句子。(4分)
(1)今子復守吾劍於路,未有若子之仁。
(2)以中有足樂者,不知口體之奉不若人也。
11.根據本文情節內容填空。(2分)
&王烈嘉獎知恥惡者&盜牛者行善受人敬。
參考答案:整理
9.(1)過失,過錯,錯誤 (2)有人 (3)挑,挑擔 (4)於是,就
10.(1)現在又在路上看守我的劍,(我)還沒見過有像你這樣好心(的人)。
(2)因為心中有足以快樂的事,不覺得吃的穿的不如人。
11. 盜牛者被抓知悔改。盜牛者知錯求赦免(諒解、寬恕)。
譯文:
當時王烈所在的封國中有一位偷牛的人,被牛的主人抓住。偷牛賊說:“我見牛而生邪念一時糊塗,從今以後我一定痛改前非。您在赦免我以後,希望不要讓王烈知道這件事情。”百姓中有人將此事告訴了王烈,王烈就拿出一定數量的布贈送偷牛人。有人問這是為什麼,王烈回答說:“這個偷牛人改悔他的錯誤,怕我知道這件事,這表明他已懂得羞恥。懂得了廉恥,那麼向善之心就會產生,所以贈給他布勸勉他向善。”
過一年,路上有一位老者挑著重擔,有一個人見到後主動替他挑著走了幾十裡。老人問他姓名,他沒有告訴。過了不久,這位老人再次外出,把佩劍丟在了路上。一位路人途中碰見這把佩劍,就守著這把劍。老人返回時遇到了這位守劍人,正是上次代為挑擔的那人。老人提起他的衣袖,問他說:“你之前為我挑著擔子,不告訴我姓名,現在又在路上看守我的劍,(我)還沒見過有像你這樣好心(的人)。請你告訴我你的姓名,我要把這事告訴王烈。”(老人)說完就離開了。
老人把這件事告訴了王烈,王烈說: “世上有這樣的善人,我卻見不到。”然後讓人去尋找,是以前那個偷牛的人。